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纯亮,八〇后,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人,贵州日报社记者,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现居贵阳。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位于赤水河畔,海拔相对高差1400米,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左右,境内沟壑纵横,坡陡谷深,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无法有效地蓄积地表水。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旦旱情来临,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地里的庄稼几乎没有收成。当地人想要吃口饱饭、喝口安生水,就是一种奢望。“水贵如油”的苦楚,让他们尝尽辛酸。
穷则思变。1956年起,为了结束严重缺水的历史,生机人下定决心改变现状,决定撸起袖子,自制麻绳、烧石灰、煊錾子、造炸药、吃野菜……在绝壁上战天斗地、顽强拼搏修凿水渠,一时间,在镰刀湾、高流、镇江等多个村掀起了凿建“绝壁天渠”的热潮。
“崖当房,石当床。为引一渠救命水,不怕死来不怕伤,为了家家户户缸有水,为了户户家家满粮仓。”凿渠人为了节约往返家中的时间,便长期居住在悬崖上的洞穴里,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十年间凿出了总长135公里的“绝壁天渠”,为此还牺牲了15人、受伤50余人。
开凿好的“绝壁天渠”,蜿蜒盘旋在绝壁之上,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60余年来,潺潺的清流,昼夜不息地为当地人提供充足的人畜饮水,并灌溉农田13700余亩。“水贵如油”的日子一去不返,换来的是粮茂物丰、瓜果飘香和生机无限。
“绝壁天渠”的凿建,是不等不靠的当地人,与大自然展开的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抗争,为后人的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创造了条件。而今,村民们依然传承着前人的精神,珍惜“绝壁天渠”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将其精心地呵护着,从未间断。
近年来,“绝壁天渠”更进一步孕泽了当地人发家致富的梦想,他们成立了合作社、公司等,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同时,他们除了大面积种植生态林外,还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及柑橘、李子、葡萄、蓝莓等经果林,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
从凿天渠到护天渠的痴心坚守,生机人在传承光荣与实现梦想的路上越走越宽,真正地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双丰收。
2024/04/24
村民对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天渠进行管护。
2024/04/25
无人机视觉下的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天渠。
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村民在耕田。
村民对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卫星天渠进行管护。
护渠人从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卫星天渠上走过。
拼版照片
照片为毕节市七星关区当年参与修凿绝壁天渠的村民。
上排左起为刘显荣(生于1935年)、刘新芝(生于1936年)、许光福(生于1938年)、刘明昌(生于1938年),下排左起为胡加荣(生于1938年)、单怀中(生于1940年)、杨光礼(女,生于1942年)、许光泽(生于1944年)。
上图为1960年,村民们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修凿绝壁天渠时进行测量(王振翔 摄)。
下图为2024年4月24日,村民在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天渠上清理渠道。
左图为1960年,村民们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修凿绝壁天渠(王振翔 摄)。
右图为2024年4月24日,护渠的村民从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天渠上走过。
左图为1960年,村民们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修凿绝壁天渠时的合影(王振翔 摄)。
右图为2024年4月25日,护渠人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卫星天渠护渠间隙休息。
左图为1960年,村民们在不就是七星关区修凿绝壁天渠时居住的山洞(王振翔 摄)。
右图为2024年4月24日,村民在修渠人当年居住的山洞前清理灌木。
左图为1960年,刘新芝(抡锤者)和村民们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修凿绝壁天渠(王振翔 摄)。
右图为拍摄于2024年4月24日的刘新芝。
清坛寄语
投稿须知
一、作品编辑在word中,宋体五号,文末请附作者简介、清晰近照和联系方式,最后以附件形式发送,邮箱:qingtan2015814@163.com。
二、欢迎多体裁作品,请注重作品质量,杜绝错别字和标点不规范;古代诗词或现代诗(包括散文诗)三至五首(章)为宜。
三、编委会对不符合要求的稿件,不予接受。文学艺术没有止境,请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自我完善。祝君创作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