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简述
脊髓空洞症患者的症状及严重程度一般与空洞的部位、范围有很大关系。因空洞大多累及脊髓的后角,因此临床上早期出现的症状多为受损节段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如疼痛、痛温觉消失等,后期空洞逐渐扩展累及脊髓前角和侧角时,就会出现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损害症状。
2. 运动障碍: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肌力、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及肌肉萎缩,手部的小肌肉最早受累,出现动作不灵活,严重者呈爪型手畸形。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
3. 自主神经症状:如局限于上肢或躯干一侧的皮肤分泌异常,表现为多汗或皮肤干燥少汗。部分患者出现无痛性关节肿大,即Charcot关节。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Horner综合征等。
患者案例
刘泉鹏主任看诊脊髓空洞患者
01
患者信息
02
确诊病症
脊髓空洞症
03
中医诊断
患者表现为双手疼痛无力,胳膊不能抬举,这些症状是脊髓空洞症的典型表现。脊髓空洞症在中医上通常被称为“痿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等因素引起,导致肢体痿弱无力、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等症状。
4
中医辨证
根据患者的症状,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导致筋骨失养,气血不足则无法濡养四肢,从而出现疼痛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05
中医治法
06
五行肌康宁疗法
天麻:平肝熄风,用于缓解因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症状。
钩藤:同样具有平肝熄风的功效,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太子参:补气养血,生津止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气血不足症状。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
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疼痛症状。
07
治疗效果
患者经过首次治疗后,手臂无力症状有所改善,握拳力度增强,但抬臂仍较为困难。这表明治疗开始发挥作用,但还需进一步巩固疗效。
二诊恢复效果:
三诊恢复效果: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直接“在线留言”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提问方式一
扫描二维码,提交疾病问题
提问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免费向专家提问
提问方式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限时免费向专家提问!
专家团队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