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泉鹏主任案例】肌营养不良,双腿无力,蹲起困难,行走易摔倒,中医调理脾胃、稳固身肌,双腿肌肉力量增强,蹲起自如,走路稳健

文摘   2024-12-29 13:02   北京  


病症简述

肌营养不良症是指一组以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和支配运动的肌肉变性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和分布的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萎缩和无力。此种进行性损伤不可逆转,但通过临床案例发现,将辅具与运动康复结合,可延缓疾病进程,减轻功能障碍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肌营养不良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以下几种检查方法:

1. 血清酶测定:包括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血清肌红蛋白(MB)和血清丙酮酸酶(PK)等的测定。其中,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的测定是判断肌营养不良的重要依据。

2. 尿检查:通过尿液检查可以发现尿肌酸排出增多,而尿肌酐减少。

3. 肌活检:通过肌肉活检可以确定肌肉变性的严重程度及范围,这是一种更为准确的诊断方法。

4. 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可以发现肌源性受损的现象,如运动单位平均时限缩短、多相电位增加等,还可以发现纤颤电位。


 

患者案例

刘泉鹏主任看诊肌营养不良患者

01

患者信息

秦某某,男,13岁

02

确诊病症

肌营养不良

03

中医诊断

患者表现为双腿无力,蹲起困难,行走时步态摇摆,易摔倒,肌肉萎缩明显,且伴有面色发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

04

中医辨证

根据中医理论,该患者之症属“痿证”范畴,辨证为气血亏损、脾胃虚弱型。患者气血不足,导致肌肉失养,加之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无法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进一步加剧了肌肉无力的症状。

05

中医治法

治疗原则为补气血、调理脾胃、稳固身肌。采用中药内服的方法,通过调理患者体内的气血和脾胃功能,以改善肌肉无力的症状。

06

五行肌康宁疗法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改善患者气虚乏力的症状。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调理患者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的症状。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补充患者体内血液,改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增强患者免疫力,促进肌肉恢复。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改善患者体内湿气过重,脾胃虚弱的症状。

07

治疗效果

一诊恢复效果:

患者服药一月后,食欲有所增加,精神状态好转,双腿无力感有所减轻,但仍存在蹲起困难的情况。

二诊恢复效果:

继续服药两月后,患者双腿无力感明显减轻,可以独立行走较短距离,蹲起时虽仍需借助外力,但已能较为顺利地完成动作。同时,肌肉萎缩的情况也有所改善。

三诊恢复效果:

经过连续五个月的治疗,患者双腿无力感基本消失,可以自如地行走、蹲起,肌肉萎缩的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食欲旺盛,精神状态良好。


本文指导专家






【专家简介】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传承弟子
古脉“人迎寸口脉”传人
痿症中医诊治专家
中医世家传承工作委员
神经肌病联合诊疗中心诊治专家
全国中医疑难病专家临床诊疗中心专家
北京德胜康联痿症研究院首席研究专家
两岸医师联合特色诊疗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疗法】
  刘泉鹏主任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痿证疾病的诊治研究工作近三十年,拥有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脊髓空洞症、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肢体麻木、脱髓鞘病变、脊髓炎、梅杰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脑外伤后遗症、偏瘫、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顽固性疾病,以“整体治疗”观念,从脏腑辨证施治出发,进行辩证分型,根据痿症病因、病理及症状特点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型治疗,以良好的治疗效果深受来诊患者的普遍欢迎。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直接“在线留言”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提问方式一


扫描二维码,提交疾病问题



提问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免费向专家提问




提问方式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限时免费向专家提问




专家团队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阅读原文

北京神经肌肉联合研究中心
预约热线:010-84134130、18833006241 长期致力于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肌营养不良、脊髓空洞症、肌肉萎缩、脊髓炎、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脑外伤后遗症、偏瘫等顽固性疾病及疑难杂症的临床研究与诊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