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泉鹏主任案例】肌营养不良,四肢无力,行走困难,无法蹲起跳跃,中医健脾益气,四肢力量增强,蹲起跳跃恢复正常,行走自如

文摘   2025-01-28 08:36   山西  


病症简述

肌营养不良1型的临床表现多样,通常根据发病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分为四种亚型:

1. 先天型DM1是最严重的形式,主要出现在新生儿中。典型症状包括肌张力低下、马蹄内翻足、喂养困难和呼吸窘迫。新生儿期的严重表现常提示遗传自母亲的扩增突变。

2.儿童型DM1的症状通常在1至10岁之间出现,表现为认知和行为障碍(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情绪障碍),以及胃肠道问题(如腹泻、便秘或大便失禁)。如果患者家族中有DM1的病史,临床医生应警惕儿童型DM1的可能性。

3.成人型是DM1最常见的形式,发病年龄通常在10岁以后。常见症状包括远端肌无力、肌强直(如抓握肌强直,快速握拳后不能放松)和早发性白内障。在一项针对679名患者的研究中,抓握肌强直(38%)和手臂无力(19%)是最常见的初始症状。

4.晚发型DM1通常在40岁以后出现,症状较轻,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肌肉无力、肌强直或白内障。这一类型可能占患者总数的一小部分。


 

患者案例

刘泉鹏主任看诊肌营养不良患者

01

患者信息

王某某,男,6岁

02

确诊病症

肌营养不良

03

中医诊断

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营养不良,具体症状包括四肢无力、行走困难、无法蹲起及跳跃。这些症状提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显著下降,影响了日常活动能力。

4

中医辨证

本病多因外感湿热毒邪,内伤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损伤脾胃肝肾,致使肢体筋脉失养,筋脉弛缓不收而成痿证。

05

中医治法

治法宜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通过调理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同时滋补肝肾,增强筋骨的力量和耐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肌肉营养不良症状。

06

五行肌康宁疗法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和肌肉力量。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有助于增强肝肾功能,滋养筋骨。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恢复。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有助于滋养骨髓和肌肉。

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可增强筋骨力量和耐力。

山药:健脾益胃,补肾涩精,有助于改善脾胃和肾功能。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可增强肝肾功能,滋养筋骨。

07

治疗效果

一诊恢复效果:

经过首次诊疗,患者四肢无力症状有所减轻,行走能力略有提升,但仍无法蹲起和跳跃。

二诊恢复效果:

在继续服用中药后,患者四肢力量进一步增强,行走能力显著提高,可以尝试进行简单的蹲起动作,但仍无法完成跳跃。

三诊恢复效果:

经过多次诊疗和持续治疗,患者肌肉营养不良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四肢力量恢复较好,行走自如,可以完成蹲起和简单的跳跃动作。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本文指导专家






【专家简介】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传承弟子
古脉“人迎寸口脉”传人
痿症中医诊治专家
中医世家传承工作委员
神经肌病联合诊疗中心诊治专家
全国中医疑难病专家临床诊疗中心专家
北京德胜康联痿症研究院首席研究专家
两岸医师联合特色诊疗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疗法】
  刘泉鹏主任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痿证疾病的诊治研究工作近三十年,拥有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脊髓空洞症、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肢体麻木、脱髓鞘病变、脊髓炎、梅杰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脑外伤后遗症、偏瘫、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顽固性疾病,以“整体治疗”观念,从脏腑辨证施治出发,进行辩证分型,根据痿症病因、病理及症状特点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型治疗,以良好的治疗效果深受来诊患者的普遍欢迎。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直接“在线留言”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提问方式一


扫描二维码,提交疾病问题



提问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免费向专家提问




提问方式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限时免费向专家提问




专家团队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阅读原文

北京神经肌肉联合研究中心
预约热线:010-84134130、18833006241 长期致力于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肌营养不良、脊髓空洞症、肌肉萎缩、脊髓炎、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脑外伤后遗症、偏瘫等顽固性疾病及疑难杂症的临床研究与诊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