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泉鹏主任案例】小腿疼痛麻木,行走不便,中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疼痛麻木症状消失,双腿力量恢复,行走自如,未再复发

文摘   2025-01-10 13:03   北京  


病症简述

小腿疼痛主要可以分为肌肉问题、血管问题和神经问题3大原因,因此小腿疼痛有时不单纯是肌肉疼痛,而是神经传导或血管出问题。小腿疼痛在门诊中很常见,可能的原因也很多,包括神经受压、血液循环不良、肌肉劳损或其他疾病。

1. 神经问题

神经受压或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可能导致小腿疼痛和麻木。这种情况下,疼痛可能从腰部放射到腿部。
2. 血液循环不良

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或深静脉血栓,可能导致小腿疼痛和麻木。这类疼痛通常伴有局部肿胀。
3. 肌肉问题

肌肉劳损或拉伤也可能引起小腿疼痛和麻木。这类情况通常发生在过度运动或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后。
4. 代谢或内分泌问题

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可能导致神经病变,引起小腿疼痛和麻木。建议检查血糖水平,并控制血糖以减轻症状。

5. 其他因素

如寒冷刺激、骨折或骨关节炎等,也可能导致小腿疼痛和麻木。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保暖、固定休息等。


 

患者案例

刘泉鹏主任看诊小腿疼痛患者

01

患者信息

王某某,男,31岁

02

确诊病症

小腿疼痛

03

中医诊断

患者自述小腿疼痛麻木,伴有行走不便,病程持续数月。查体见小腿肌肉紧张,皮肤触觉减退,舌红苔白腻,脉弦紧。综合症状与体征,初步诊断为痹症,属中医“痿证”范畴,由经络阻滞、气血不畅所致。

4

中医辨证

患者小腿疼痛麻木,行走不便,舌红苔白腻,脉弦紧,为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之证。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导致气血不能濡养肌肉筋脉,故见疼痛麻木、行走不便。

05

中医治法

治法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化瘀为主。采用中药汤剂内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06

五行肌康宁疗法

• 秦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 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 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07

治疗效果

一诊恢复效果:
经一诊治疗后,患者小腿疼痛麻木症状有所减轻,行走能力略有改善。查体见小腿肌肉紧张度降低,皮肤触觉较前敏感。

二诊恢复效果:

二诊后,患者小腿疼痛麻木症状明显好转,行走能力显著提高。查体见小腿肌肉紧张度基本恢复正常,皮肤触觉接近正常。继续巩固治疗,调整中药汤剂以巩固疗效。

三诊恢复效果:

三诊后,患者小腿疼痛麻木症状完全消失,行走自如。查体见小腿肌肉紧张度、皮肤触觉均恢复正常。患者自述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治疗结束,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以防复发。

本文指导专家






【专家简介】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传承弟子
古脉“人迎寸口脉”传人
痿症中医诊治专家
中医世家传承工作委员
神经肌病联合诊疗中心诊治专家
全国中医疑难病专家临床诊疗中心专家
北京德胜康联痿症研究院首席研究专家
两岸医师联合特色诊疗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疗法】
  刘泉鹏主任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痿证疾病的诊治研究工作近三十年,拥有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脊髓空洞症、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肢体麻木、脱髓鞘病变、脊髓炎、梅杰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脑外伤后遗症、偏瘫、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顽固性疾病,以“整体治疗”观念,从脏腑辨证施治出发,进行辩证分型,根据痿症病因、病理及症状特点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型治疗,以良好的治疗效果深受来诊患者的普遍欢迎。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直接“在线留言”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提问方式一


扫描二维码,提交疾病问题



提问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免费向专家提问




提问方式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限时免费向专家提问




专家团队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阅读原文

北京神经肌肉联合研究中心
预约热线:010-84134130、18833006241 长期致力于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肌营养不良、脊髓空洞症、肌肉萎缩、脊髓炎、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脑外伤后遗症、偏瘫等顽固性疾病及疑难杂症的临床研究与诊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