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宇 | 回乡小记

文摘   2024-07-05 07:58   贵州  

作者简介:陈翔宇,70后,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人,现供职于国家机关,文学爱好者。


近日,一个高中同学,也是我的同乡,我们两家没隔多远。他的母亲在老家去世,听闻后,章荣兄,也是我的高中同学,约我一道前往吊唁。我也想借此机会回故乡转转,弥补一下近日来梦中经常出现的遗憾。

我们到他的老家火烧堡时,已是中午一点过,大部分人家也刚吃过中餐。他问道:“你们吃饭了没?我安排厨房煮饭给你们两个吃。”我们两个都异口同声的说道:“不用了,我们已经吃过了。我们是吃了再去的,也只好谢绝了。在他家坐了一会,我和章荣兄便去河边走走。

我们来到落水洞,眼前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很是耀眼。完全没有往日的惨景,一条大深沟,一条不大的小河流,弯弯曲曲的流淌着,进了边上的一个岩洞,不见了,所以我们当地叫它落水洞,日久就变成了一个地名。今天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临时汇集起来的淡水湖,好似沉淀了多年的明珠。水是淡蓝色的,比较清澈,没有半点浑浊。周围的青山,不请自来,都往湖中拥挤,争着在湖里露一下自己的真容。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分不清山上绿色多一些,还是湖中绿色多一点。湖岸边上,偶尔跑来一些小情侣,录上几个视频,发发抖音,表示自己也是跟上时代的范儿!



这个地方,我去过多次,却没有厌过。每次都有那么一丝丝的兴奋,总是有一种想多待一会儿的感觉,这次也是如此。我和章荣兄,在湖边的草地上,慢慢走,慢慢聊。毕竟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了,所以就想多聊一些,多待一会。

站在湖岸边,刚好能清晰看见我家老房子背后的大旗山,高耸挺拔,直入云端,很是雄伟。感觉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亲切。好似我的亲人站在那里,看着我这个离乡已久的游子。不知不觉中,让我回忆起了儿时的一幕又一幕。在大旗山上放牛和伙伴们高声背诵古诗,在永丰河里戏水,在竹林里爬竹子比赛,等等。在一切都过得那么匆匆,那么的神速,还没年轻够,转眼已是中年。

上个月,大坪子的一个老表都还在提起我们儿时的事情,所以最近老是在梦中记起故乡的人和事。今天虽然爬不了大旗山,但在这美丽的明珠旁,看看他的真容,倒映在湖中,却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虽然离得稍远一点,但还是能在湖中看到他。

本来都还想再停留一会的,但章荣兄忙赶回城里来接他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所以也只好留一点遗憾放在那里,便于我再找理由去那个地方!



— END —


 清坛寄语 

清坛公众号是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文学爱好者为主体所创办的,他们心系西黔文化,致力人文诗心,在浮华世态中保持着思想的向度,在清新文字中追求着泥土的芬芳,以诗文为心,以文化为壤,以独特视角制造美,传递美,追求美,在清坛中捍卫生命的意义,寻找心灵的归程。

 投稿须知 

一、作品编辑在word中,宋体五号,文末请附作者简介、清晰近照和联系方式,最后以附件形式发送,邮箱:qingtan2015814@163.com

二、欢迎多体裁作品,请注重作品质量,杜绝错别字和标点不规范;古代诗词或现代诗(包括散文诗)三至五首(章)为宜。

三、编委会对不符合要求的稿件,不予接受。文学艺术没有止境,请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自我完善。祝君创作丰收!

 往期回顾  

恕三 | 大树脚下好乘凉
王纯亮 | 从凿天渠到护天渠的痴心坚守
孔德林 | 空门
史开胜|吉场赋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叶辛:一个乡镇的“清坛”文化品牌(内附目录)

一个叫吉场的小镇又出了本新书《清坛·岁月与文墨的交响》

地域作家的文学使命——读《文学里的吉场》

清坛事宜

这段文学的历史,我们来写


本期编辑:希莫
图片来源于清坛君

清坛
清,风雅之流也,古之贤士仰之若高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心系西黔文化,致力人文诗心,在浮华世态中保持着思想的向度,在清新文字中追求着泥土的芬芳;以诗文为心,以文化为壤,以独特视角制造美,传递美,追求美,在清坛中捍卫生命的意义,寻找心灵的归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