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林 | 竹俚小院

文摘   文化   2024-09-27 18:18   中国  
       

作者简介:孔德林,贵州毕节七星关小吉场人,省作协会员。现居贵阳。闲暇时,写小说、散文等。


进入音寨的黄色,在稻谷香里,见扬起的谷把翻飞,嘭地一声,又嘭地一声,打在板桶里,如炮仗在迎接;过翁城河的老石桥,转弯就到竹俚小院。竹俚小院是一个心安的地方,心安得像在身体里跳动。这里有我的兄长和朋友,每天都有新的面孔,增加陌生的高人,如一个袖珍的国,我们叫它竹俚国,国王就是杨小平,我们叫她女王陛下。
竹俚小院的前生,是一户农家小楼,被部队退伍的杨小平看上,长租下来,根据自己的想法重塑。一个老院子,变得亭亭玉立,楼有样范,花草有样范,虫儿鸟儿都有样范。进门处,一盆繁盛的小杜鹃,一抱粗的枝叶,只开一朵花,淡红色,耀武扬威地,面对着门,也对着人,你不对她笑都不行,你不叫她一枝独秀也不行,花就生在那里。

老日子里打粑粑的老石碓,天锅大小,三五个人抬不动,变成门神,把在门处,在门内安详地迎客,客人来了,必见它,它会对你说:老以前,我曾经在这里风光过,勤劳过,一年四季承受舂谷子,秋天承受打粑粑,春节承受磕糯米面,一锤一碓杆,每一下都在我心里痛快,逢年过节,来客来人,谁离开过我?

老风簸带着老日子的颜色,长些黄斑,露出摇的把手来,立在墙边,等孩童来摇,它要讲老日子里,整个的秋天,都是它的声音,咕咕响,飘飞的糠和秕谷,如烟如雾,沉实的粮食从斗里梭下来,在簸箕里堆成山。石碓和风簸这两个老家伙,在这里成前辈,看着新的树长,新的鸟虫来,变成这里的主人,竹成围墙,就叫竹俚了。

坐在竹俚小院,喝茶看风景,听虫观鸟,是竹俚客人的日常!在阴凉里,在月光下。现在是晚上,先平兄和敏谦兄年长,坐在竹下,我与小平年幼,坐在天底下,我们披星戴月,沐夜色,谈些大事小情。月亮在观音山后,先放银光出来,见我们不心动,露一点脸,亮得吓人,我们严肃起来,不再谈事,多大的事有月亮出来重要?

月与清凉,一同来到竹俚小院,风很柔软,如爱人的头发,带谷香过来,带树香过来,带满山的虫鸣过来,月与清凉觉得还不够,要加翁城河的水声,于是水声来,恍惚如风吹古琴,悠长婉转,风随意弹,我们随意听,心随意想,我知道这是天籁了!在天籁里,别说是人,就是神来了,也得安静,不许走神!我们安静。

一只蝉,在夜色里无声地飞到我的帽檐上,停着不动,先平兄和敏谦兄惊愕,小平如猫起身,先平兄照相,敏谦兄打灯,小平却照下忙活的三个人,真是我们在帽檐上拍鸣蝉,拍鸣蝉的人在镜头外拍我们!大家得出结论,将会有一鸣惊人的事情发生。不知是谁动了一下竹枝,呼地一声,一只鸟飞出去,变成夜色。

打灯看时,还有一只孤在竹叶间,缩头叠足,成一团,是白头翁。停在竹间的这只,胸有大志,看起来胖,成“人来鸟不惊”的格局,两鸟依偎,是归宿还是偷听?我们正在谈大事,先平兄是鸿儒,又是大律师,每一句话都深刻而诙谐。我想,是偷听了!人道与鸟道,定然有些契合的地方,鸟学人道,是想在鸟群里,成一只优秀的鸟。

白日里,我们最喜欢竹俚顶上那一间竹屋,小平当初设计时,是将它设计成琴亭的,可以弹《高山流水》,可以唱《大风歌》,观音山上长气直来,一泻千尺,在竹屋处一停,到小院里一歇,人在竹屋一坐,见山高水长,天阔地厚,让人不想长远,只看眼前,眼前藤蔓绕屋,老树横生,眼前的黄梨正熟,捅一个下来,娟子拿去洗。

眼收回来,见小屋周身是竹,四面通风亮照,走在上面嘎嘎响,坐在老榆木长条凳上,见面前的老榆木大板,条纹朴素,面淡雅,如人听风看雨,在上面泡一壶老茶,心里哪里还有烦乱的事?尽是天地通透,山水和谐,人说一句,鸟应一声。冬天时,如遇大雪,烧盆炭火,围炉品茗,可见天地一白。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也是如此!

竹俚有两只宝贝,也喜欢上竹屋来。它们是著名船舶工程师李霞从江苏老家空运过来,一只是猫,全身黄,身重而尾直,趾高气昂地,名字叫初一;另外一只是狗,全身卷毛,纯黑,头小,被瑶瑶和娟子将脸上和脖子上的毛剪了,有些像鸡。瑶瑶和娟子,是竹俚国里掌管实权的人,客房厨房,只听她们调遣,先平兄、敏谦兄和我,只管吃。

初一和十五都黏人,无论熟人生人,只要来了,就咬鞋的咬鞋,拉裤腿的拉裤腿,将人吓得尖叫。人尖叫了,初一和十五得意地走开,它们不真咬,就喜欢吓唬人。李霞给它们取名初一十五,大意就是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初一总是霸道,仗着自己是猫,经常打十五,李霞有学识而见过大风浪,无论对人对事,总见不得霸道。

李霞教十五咬初一,初一见十五有李霞撑腰,来回走两个折叠,如混混,将聚成圆点的瞳孔怒成一线,现霸气,呜地一声去远,守在暗处,等十五过来。十五聪明过初一,蛮力不行,就不独行,只在初一武力能及之外挑衅,初一怒,趴下身子,匍匐过来,趁人不备,打十五一掌,跑去老远!如果初一会笑,定是狂笑。

朱先生,杭州人,茶道极深,又有极品茶,长异相,侧面宽阔,眼神化水,好茶只给有品位的人喝,不候富贵,见我们几个儒雅,泡一壶老得掉牙的虫茶,只见黄龙奔腾,铿尔,汤靓气清,还未饮,全身汗出,身心缥缈,今古易位,如遇古人。

— END —

 清坛寄语 

清坛公众号是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文学爱好者为主体所创办的,他们心系西黔文化,致力人文诗心,在浮华世态中保持着思想的向度,在清新文字中追求着泥土的芬芳,以诗文为心,以文化为壤,以独特视角制造美,传递美,追求美,在清坛中捍卫生命的意义,寻找心灵的归程。

 投稿须知 

一、作品编辑在word中,宋体五号,文末请附作者简介、清晰近照和联系方式,最后以附件形式发送,邮箱:qingtan2015814@163.com

二、欢迎多体裁作品,请注重作品质量,杜绝错别字和标点不规范;古代诗词或现代诗(包括散文诗)三至五首(章)为宜。

三、编委会对不符合要求的稿件,不予接受。文学艺术没有止境,请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自我完善。祝君创作丰收!

 往期回顾  
一个叫吉场的小镇又出了本新书《清坛·岁月与文墨的交响》
苏刚  |  一个叫吉场的小镇

史开胜 |吉场赋

地域作家的文学使命——读《文学里的吉场》

就清坛事宜答记者问

这段文学的历史,我们来写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叶辛:一个乡镇的“清坛”文化品牌(内附目录)

本期编辑:恕三,图片由作者提供

清坛
清,风雅之流也,古之贤士仰之若高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心系西黔文化,致力人文诗心,在浮华世态中保持着思想的向度,在清新文字中追求着泥土的芬芳;以诗文为心,以文化为壤,以独特视角制造美,传递美,追求美,在清坛中捍卫生命的意义,寻找心灵的归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