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宋自成:水边的鸣啼

文摘   2024-03-06 07:01   贵州  

作者简介:宋自成,笔名:止尘,八〇后,贵州毕节七星关小吉场镇人,作品散见《散文诗》《毕节日报》等刊物,现居毕节。

编者:近期,宋自成的作品《水边的鸣啼》在《散文诗》2024年第2期刊载,特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水边的鸣啼


细  流

天光云影,叠在眼睑之下。时光摇曳,从脚下慢慢流淌。哪年的歌谣,添了些锈迹斑驳,一路跌跌撞撞,携群峰飘飘摇摇,余音不绝。

视线,在拐弯处长出青苔,给出些诱惑。摇曳的青绿摇曳,窸窣的隐匿窸窣,撑满了掩盖万物的穹庐,藏着年少时羞于启齿的暗灰。那些蹚过黎明的露珠,在山脊守望成一轮明月,像赶路人的眸子,像追梦人的眺望……

被扔在岸边的舟楫,被遗落的时间,兀自流浪,跫音迥然,遮住天空。那是些被褪去的皮肤和骨骼、头颅和心跳,在夏天的夜晚仍然倾泻如注。一只脚在水里,一只脚在岸上。


山  麓

我们一生出入山麓之间,被群峰俯视,被深谷仰望。被放牧的牛群啃食。

灌木丛,脾性粗鲁,从远古涉水而至,释放一整夏的湿热和眩晕。傍晚时候,蝉声高亢,撑得穹庐空空;就是用瓢啊,舀得起满满一山谷……

放牧,放一百种心情;有了风,就有了弦音起伏的悠扬。现在,仍还有未及归圈的牲畜,在深情啃食,风里的嫩绿,嫩绿里的夕阳。

有一根藤蔓,挽在游荡的魂灵上,牵绊缠绵。有一条河,还在洗涤,敷满泥巴的情绪。有一声长啸,在地里长出了块茎的食粮。这平缓的地带,像极了你我的中年。


鸣  啼

闭上眼,就看见了这水银一样跳跃的音符,敲击着数十年的薄暮。顺流而下,匍匐成满地夕照。

山与山蜷缩在彼此的怀抱,在悠远的唱词里抖落一地苍茫。还有萤虫凄切,迎风唱晚,在细细的啜饮中徐徐沉醉,等待雾霭的拥眠。

站在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翠色中,如细流的吟咏,如时光的淡然,如天际流云簌簌落下,湿润而清凉,透明而轻盈。蝴蝶蹁跹,翅翼虚无,墨渍灰白……

我们不得不寻找自己,在一个四面环山的洼地。一条细流循东而行,埋伏在杂草之间,像一重鞭影。一头在泥土,一头在云端。


野  径

野径有自己的方向,而我们朝着遗忘奔赴。双脚吻过的地方,循声而去尽是草叶拔节的回响,像曾经滑落的童谣,沾满跋涉的裤腿。

镰刀照亮的野草仍在抗议,追逐着那一束刺眼的光芒。谁的牛迷失在了这里?哞声低徊,坚硬的双角直抵内心,鼻息匀称,坦然走过荒原。蟋蟀们还在匍匐前进,抑或倾吐着翠绿的情话,从夏季潜入到地底。

弯弯曲曲的记忆,在细雨中飘荡,在灌木丛里藏匿,把承诺磨砺得粗糙如茧,等待多年后被坚硬的鸟喙啄开,被风唤醒。歌声裹挟四季,天空划过鸟群,马匹从缝隙里疾驰。脚步从未离席。


荒  芜

午后的阳光踩在落叶上。时间搭乘他的巨舰,在冬天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抵达。巨兽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踏着这荒原,像触摸雪,闪着脆响的金黄色言语漫溢。像无数的眼睛从枯萎的灌木丛的后面射出来。

我从未见过如此的荒芜,薄暮苍山,土地结痂近乎麻木。风站在高处,倚着他的羽翼,苍茫的喘息停留在云端。几棵松针垂落,如晨鼓暮钟,余音回旋。

四周宽敞,荒芜如此包容,一簇簇的青春燃烧过后,露珠从灰烬升起。脚步声尚未走远,跫音把四面八方拉得很近很近。水手们收起锚升起了帆,屏住呼吸扯下了最后一尺晚霞。


放  牧

后来终于知道,老水牛的四枚印章,悄悄烙在了四季的画卷上。雾霭永远藏在烟斗里。放牧人的一卷山烟,燃尽了村庄朝朝暮暮的云霞。

扬鞭而下,一道山河就地铺开,河水涌向天际,草叶抵满前额。扯一缕清风束在腰身,把山林夹在腋下,拾起泥泞,就是一生的行囊。

放牧人执楫而行,在日落处点燃自己。亲人们掐着脉搏,赶在天黑前把自己丰满,赶在黎明前抵达。孩子还在牛背上吟咏,清脆的啼鸣写满暮色,鞭影从云上簌簌落下。

吆喝声亘古不变。烟雾缭绕的时空,便是朴素的故乡。


— END —


 清坛寄语 

清坛公众号是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文学爱好者为主体所创办的,他们心系西黔文化,致力人文诗心,在浮华世态中保持着思想的向度,在清新文字中追求着泥土的芬芳,以诗文为心,以文化为壤,以独特视角制造美,传递美,追求美,在清坛中捍卫生命的意义,寻找心灵的归程。

 投稿须知 

一、作品编辑在word中,宋体五号,文末请附作者简介、清晰近照和联系方式,最后以附件形式发送,邮箱:qingtan2015814@163.com

二、欢迎多体裁作品,请注重作品质量,杜绝错别字和标点不规范;古代诗词或现代诗(包括散文诗)三至五首(章)为宜。

三、编委会对不符合要求的稿件,不予接受。文学艺术没有止境,请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自我完善。祝君创作丰收!

 往期回顾  
一个叫吉场的小镇又出了本新书《清坛·岁月与文墨的交响》
苏刚  |  一个叫吉场的小镇

史开胜 |吉场赋

地域作家的文学使命——读《文学里的吉场》

就清坛事宜答记者问

这段文学的历史,我们来写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叶辛:一个乡镇的“清坛”文化品牌(内附目录)

本期编辑:赵大志


清坛
清,风雅之流也,古之贤士仰之若高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心系西黔文化,致力人文诗心,在浮华世态中保持着思想的向度,在清新文字中追求着泥土的芬芳;以诗文为心,以文化为壤,以独特视角制造美,传递美,追求美,在清坛中捍卫生命的意义,寻找心灵的归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