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泉鹏主任案例】肌营养不良,四肢无力,蹲起困难步态不稳,中医补肾健脾,四肢力量恢复,蹲起自如,走路恢复平衡

文摘   2025-01-31 07:00   山西  


病症简述

如何诊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1的诊断依赖于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以及基因检测。以下是诊断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点:

1. 病史和体格检查:病史中可能显示DM1的家族史或患者性格改变(如回避行为或冷漠)。体格检查可能发现颈部、面部、手部和远端腿部的肌肉无力和萎缩;抓握肌强直或叩击肌强直(用叩诊锤敲击鱼际肌后肌肉持续收缩);以及早发性白内障。

2. 辅助检查:肌电图可显示肌强直放电,即使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肌强直表现也可在肌电图中体现。肌肉活检结果通常为非特异性,有时可见到核链,但不是诊断所必须。

3.基因检测:分子遗传学检测是诊断DM1的金标准。DMPK基因中超过34个CTG重复被归类为前突变,这些个体通常无症状,但可能在后代中扩增至致病水平。超过50个CTG重复的个体通常具有完全外显率,并表现出DM1的临床症状。重复长度越长,症状越严重,发病年龄越早。


 

患者案例

刘主任看诊肌营养不良患者

01

患者信息

孙某某,男,7岁

02

确诊病症

肌营养不良

03

中医诊断

患者主要症状为肌营养不良,表现为四肢无力、蹲起困难以及步态不稳。这些症状表明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明显下降,日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4

中医辨证

本病多因外感湿热毒邪,内伤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损伤脾胃肝肾,致使肢体筋脉失养,筋脉弛缓不收而成。具体到该患者,是由于肝肾不足,脾失健运,导致筋骨失养,进而引发痿证。

05

中医治法

针对该患者的中医治法主要包括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强筋壮骨。通过调理肝肾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同时滋养筋骨,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06

五行肌康宁疗法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和肌肉力量。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可改善脾胃气虚症状,促进营养吸收。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恢复。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有助于滋养骨髓和肌肉。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可增强肝肾功能,滋养筋骨。

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有助于增强筋骨力量和耐力。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可进一步增强肝肾功能,滋养筋骨。

07

治疗效果

一诊恢复效果:

经过首次诊疗,患者四肢无力症状有所减轻,步态较之前稳定,但仍存在蹲起困难。

二诊恢复效果:

在继续服用中药后,患者四肢力量进一步增强,步态更加稳定,蹲起困难症状有所改善,但仍需辅助才能完成蹲起动作。

三诊恢复效果:

经过多次诊疗和持续治疗,患者肌肉营养不良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四肢力量恢复较好,步态稳健,可以独立完成蹲起动作,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本文指导专家






【专家简介】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传承弟子
古脉“人迎寸口脉”传人
痿症中医诊治专家
中医世家传承工作委员
神经肌病联合诊疗中心诊治专家
全国中医疑难病专家临床诊疗中心专家
北京德胜康联痿症研究院首席研究专家
两岸医师联合特色诊疗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疗法】
  刘泉鹏主任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痿证疾病的诊治研究工作近三十年,拥有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脊髓空洞症、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肢体麻木、脱髓鞘病变、脊髓炎、梅杰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脑外伤后遗症、偏瘫、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顽固性疾病,以“整体治疗”观念,从脏腑辨证施治出发,进行辩证分型,根据痿症病因、病理及症状特点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型治疗,以良好的治疗效果深受来诊患者的普遍欢迎。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直接“在线留言”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提问方式一


扫描二维码,提交疾病问题



提问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免费向专家提问




提问方式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限时免费向专家提问




专家团队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阅读原文

北京神经肌肉联合研究中心
预约热线:010-84134130、18833006241 长期致力于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肌营养不良、脊髓空洞症、肌肉萎缩、脊髓炎、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脑外伤后遗症、偏瘫等顽固性疾病及疑难杂症的临床研究与诊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