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以后》16.断舍离兮(3)

文摘   2024-10-12 08:19   北京  
长篇小说连载《六十以后》16.断舍离兮(3

萧长安从伟人的读书实践和自己的成长经历,切身体会到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因此,他从小就爱读书,一生也收藏了不少书,听说林惠茹在小区中心广场处理旧书,他感兴趣来到中心广场看看。林惠茹见到萧长安说:“不好意思,我这儿可能还真没您领导干部要看的书呢!”

萧长安随手拿起一本书,说:“没事,我看看,您的好书还真不少呢!为什么要处理掉呢?”

林惠茹说:“哎,也是不得而为之。”

“这话怎么讲?”

“有的是读过了,有的是不再读了,也有的是读不了了。最重要的是老了,不再收藏了,怕将来留下来给孩子是累赘都当废品卖了,不如趁着还能处理,将这些有用之书送给有用之人接着读呢!”

“有道理。您这话我赞成。我也正愁将来我的那些书该如何处理哩,您正好给我指了条路。”

林惠茹看到萧长安手里的书名,说:“哎,您手里那本可能还正适合我们老人看呢。我就是受这本书的启发,才来处理这些旧书的。”

萧长安看了看手里的书名,原来正是日本作者山下英子所写的《断舍离》一书。萧长安知道这本书,也知道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的概念。山下英子曾以世界第一个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断舍离讲座,引起日本各大媒体竞相采访,令断舍离讲座成为社会流行话题,掀起了全民断舍离的热潮。

“好,我拿回去好好看看。”萧长安看了看书的定价,问,“多少钱?”

林惠茹忙回答:“不要钱,不要钱。一本旧书,怎么能向老领导要钱呢?”

“他们不是都给钱了吗?我也不能例外呀!”这回萧长安出门兜里正好带有零钱,他掏出一张20元的钞票放到书摊上说,“不管多少,就是它了啊!”

回家后萧长安认真看完《断舍离》这本小册子,突然感悟到:断舍离让人重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通过断绝、舍弃、离开那些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改变生活环境,改善生活方式,从此不再为物质所累。简单的生活才是自由的生活。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通过物来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不仅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是心灵的修行。断舍离让人从里到外、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都彻底焕然一新。

萧长安跟老伴徐慧英说到自己的这些感悟,徐慧英笑了,说:“你呀,真是个书呆子!一本书就让你变得神神叨叨的了!你也是当领导惯了,什么事都上升到理论层面来论证一番,找到理论根据。我听不懂你那些深奥理论,不就是跟林大姐一样来一个大扫除,把家里不用的、多余的东西都清理掉嘛?哪有你说的那么复杂?”

“对对对,是这个道理!还是你深入浅出,用最通俗的话阐释了最深刻的道理。”

“去去去,我没你那么高的理论水平。咱们该断就断,该舍就舍,该离就离,有什么难的。”

说干就干,这是萧长安的风格,是他做领导时的行动力体现。

有句老话说“破家值万贯”,按照断舍离的标准,家里没用的或者用不着的东西真多。多余的榨汁机、搅拌机、电磁炉等小家电、锅碗瓢盆厨具灶具等,用不着的茶具也有三四套、还有花瓶、小把件、小挂件等工艺品,很快整理出一大堆。最多最不常用的也还是几大书柜里的书报杂志。当年萧长安还喜好集报,重大节日、纪念日,包括自己、孩子和老伴生日当天的各种报纸,他都收藏。他说:“每年收藏一日,年年收藏一生。报纸当天看是新闻,第二天看是旧报纸,若干年以后再看,那就是纪念品、收藏品、文物啦!”

徐慧英看着整理出来要断舍离的东西犯愁:“这么多东西怎么处理呀?卖废品都不知道人家要不要?”

萧长安想了想说:“卖废品也卖不了几个钱。咱也跟林大姐一样,摆到中心广场去,看谁用得着了拿去,也算是物尽其用,不浪费。”

往期回顾:

我的往事(62):新兵训练

我的往事(59):再忆神中

我的往事(53):同学印象

我的往事(46):同学相聚

我的往事(38):再当民工

我的往事(27):上山下乡

我的往事(25):险些毙命

我的往事(57):校园恋情

我的往事(53):同学印象

我的往事(50):神河印象

我的往事(41):学样板戏

我的往事(32):饥不择食

我的往事(27):上山下乡

我的往事(21):动乱开始


康平文稿
康平文稿只发李康平原创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