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自成 | 大方印象

文摘   文化   2024-01-20 10:00   山东  

作者简介:宋自成,八〇后,贵州毕节七星关小吉场镇人,有作品散见《散文诗》《毕节日报》等刊物,现居毕节。


大方的印象,源于奢香夫人。

  “大方”作为一个区域名词走进我的生活,有两个时间节点:2001年和2011年。2001年我在毕节师范学校读书,大概是周末,一时兴起跑去大方看奢香夫人,那是人生第一次旅行,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历史名人名城。10年后的2011年,慕俄格古城应征对联,我查了下那段历史,撰了几联,对奢香、对慕俄格、对大方又添了些印象。现在距第一次去已逾20年,模糊记得在洗马塘边伫立观马、在奢香博物馆内睹物思源、在奢香墓外琢磨碑铭、在奢香夫人铜像前凝目仰瞻。彼时未及开发,没有今时的洋洋大气和游人如织。后来又去过一两次奢香博物馆和贵州宣慰府,但是前拥后挤、步履匆匆,来不及细细研读,俨然泛泛过客。近两年到过油杉河景区和九洞天景区,倒是有惊有叹,意趣非凡,算是对大方囿于人文认识的狭隘中,充盈了自然风光的空缺。
  再一个10年后的2021年,和文友们再访大方,观小屯梯田、览奢香古镇、憩清虚桥洞,得以从“文化人”视角,在时间光影中对大方又增加些了解。虽如此,我认为对大方的认识还是肤浅、碎片和单向的,故只能从肤浅、碎片和单向的角度,谈谈对大方的印象。

 

“甜!”掬饮一捧仙宇峰下的山泉水,我禁不住叹出一个“甜”字。三年前,我携妻儿到大方油杉河景区游玩。一家人先是相互搀扶滑过玻璃栈道,再是追逐嬉闹纵情山林梯阶,下到谷底时已是口干舌燥、筋疲力竭,见一户人家,老屋隐隐,流水潺潺,鸟语啾啾,马蹄嘚嘚,很有一番桃源仙居味道。循声望去,定睛一看,一股清泉自房角水管中缓缓流出,溅到地上,水珠儿一个劲儿向我们撒欢。于是未及请示主人,大步流星撇下包袱,合掌便捧,噘嘴便饮,连掬五下,方解困乏,喘了口气,便是一“甜”字自喉咙深处漫涌而出。妻儿几人亦是趋步向前,迫不及待,一饮方休。
  当然,要说大方的甜,自然必须说大方八堡的苗家水花酒。本地饮酒人若说不知道八堡水花酒,那只能说是好酒之徒,说不上善饮之士。八堡水花酒似酒非酒,似水非水,饮之绵甜爽口,喉唇滋润,叫人破防;饮后醉不伤体,回味悠然,还想再饮。有酒友饮后,谓之:“喝时但觉香,醉了不知道;出屋见风跩,迈脚三步倒。”翼王石达开亦有诗,云:“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诗意如此,苗家水花酒的“甜”,不必累述。其实,大方的甜有其渊源。大方井多,据传县城就有九十九口井。有井必有泉,这泉,滋养了这一方黎民百姓,成就了大方豆腐、豆豉、豆干等豆制品及其他名特小吃,涵养了大方县城底蕴深厚的“井文化”,也将一个“甜”字,嵌在了大方土地上。
  说到大方的甜,你当然会想到大方的辣,想到六龙豆干火锅。没错,大方同时有“中国皱椒之乡”和“中国豆制品之乡”美称,能够同时将辣椒和豆干撮合在一起的豆干火锅,简直是天作之合。三五朋友邀约,外地友人到访,情侣逛街困乏,外出旅行归来,甚至是一个人下班无聊,都可以寻一家须是经众人“鉴定”为正宗的——“六龙豆干火锅”店,按人点餐,佐以时令蔬菜、油渣、土豆等配料,以砂锅烹饪,麻辣爽口,味美无比,实为开胃佳肴、下饭佳品,食者少则二三碗,多则七八碗,放碗仍觉意犹未尽。大方豆干还可以烙烤食之,街边置一炭火,不旺不熄,旺则易焦,熄则不达。豆干有碱有霉,方方正正,列阵排开,温火慢烤。烤得金黄酥软,蘸着本地辣椒面或辣椒水,再来二两苞谷酒,细嚼慢饮,豆干烫、辣椒辣、苞谷酒烈,令人“呼呲”,悠然自得。难怪六龙诗人陈荫波要以一首小诗来赞美六龙豆干烙锅摊,其诗云:“街头巷尾烙锅摊,助酒清谈侃大山。风味饶情君恋否,酩酊何日醉乡关。”



  大方还有一种辣,不在味觉。那必须是大方嬢嬢的泼辣——一种直率的辣、坦诚的辣、豪爽的辣。大方水甜,养育出的女子却“辣”。如果你有个大方的女性朋友,她会时不时叫你“哈锉锉”(傻瓜),形容你“二冲二冲的”(骄傲自大),恭维你“我虚火你喽嘛”(我怕你了)......这些话语,听之自然是言词粗鲁、语气粗荤,大大咧咧、辣味十足。话语里的辣,也是性子里的辣,大方嬢嬢心直口快,想到啥就说啥,就是谈恋爱,也是不将就“婆婆妈妈”“拐弯抹角”那种。但细细听来,“哈锉锉”是如此亲密,“二冲二冲的”是如此仰慕,“我虚火你喽嘛”是如此甜蜜。你熟悉了这些“辣”妹子后,会觉得辣里面也还是甜的。
  “后来,仙宇峰屹立成了我手中的一支笔。”从油杉河景区回来,我写下这句话。踏足在全透明悬空玻璃栈道上,峡谷景观尽收眼底,行走其上仿如御风而行,惊险刺激无可比拟。云深雾罩之际,于栈道之上悬空赏景,犹如漫步云端。仙宇峰是油杉河第一名山,是游人必至之胜境。此山三面环水,拔地而起,顺看如擎天一柱,侧看若巨大屏风,远看是群峰一峦,近看则峭壁千仞。奇峰竞秀,峡谷幽深,行之犹如畅游仙境;有观音庙藏于崖顶,更添神秘色彩,集奇、险、幽、秀及神韵为一体。若是盛夏徜徉于山脚谷底,密林若梳,溪流潺湲,赤足试水,则清凉沿足而上,沁透脑门,酷暑顿消。抑或岸边寻一圆石,凝神静坐,则有去俗还真,心清气朗之感。待攒劲费力从海拔1040米的谷底爬上1445米的峰顶,和风送爽,俯首鸟瞰,则有登高望远、君临天下的通透和空灵。



如果此刻天色渐晚,你可以赶到12公里外高原上的平原——崔苏坝大草原,去梳理一下这一天起伏跌宕的心情。星宿乡的崔苏坝,又叫吹苏坝、吹舒坝。我没有去考证这一名称的来历,但第一次抵达时,就感觉很舒服,可能是一个“崔”或“吹”字,加上“苏”或“舒”字,给人一种“风吹来,好舒服”的感觉吧。从杭瑞高速百里杜鹃站下站,一路逶迤前行,近20公里道路时而陡峭、时而环绕,时而穿过山林、时而驰过村寨,要绕得你有些晕头转向、心浮气躁时,崔苏坝才突然展开在眼前。那时候你定会迫不及待丢开方向盘,脱掉让你闷热的外套,顾不得周围人们的眼神,四仰八叉躺在这高原的平原上,看云卷云舒,吹凉风习习,听羊咩牛哞,吸空气草香,仿佛全世界都静下来,自己已然空洞虚无了。这时候,大方是张扬的,张扬到可以将人全部吞噬。

  大方又是含蓄的。大方的含蓄,可以含蓄到不显山露水,却举世无双。羊场镇陇公村的清虚洞,掩映在青山绿水中,远看是天生桥,近看是溶洞,走进去再看,还有一扇扇形天窗,天光就窗倾泻而下,亦桥亦洞亦窗。洞内数千平方米,地势开阔,光影重叠,清凉幽深,一条小溪贯穿其间,其水可饮可濯。我们去时,戏水的小朋友还拾得一条斤把重的鲫鱼,欢愉之情弥漫洞中。康熙年间,大定举人刘玉泉曾为此洞赋诗,曰:“古洞隐城西,奇胜殊难状。引人不知疲,缭曲幽而旷。选地坐移时,清虚号不妄。高处别有天,曲梯达其上。当门茂花大,列石宛屏障。爽气沁人怀,自在俗情忘。


  大方的含蓄,还不仅于此。去年“五一”节,我和家人到九洞天游览。之前对九洞天早有耳闻,也时常在各类媒介上对其“洞”其“水”其“天”有所目睹。然而实地一游,还是被惊艳到了。我们去的是云洞天开景区。平地望去,只有水有山、两山夹一水而已,水流时疾时徐,山势时陡时缓,竟看不出有何绝妙之处。然入地的伏流在长约两公里的河段上开了九个大天窗,谓之大观天、宝藏天、云霄天、象王天、葫芦天、玉宇天、金光天、雷霆天、月宫天,亦洞亦水亦天,九隐九现,洞天一体,洞洞相连,组合成了集溶洞、伏流、天窗、天坑、峡谷、瀑布、天生桥、悬崖、绝壁、峰丛幽谷等为一体的岩溶大观,造就了惊艳世界的“岩溶地形的教科书”“喀斯特地质博物馆”。游九洞天,最好选择单程沿洞壁的梯步栈道走走停停赏玩一番,再由水路乘船穿越九个洞天在明明暗暗间返程。如是,可以让人既有纵情山水之乐,又有深入自然秘境之悦。大方的含蓄,由此可见一斑。
  当你置身秋天的小屯梯田,你感觉大方是黄色的。她用颗颗低垂饱满稻粒冲击你的视角,触动你的灵魂,拨弄你的乡愁。当你依偎在一大片金黄里,你会莫名感觉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稻香拂过鼻翼,蚂蚱跃过肩膀,溪流淌过身体,父辈的镰刀将稻谷收割,装进麻袋扛走......当然,你还会意识到,探究大方,绕不开那一抹红。大方的红,是名扬天下的红,这里有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红军将军山、梯子岩战场等革命历史遗迹,见证了红军长征“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光辉岁月。那么,作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漆器之乡”“中国天麻之乡”,大方又是什么颜色?这一抹抹色彩涂在大方版图上,那必定是鲜艳夺目的彩色罢!
 

  大方是有故事的地方,有故事就旧。“慕俄格”够旧,“宣慰府”够旧,“奢香墓”够旧,“斗姥阁”够旧,“水西史”够旧,曾经的川盐集散地——“三省通衢”瓢井镇够旧。但大方又是新的。奢香古镇,名虽古,但气象新。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镇集观光、旅游、休闲、商业、购物于一体,彰显彝族风情特色。古镇中心部位花海梯田(又名古彝梯田),按彝族梯田特点设计打造,亭台湖泊,曲径通幽。我们到时正是夕阳铺辉,梯田色彩柔美且愈见层次,大家纷纷取景拍照,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景象。“问明清秋草,水西文化,飞雄横空,高速集聚。于滇咽喉,于蜀门户,鸡鸣三省一两声!旱码头,任物聚物散,大进大出。”(召桑菊《沁园春·大方》)“奢香故里,古彝圣地,大情大景,方圆芳菲”的大方,已是大有潜力、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地方。
  用了20多年时间,有意和无意间,借助书籍、网络,以及亲身游览,还有道听途说,认识了大方。如果20年前的大方是一位款款而来的美人,而我到现在才意识到她的美,我就已经错过了。幸好,大方没有老,并且她的美才“小荷才露尖尖角”“犹抱琵琶半遮面”,像从历史长河中缓步走来的奢香夫人。诚如斯言,那就等下一个10年吧,也许,下一个10年,我会与大方有更多的相遇和交融!


— END —

 清坛寄语 

清坛公众号是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文学爱好者为主体所创办的,他们心系西黔文化,致力人文诗心,在浮华世态中保持着思想的向度,在清新文字中追求着泥土的芬芳,以诗文为心,以文化为壤,以独特视角制造美,传递美,追求美,在清坛中捍卫生命的意义,寻找心灵的归程。

 投稿须知 

一、作品编辑在word中,宋体五号,文末请附作者简介、清晰近照和联系方式,最后以附件形式发送,邮箱:qingtan2015814@163.com

二、欢迎多体裁作品,请注重作品质量,杜绝错别字和标点不规范;古代诗词或现代诗(包括散文诗)三至五首(章)为宜。

三、编委会对不符合要求的稿件,不予接受。文学艺术没有止境,请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自我完善。祝君创作丰收!


 往期回顾  

苏刚 | 一座随心所欲的桥(外二首)

毛蓓 | 澳梅的消亡

李晓苑 | 家乡下了一场雪,涂白了思念

罗毅 | 怀乡(外五首)

恕三 | 怀念李阳先生



本期编辑:东山
图片来源于纯亮视觉

清坛
清,风雅之流也,古之贤士仰之若高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心系西黔文化,致力人文诗心,在浮华世态中保持着思想的向度,在清新文字中追求着泥土的芬芳;以诗文为心,以文化为壤,以独特视角制造美,传递美,追求美,在清坛中捍卫生命的意义,寻找心灵的归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