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基建

文摘   2024-11-15 10:59   广东  
作者 | 黄汉城经济学
我最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好些高铁站、汽车站到处都在缺乘客,仿佛一夜之间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开始缺人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先看两个匪夷所思的案例:

第一是北方的乌海市,常住人口才50多万,投入2亿巨资建了一座客运枢纽站,那叫一个宏伟霸气,但建成4年多了,至今尚未卖出一张汽车票,唯一派上用场的一次是口罩期间改成了方舱。

这个够离谱了吧。2014年这个站获批的时候,说的是要超前规划,设计能力30年不落后。现在看来还真是30年不落后,因为30年可能都用不上北方偏远地区的人口流失已经是长期趋势。

再看第二个,东南沿海的杭温高铁,开通才一个多月,就发布公告说多班次停运,途径的温州北站也冷冷清清。这条高铁建了7年半,是浙江唯一按时速350运营的高铁。但很多乘客发现,速度更快没错,但可能换乘更麻烦,通勤时长反而更多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杭温高铁主打的是建设一小时交通圈,但这个一小时是杭州的桐庐东到温州的南溪江。看看地图就知道这两个地方有多偏。

所以为什么一个人均收入不到4400元的乌海市,花了2个亿修客运站,结果没人用?

为什么总投资477亿、时速350km的杭温高铁反而没有更方便呢?

真相是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很多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采用摊大饼式的扩张策略,盲目修建高铁,高铁站越修越远,人口却越来越少,这样能降低拆迁成本,推动郊区土地升值。

但代价呢?

是忽略了民众出行的实际需求和便捷性,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现在更要紧的是搞清楚一个问题,基建狂魔搞了这么多年,我们的基建有没有饱和?专家的说法是没有,依据是我们的交通、能源、通信密度的人均水平仍然很低,比如公路密度是世界均值的70%,铁路密度是世界均值的60%。

该算总量的时候算平均,该算平均的时候又总是谈总量,很多事情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干了。那你怎么不说我们的人均GDP排多少名?现在的居民收入水平能不能负担这样的基建债务?

从最新的战略思路看,新一波基建投资热潮又来了。今年1~8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4102亿元,同比增速10.5%,近十年来最高,好几条因为客流不达标被叫停的高铁如济枣高铁又开始重新启动。

你们说,一旦接下来传闻中几万亿的财政刺激落地,还会再吸一次基建神药吗?关注我,只说真相的黄汉城。



中产必须要调整预期了。楼市救市、地缘关系、整个社会的变化,都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决策。


加入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收获一次对世界资讯的认知与独到判断,胡润TOP10的智谷趋势 三十多位研究员 辅助大家,去理解资讯背后的趋势和本质变化。


中文互联网正在消失,千万别让自己成为那个代价。


现已涨价至299,前50人减免100元

付款后停顿3秒,添加您的专属通信官


智谷趋势Trend
新中产的首席财富顾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