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华主任案例】下肢神经受损,双脚发麻发木,有紧绷感,中医扶正祛邪、通经活络,发麻发木症状消失,肌肉恢复弹性,行走自如

文摘   2025-01-05 13:01   北京  


病症简述

神经损伤是指由于外伤或者某些病理原因导致神经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受到损害。这种损伤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伤、疾病。神经出现损伤,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
1、对症治疗:如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相关性疾病,则需要进行免疫治疗,如果为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神经损伤,则主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或尽量避免再次出现脑梗塞。如果为代谢、感染、免疫等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也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药物治疗:如护脑类药物、营养周围神经的药物、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等,神经需要血液和血氧给予营养支持和供给,改善循环能够促进神经进一步恢复,提供营养和保护机制;
3、康复治疗:针对损伤的神经需要尽早进行康复治疗,通过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损伤神经的逐步恢复。

患者案例

王殿华主任看诊神经损伤患者


01

患者信息

沈某某,男,36岁

02

确诊病症

神经受损

03

中医诊断

患者出现双脚发麻、发木,并伴有紧绷感。症状由神经损伤引起,具体表现为感觉功能异常。患者感觉脚部麻木、刺痛或失去触觉,同时伴有肌肉紧张和紧绷感,影响日常行走和站立。

4

中医辨证

根据中医理论,此症状多因正气不足,寒湿之邪侵袭所致,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神经损伤后,气血之变有虚有实,实则为气滞血瘀,虚在于气虚血少。损伤后经筋离断,经髓阻滞,必然瘀阻于内,而气则因瘀而滞,从而产生麻木、酸软、无力、发冷、僵硬、发紧等症状。

05

中医治法

治法以扶正祛邪、通经活络、活血止痛为主。通过中药内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神经功能。

06

五行肌康宁疗法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

07

治疗效果

一诊恢复效果:
患者经过首次治疗,双脚麻木感有所减轻,紧绷感略有缓解。气血运行得到改善,神经功能逐渐恢复。

二诊恢复效果:

在继续治疗的基础上,患者双脚麻木感进一步减轻,紧绷感明显缓解。行走和站立能力得到恢复,生活质量提高。
三诊恢复效果:
经过多次治疗,患者双脚麻木、发木症状基本消失,紧绷感完全缓解。神经功能得到全面恢复,患者能够正常行走和站立,无明显不适感。

本文指导专家





专家简介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学会络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痿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疗法

王殿华主任是硕士生导师,从事肌萎缩、肌无力的研究与治疗近四十年,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运动神经元病病因病机初探》《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重症肌无力》等70余篇,其中《治疗脊髓空洞症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列为部、省级课题。编著专业书《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与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等著作6部。获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一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一项,河北中医药学会一等奖四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等多项奖项。


擅长:采用纯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乏力、无力、肢体麻木、僵硬、痉挛、震颤、萎缩、神经性疼痛等症状,尤其擅长: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空洞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痛、 脑白质脱髓鞘、肌肉萎缩症、格林巴利综合症、僵人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神经炎、周围神经病、周围血管病、疼痛等疑难性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直接“在线留言”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提问方式一


扫描二维码,提交疾病问题



提问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免费向专家提问




提问方式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限时免费向专家提问




专家团队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阅读原文

北京神经肌肉联合研究中心
预约热线:010-84134130、18833006241 长期致力于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肌营养不良、脊髓空洞症、肌肉萎缩、脊髓炎、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脑外伤后遗症、偏瘫等顽固性疾病及疑难杂症的临床研究与诊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