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简述
小脑性共济失调可以分为:继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遗传型小脑性共济失调。继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非遗传型的原因造成。包括特发性小脑共济失调和有明确病因的获得性共济失调,一般的支持性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语言治疗。
(1)物理治疗:理疗侧重于改善步态,平衡,协调,姿势和肌肉力量。干预措施包括常规物理治疗练习、计算机辅助训练、跑步机训练和生物反馈疗法。
(2)职业治疗:协助患者选择、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以逐步恢复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
(3)语言治疗:通过推荐支持策略和吞咽过程中的监测来教育和培训患者及其亲属,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吸入性肺炎、咳嗽不足和营养不良是该病晚期的严重合并症。
患者案例
殷主任与小脑共济失调患者家属对话
01
患者信息
郝某某,男,65岁
02
确诊病症
03
中医诊断
患者出现四肢无力、双腿僵硬、言语不利的症状,这些均为小脑共济失调的典型表现。患者还伴有站立不稳、步态异常、肢体震颤等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患者的小脑功能出现障碍,影响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感。
04
中医辨证
小脑共济失调在中医上属于萎症范畴,多因肝肾阴虚、脾虚湿盛、气滞血瘀所致。肝肾阴虚导致四肢走路不稳,无法控制步态;脾虚湿盛则身体日益消瘦,四肢无力;气滞血瘀则会导致肌肉僵硬、喝水呛咳等症状。
05
中医治法
中医治疗小脑共济失调以补益肝肾、醒脾健胃、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通过辨证施治,配制个体化方剂,内服外用相结合。
06
五行肌康宁疗法
• 黄芪: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等功效。主要用于补充肾气,调节机体平衡,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当归: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能够养血,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各种症状,辅助调节气血运行。
• 熟地:性微温,味甘,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能够滋阴补血,填精益髓,对于因肾虚、血虚导致的小脑共济失调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07
治疗效果
患者经过首次诊疗后,四肢无力的症状有所缓解,双腿僵硬感减轻,言语不利的情况也有所改善。患者能够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对治疗产生了信心。
经过三次诊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控制和改善。四肢有力,双腿僵硬感基本消失,言语流畅清晰。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文指导专家
【专家简介】
国医大师周超凡教授传承弟子
北京德胜康联痿症研究院特聘专家
中医世家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
法制晚报《健康大讲堂》特约专家
【擅长疗法】
殷世荣主任,对痿症及疑难杂症拥有三十多年中医诊断与治疗经验,尤其对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脊髓空洞症、脊髓炎、脱髓鞘病变、胸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脑外伤后遗症、偏瘫等疑难杂症,擅长运用传统中医、中药,以“辩证诊治、对症施治”为原则,进行对因、对症、循根治疗。行医数十年来,凭借高超的医学造诣、精湛的诊治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严谨的施治方案,深受广大来诊患者的一致欢迎,备受国内外业界专家的广泛关注。
殷世荣主任,多次应邀参加全国中西医疑难杂病诊疗学术会议,先后做客法制晚报健康《健康大讲堂》、BTV《健康中国》等栏目,为广大受众讲解疾病专业知识、传播健康科普常识。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直接“在线留言”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提问方式一
扫描二维码,提交疾病问题
提问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免费向专家提问
提问方式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限时免费向专家提问!
专家团队
预约热线:18833006241(同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