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简述
运动神经元病,发病率约为每年1~3/10万,患病率为每年4~8/10万,多数患者于出现症状后3~5年内死亡,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约有5-10%的患者有家族史,其余则为散发,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辅助检查有:
1. 肌电图: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呈典型的神经源性损害;
2. 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正常或者轻度增高而其同工酶不高。免疫功能检查,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可能出现异常;
3. 脑脊液检查:腰穿压力正常或偏低,脑脊液检查正常或蛋白有轻度增高,免疫球蛋白可能增高;
4. CT和MRI检查:脊髓变细(腰膨大和颈膨大处较明显),余无特殊发现;
5.肌肉活检:可见神经源性肌萎缩的病理改变。
患者案例
王殿华主任看诊运动神经元患者
01
患者信息
吴某某,女,51岁
02
确诊病症
运动神经元
03
中医诊断
患者表现为运动神经元受损症状,具体有喝水呛咳、肌肉跳动、双手大拇指无力、嗓子有痰等。这些症状表明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以及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
4
中医辨证
05
中医治法
06
五行肌康宁疗法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有助于改善气血两虚症状。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能够滋养血液,促进气血运行。
熟地黄:补血滋润,益精填髓,有助于滋补肝肾,改善肌肉失养状况。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能够增强肝肾功能。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气血生化乏源状况。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有助于改善痰湿症状,促进痰液排出。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能够缓解呛咳症状。
07
治疗效果
经过首次中药调理后,患者喝水呛咳症状有所减轻,肌肉跳动减少,双手大拇指无力症状初步改善,嗓子痰液减少,病情发展得到初步遏制。
二诊恢复效果:
专家简介
擅长疗法
王殿华主任是硕士生导师,从事肌萎缩、肌无力的研究与治疗近四十年,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运动神经元病病因病机初探》《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重症肌无力》等70余篇,其中《治疗脊髓空洞症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列为部、省级课题。编著专业书《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与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等著作6部。获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一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一项,河北中医药学会一等奖四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等多项奖项。
擅长:采用纯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乏力、无力、肢体麻木、僵硬、痉挛、震颤、萎缩、神经性疼痛等症状,尤其擅长: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空洞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痛、 脑白质脱髓鞘、肌肉萎缩症、格林巴利综合症、僵人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神经炎、周围神经病、周围血管病、疼痛等疑难性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直接“在线留言”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提问方式一
扫描二维码,提交疾病问题
提问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免费向专家提问
提问方式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限时免费向专家提问!
专家团队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