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以后》14.知青岁月(1)
文摘
2024-10-04 07:47
北京
当年知青插队的农村如今脱贫攻坚,早就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黄土高原一片新面貌。昔日荒秃秃的黄土坡退耕还林,到处都是绿树成荫,果树飘香。红枣、富士苹果成了陕北地域标志的特产,一曲曲陕北信天游唱响四面八方。见到当年插队的北京知青回到第二故乡,老乡们喜出望外,竞相热情地用陕北待客方式招呼他们:“快进屋,炕上坐嗑,炕上坐嗑。”乡亲们的屋已经不再是土窑洞,都搬进了新楼房。屋里哪还有大土炕,早换上了席梦思大床。可是乡亲们还是改不了“炕上坐嗑”的招呼方式。不等他们坐稳,乡亲就端上一碟碟瓜子、花生、糖果,还把他们这些60多岁的老知青当成当年的小孩一样招待。厨房里开始忙着燉大块的肥羊肉、烙白面的大锅盔。还说:“以前想吃个羊肉可难咧,一年到头就过年时能吃上两口。现在天天都跟过年一样,想吃什嘛,什嘛都有,管饱管够。”此情此景让这些老知青想起了那首太熟悉不过的陕北民歌: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哟/把门开哎咳哎咳哟/快把咱亲人迎进来/咿儿呀儿来吧哟/热腾腾的油糕/哎咳哎咳哟/摆上个桌/哎咳哎咳哟/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咿儿呀儿来吧哟……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运动,数以千万计的高初中学生停课“闹革命”。到学校恢复秩序开始上课时,才发现全国竟然有2000多万66届、67届、68届高、初中学生同时被 “毕业”,即称为“老三届”。当时大学还没有恢复招生,企事业单位也根本不可能同时安排这么多的学生同时就业。如果2000多万学生继续滞留城市,无所事事,后果将十分严重。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对一篇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的事迹报道发表编者按语《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刚刚经历过那场运动“考验”的热血青年又一次热血沸腾起来,高喊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开始了全国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年共有28000多高初中“老三届”北京学生插队到了陕北,此次自驾行回陕北的萧长安、宋剑、老陈头都是他们当中的一员。1969年1月23日,有1300多名北京知识青年从北京乘知青专列到陕西铜川站换乘汽车,来到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插队落户。如今在延川县文安驿镇的知青旧址建有一面知青墙,墙上镌刻着这千余名北京知青的名字。萧长安他们仔细地从墙上看到许多熟悉的名字,竟然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名字也赫然在上。总书记当年在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生产大队插队,住的是土窑洞、睡的是大土炕,白天和村民们一起下地劳动,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坚持读书、学习、思考。总书记来陕北插队的时候还不满16岁,在这山沟里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这片黄土地。如今的知青墙记录着当年难忘知青岁月,那是他们这代人锻炼成长的地方,是寄托初心、凝聚梦想的地方,令人非常感慨。我的往事(98):大胆放炮
我的往事(96):人生不顺
我的往事(93):还念晓晴
我的往事(88):小说获奖
我的往事(48):少不更事
我的往事(104):一段影评
我的往事(101):对质对质
我的往事(93):还念晓晴
我的往事(77):学开火车
我的往事(69):险铸大错
我的往事(102):宠物有病
我的往事(94):梦回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