【陆浦投资宏观研究】11月经济情况表现中性, 市场情况在逆周期政策的预期推动下整体偏正

财富   2024-12-26 18:34   上海  

导读



11月经济情况表现中性, 社零出口增速回落, 经济恢复有所降温, 市场情况在逆周期政策的预期推动下整体偏正。


进入2024年最后一个月,本月重点展望2025年度配置策略,基于宏观大势的研判,对细分策略提出配置建议。


2025年宏观环境方面,聚焦8大主线问题:


1、2025年头部券商对经济的预期如何?

2、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定?

3、2025年最大的变数在于关税, 加征关税的幅度、节奏、影响?中国对英伟达反垄断调查意味着什么?

4、2025年对冲外部风险最大的抓手在哪里?当前货币与财政政策有哪些资源?

5、2025年物价、房价、股价是激活经济正循环的关键卡点, 市场预期如何?

6、2024年12月10年期国债利率破2, 驱动因素是什么?2025年利率走势如何看?

7、2025年权益市场各方增量资金将有何变化?

8、明年影响全球资产定价的3条主线? 基于市场中性预期下大类资产性价比排序?


本篇将简要回顾11月市场情况,并重点探讨2025年前四个宏观主线问题。



01

月度市场综述:11月经济情况表现中性, 社零出口增速回落, 经济恢复有所降温, 市场情况在逆周期政策的预期推动下整体偏正

经济恢复有所降温但仍有结构性亮点:1)PMI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上:11月制造业PMI继续回升0.250.3,再次位于荣枯线以上;2)消费增速回落,以旧换新仍是结构性亮点:11月社零下降3.0%,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家电音像消费继续大幅提升;3)出口增速放缓但相对稳健:11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6.7%,增速回落;4)投资端,制造业、基建均有出现小幅提升,地产投资继续拖累、成交短期回落:11月制造业累计投资维持9.3%,制造业投资保持稳健增速。11月基建累计投资继续提升0.1pct9.4%,特别国债支持的两重项目持续落地,基建投资保持加速增长态势。唯有1-11月地产累计投资仍保持-10%左右负增长,累计销售额再次收窄至-19.2%。

重磅会议传递积极信号政策持续出台,提振预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政策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明确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明确“适时降准降息”;以内需消费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并提出稳楼市稳股市等等。

美联储12月如期降息25BP,但美联储观点转鹰,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两次,未来降息幅度或将减弱。

总体而言,11月经济情况表现中性,社零出口增速回落,经济恢复有所降温,市场情况在逆周期政策的预期推动下整体偏正。

1:市场主线
数据来源:Wind,陆浦研究院

211月PMI继续回升经济恢复降温,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下降
数据来源:Wind,陆浦研究院

图 3经济数据总览
数据来源:Wind,陆浦研究院


02
2025年八大宏观主线问题

2.1. 2025年头部券商经济预期如何?


图 4:2025年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展望

数据来源:Wind,陆浦研究院


2.1.1. 宏观经济预期:实际GDP继续保持5%左右, 内需消费替代出口成为主要驱动力, 通胀温和上行


GDP实际增长率:2025年GDP实际增长率预计为4.7%~5%。分季度来看,一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较高,下半年受潜在的关税政策影响而放缓。


社会零售:2025年社会零售增长率预计为4.0%~5.2%,在消费刺激政策下较2024年进一步上升。


出口:2024年外需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主要驱动力,2025年关税政策风险上升,出口增速预计下降至-2.5%~3.4%,上半年将因抢出口而保持较高增速,下半年可能因关税落地而明显下行。


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保持稳健,预计分别在8%~9%、6%~8.5%。地产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止跌企稳,投资由于滞后于销售,因此仍处于负增长区间,但负增长幅度逐渐收窄。


物价:CPI和PPI将继续回升,CPI有望回升至0.5%~1%,PPI降幅有望收窄,但由于主要工业品价格承压和行业供给侧待出请等因素,PPI回正仍有压力,市场预期2025年PPI中枢在-1.4%~0%


2.1.2. 政策预期:国内加强逆周期调节,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史无前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目标是稳增长、稳物价,施策重点是扩内需、促消费,需要宏观政策支持。


财政政策:2025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向民生消费倾斜。目标赤字率可能从2024年3%提高至3.8%~4%,特殊国债的发行量可能由1万亿增至2~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可能由3.9万亿提升至4~6万亿元。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定调从稳健宽松转向适度宽松,将通过降准降息以配合财政扩张,预计继续推进买断式逆回购、增持国债等方式来调节市场流动性,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预计2025年降准2次,降准力度在50-100BP之间,降息2次,总幅度在20~40BP


海外美联储政策:2024年9月至12月共降息100BP,市场预期明年5月、9月可能分别降息25BP


2.2. 2025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定?


2.2.1.  政策取向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预计实际GDP目标仍设定在5%左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将顺利实现。步入2025年,“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预计经济增速目标依然设定在5%左右。


2.2.2. 必要性上,5%的经济增速水平有利于短期稳定就业和长期实现2035远景规划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破历史大关,2025年大学毕业生预计达到1222万,同比增长43万,新增城镇就业预计为1312万。按照1个点的GDP增速带动259万就业估算,则要求2025年GDP增速为5.06%左右。


另一方面,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则2020至2035年年均GDP增速需保持在4.7%。考虑到经济增长中枢会持续回落,第一个五年的经济增速要在5%以上


图5:就业是GDP增速设定的重要考量因素

数据来源:Wind,陆浦研究院


2.2.3. 预期管理需要:5%的经济增速水平有利于短期稳定就业和长期实现2035远景规划


设定一个“踮脚才能够到”的GDP增速目标有利于提振信心、激活经济循环。近几年我国宏观环境出现经济下行、财富缩水、预期疲软的负反馈循环,导致名义GDP增速6个季度低于实际GDP的低通胀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作为预期管理手段,表明政策不断加码接力以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决心,可以有效引导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促进投资和消费,使经济重回正向循环。


图6:我国名义GDP增速6个季度低于实际GDP

数据来源:Wind,陆浦研究院


2.3. 2025年最大的变数在于关税,加征关税的幅度、节奏、影响?


2.3.1. 加征关税预计二季度开始逐步落地,平均税率由当前19%加至30%~40%,对GDP冲击约0.5%


2025年外贸政策将是最大的扰动项:特朗普在竞选美国总统时关于关税问题的政策主张:1)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即对中国平均关税税率从19%增加到非最惠国关税平均税率40%);2)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到60%,对来自其他地区的进口商品关税提高到20%;3)对来自威胁放弃美元作为首选国际货币的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11月当选后又宣称将对进口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


关税政策的可能路径:Trump 2.0的关税进展或显著快于其第一任期,但最终加征幅度也会受自身经济与通胀的多重“现实约束”。


路径1:通过301条款,针对特定品类加征较高的关税,但过高幅度60%有基本面的“现实约束”;执行流程更快,比如已在现有关税清单内的产品,加征关税无需新的调查和听证会,调查过但不在清单的商品需要听证会,耗时约2~3个月;


路径2:通过国会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适用商品关税税率都将提升至非最惠国关税平均税率40%需要通过国会,耗时较长


图 7: 加征关税的可能路径

来源:中金公司


路透调查显示市场一致预期的关税幅度为30%~40%,2025年二季度开始逐步落地,通过先针对特定商品提升关税或全部商品小幅提高关税,随后逐步扩大范围并提高税率,则对我国出口的拖累可能逐季加大。在此假设下,对GDP冲击可能在0.5%左右,60%关税的极端情形下冲击达到1%左右。


图 8:美国关税政策假设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所、海通证券研究所


2.3.2. 关税政策对GDP的冲击预计二季度开始,GDP全年前高后低,下半年走势取决于政策对冲效果


在基准假设下,关税提升至30~40% ,将会造成中国对美出口增速拖累8-10%,对全体出口增速拖累2-3%,对GDP冲击约0.5%。极端情形下,美国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后叠加其他关税政策,关税提升至60%,中国对美出口增速拖累20-30%,对全体出口增速拖累4-6%,对GDP冲击约1%。

 


内部决策的对冲效果将决定2025年实际GDP走势:考虑到关税政策的落地时间可能是2025年二季度,上半年存在抢出口效应,明年的经济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具体取决于内部政策发力的力度和节奏能否对冲外部冲击。


图 9:2025年实际GDP走势预期

数据来源:陆浦研究院


2.3.3. 中国此次调查英伟达反垄断,可视作抵御关税冲击的提前应对手段


虽目前中美欧均对英伟达具有反垄断调查,符合法理,但考虑到国内对外资反垄断调查往往非常克制。因此本次调查有较强反制意味,是两国科技竞争不断升级的注脚。


在实体经济方面,目前中国仍然较美国有显著差距的主要在尖端科技领域,而美国为制裁中国,对中国实施“技术卡脖子”的手段。2018年,科技日报盘点了35项“卡脖子”技术。其中难以替代的部分主要集中于芯片产业链的代工部分,从利润上看,设计、生产的大部分利润也在美国为了应对美国的技术垄断,中国在算力领域构建反制措施,使得英伟达对国内在芯片优势缩减。本次反垄断调查的目的是让英伟达用利润换态度


图 10:2018年卡脖技术现状

来源:公开新闻,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科工洞洞拐


11:芯片生产端与消费段全球占比

来源:波士顿咨询,微信公众号大树乡谈

在美国过去5年的制裁下,中国芯片的消费、出口双增长,出现全产业链的群体跃升。2024年1-10月,中国半导体出口达9311.7亿元,增长21.4%,平均每个月的出口是930亿元左右。到今年11月,中国芯片出口额将突破万亿,生产层面增速更优于出口,国内芯片消费大幅提升,同时从组装出口,逐渐转变为生产出口。过去五年美国的制裁,没有阻止中国芯片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28nm以上的全自主化,成熟制程上已经开始具备全球竞争力。对此,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限制中国获取技术的努力并没有阻碍该国的进步努力将北京排除在敏感技术之外仍然很重要,但出口管制只是使中国向全球技术主导地位迈进的步伐“减速”而已。她说:“战胜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保持领先

图 12:中国集成电路的产量与出口量
数据来源:Wind,陆浦研究院

2.4. 2025年对冲外部风险的最大抓手在哪里?当前财政货币政策有哪些资源? 

2.4.1. 对冲外部风险的抓手在扩内需、促消费, 需要更积极的宏观政策作为支持。

2025年中国经济将由外向内寻求增长, 扩大内需是对冲外部风险的重点。提振消费为明年9大任务之首。

扩内需的抓手在消费, 需要更积极的宏观政策作为支持。关于扩内需的实现路径, 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给出了方向——大力提振消费,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 以及稳楼市股市, 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发挥财富效应, 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 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为扩大内需提供宏观政策支持。

图13:2025年经济工作九项重点
数据来源:政府官网,陆浦研究院


2.4.2. 货币政策支持: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 明确“适时降准降息”, 力度有望加大

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上次如此提法在2008—2010年,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并将“适时降准降息”。此外, 会上另一个关键的表述变化是“保持流动性充裕”, 相较去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表述, 去掉了“合理”, 这意味着后续资金投放可能会更加充裕。

明年货币宽松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打开, 预计更大力度降息降准。市场预计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调降40-60BP, 引导5年期LPR下行60-100BP, 降准150-250BP, 以支持经济增长和通胀回升。

降息的节奏首次降息可能会紧随两会之后, 届时各项政策方向相对明确, 为降息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窗口期。且在经济需要“开门红”的推动下, 一季度降息的必要性提升。后续则会相机抉择

降准的节:鉴于上半年需要有效对冲政府债券的大规模发行所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因此上半年降准的确定性更高。

图14:政策表述历史
数据来源:政府官网,陆浦研究院

2.4.3. 财政政策支持:财政由“积极”加码至“更加积极”, 提高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侧重民生消费

会议定调2025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上次如此提法在2020年, 目的是应对疫情冲击。而在12月的经济工作会议上, 相比去年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表述, 今年的财政更注重加量, 会上明确提出“提高财政赤字率, 加大财政支出强度, 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

2025年狭义赤字率或从3%提升至3.8%~4%参考2020年4月政治局会议“提高赤字率”类似表述, 当时赤字率提升0.6个百分点。同时, 参考今年政治局会议中提到“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 综合判断明年赤字率可能至少提升0.6%至3.6%, 更可能达到3.8%~4.0%。

2025年广义财政赤字(政府债净融资量)或达到12万亿-14万亿, 对应8.7%~10%左右的广义赤字率。

特别国债或从1万亿提升至2.5~3万亿, 用于支持“两重”“两新”、消费补贴、补充国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2020年、2023年、2024年特别国债发行量均为1万亿元, 此次“增加发行”, 故保守估计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从1万亿增加到1.5万亿, 乐观估计或达2万亿;特别国债预计发行1万亿。

专项债或从3.9万亿提升至4万亿以上, 用于支持收储、收益项目建设、化债。参考疫情后两年专项债的增长趋势, 2023年增发1500亿, 2024年增发1000亿, 预计2025年新增专项债可能从3.9万亿增加到4万亿元以上。

图15:2019-2025广义赤字情况

数据来源:Wind,券商研报,陆浦研究院

图16:2025年财政资金投向预期
数据来源:券商研报,陆浦研究院






陆浦投资

全球资产配置的践行者


陆浦新闻

陆浦最新动态

陆浦观点

专业的市场分析

禧悦全球

全球规划家族传承

见证独角兽

投资竞技场

母基金聊GP

专业独家的GP解读

私募名家

明星私募分享


本文来源:本文由陆浦研究院授权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所含公开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市场或相关报道,本公司不保证相关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相关原创与转载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产品的投资推荐;有关任何过往业绩、收益表述、未来市场表现、前瞻性陈述等内容不代表任何确定性判断,且均属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用语,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产品的业绩做任何保证。投资有风险,请您谨慎决策。

陆浦投资
陆浦投资集团,致力于打造全谱系、开放式综合金融产品平台和专业的私人财富顾问团队,为中国高净值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一对一专属、动态优化的全球资产配置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