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书《修心鉴》,十章记载修心之要,值得一读

文化   2024-09-27 06:18   广东  

最近有朋友劝我把修心鉴一次性重新发一下。《修心鉴》是我写了十章,分散发的,一直很多朋友喜欢,这次干脆整在一起做一次性发送。方便朋友们阅读。

有一天我去一个旧书摊,翻看的时候,发现一本黄旧线装书,很薄很薄,已经破烂不堪,我拿起一看,是光绪年间的书,写着:《修心鉴》,翻开一看,都是些关于修心的问答对话,也不知道是谁问谁谁答谁,唠唠叨叨的,

我当时看不懂,因为都是古文很生涩,一问老板老板说这书根本没有人买,不值钱,我准备拿来垫台子的,你要就五毛钱卖给你。

我赶紧给了五毛钱,拿起这本书回家,花了大概一个月,眼睛都看花了,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这本书一共十章。

现在分享第一章:

问:修行和修心到底有什么不同?

答:修行需要修心,修心便是修行,为何要行,因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的体,很妙,言语思维都不能涉及,靠理论和文字解析,靠学习靠头脑,都无法修行,

因此要靠什么?靠行,行,就是实际地干,当真去做,去悟,而非在文字理论上觉得明白了就行,而是在实际的生命行止当中,去感悟心的体用之妙。这样的行止,大多数俗人嗤之以鼻,

因此修行人,需要有心理准备与众不同,别人痴迷搞钱,你却要适可而止,别人欲海沉沦,你却要稍加控制,总之,你需要在心境中活着,在理智中活着,在明白中活着。这也是行的重要,否则你就算能把经纶倒背如流,也不会有半点真正的感悟。

而反过来,心,是一切的总览,我们活着是因为有心,甚至说,死得掉,也是因为有心,我们能用六根感受六尘,也都是因为我们有心。

心,是呈现一切的总体。

因此,修行者需明此心方是修行关键,离开此心,并无什么修行。心外求法,皆是外道。这个外道,便是说,达不到目的的途径。

而心与行,是一不是二,无心就无行,无行也无心,有心所以才有行。

问:观心,是应观内心还是心外?是否观心就是观念头?

答:刚才说了,心行如一,心是一切的总览,观心,并没有什么内外之分,你试着想想,什么是心内,心内,是你的一个感觉而已,哪里有个内,所谓内,是因为这心境,只有你自己知道感受到,因此我们权且叫做内心。

而心外,是说自我之外的一切,其实那一切正是因为有心,才能显现。因此,所谓心内心外,其实都是一心所现。并无什么内外之分。所以我们听佛陀说,觅心了无所得,因为哪里都是,哪个都是,无不是,因此找不到,也分不出什么内外。

你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试试理解观心,其实是观内心对你的外境的反应和呈现。比如,叶落花开,风雨鸟鸣,你看到听到这样的外境,内心所起的波动和情绪,便是你应观之心。

展开来,我们只要活着,所有的一切,不都是观心的范畴吗?一切在你心里的反应,你如果都能明白清晰地观照而不动,这便是最厉害的修行。

所以你问,是否观心就是观念头,念头是一种头脑里冒出来的思想,大部分的外界形象和认知,都是我们由念头来组成构成。

比如对颜色的认知,对声音的认知,对形状的认知,都会产生念头。粗的念头是冒出来的自己能知道的,细的念头是潜在的,不知觉的产生作用的。这些粗细的念头,构成了我们的人生生命的感知过程。所以观心,也可以勉强叫做观念头。

不同的是,念头不代表心,它只是心的作用,而观念头,可以归于心体。

问:修行,是要求一种殊胜的感应、生理心理的变化,还是只是心境的改变?

答:修行,是修面对一切外境而不动心的那个定。是为了活在那个定里面,因为这个定,与殊胜的感应并无太大关系,与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关系也不是很大,因为这些变化和好的不好的,全都是过眼云烟,都会变化生灭,都是梦幻泡影,即使你有多么殊胜的感受,也不可能永远保持,结果你还一个劲去追求去想保持着,那是一种可怕的执着。

而心境的改变也是,你感觉自己心态更好了,心理对事情的变化起的反应,程度不一样了,这些,都是你在追逐不同的目的而已,心境的改变,也是生灭的幻象。

这一切都是幻,我们却抓着不放以为是修行。

其实,修行,是恰恰修对着这一切的不动的那颗心。

那颗心是什么心?在哪里?需要守住吗?

我们去感悟感悟,也许佛陀有一句话,能带给我们一个答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二章:

问:我们讲心的地方太多,好多的心,这个心字,到底代表什么?

答:心字是古人伟大的发明,这个字,有很大的概括力,它既代表我们的意识,也可以代表我们的灵魂,也可以代表我们的自性,也可以代表我们的念头,用法很多。

所以修行说修心为主,其实不但是要我们注重那个自性心,也要我们注重意识心、灵性心,说到底,这些都离不开那个自性的心,自性的心,可以叫做本心,也可以说是佛心,可以说是原心、也可以叫做源心,还可以叫做初心、一心、道心,等等等等,不一而同。

我们可能要学习一下五识六识七识八识这些理论,才能搞清楚这些心到底是一个怎么回事。

不过,我们可以去感悟,感知自己的生命状态,是如何由这心来主宰的。

比如我们看到景致的变化,听到声音的起伏,我们的五官,只是纯粹的起反应起功能,这些功能,说起来很妙,这是怎么来的呢?自然,这奇妙的功能,是来自我们的灵明之心。

我们的自心,有这么奇妙,能够承载我们生命的一切现象。

而五官摄取了外界信息后,第六识,也就是我们的意识心,便开始起那个分别定义的作用。

这是好的那是坏的,我喜欢那个我讨厌这个,一切都在这里开始分别框定。当然,我们也就因此被捆缚了。

所以,我们修行,要在这里开始入手,到底捆缚我们的是什么?是五官感官,还是外界信息,还是我们的意识心,还是意识心对信息的处理模式。这个道理一明白,修行就开始上路。否则很盲目。

问:那,你说修心要靠感悟,不是靠理论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答:即使你理解了这个道理,好像明白了,可是你到了实际生活中,你无法第一时间用那套理论体系来处理问题,你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决定你的际遇的,第一反应带出第二反应,一个念头没有控制粘上了,第二个念头就起来,滚雪球越滚越大,实际情况往往就是如此。

所以我们说,透不过,意思就是第一念已经迷进去,并且没有那个感悟的力量,没有那个长期的定力功夫,能够马上从这个意识心的颠倒定义分别里拔出来,一直在这里头被带着跑,

情绪也出来了要死要活,烦恼也来了郁闷不止,心乱如麻,忽然一下醒觉,发现自己被忽悠了,被带跑了,啊呀,恨不得打自己,

可是,这个时候本来应该戛然而止,进入寂静的自心就算了,我们却还刹不住车,还在那自责、总结、复盘、研究、惭愧、烦恼又增加一大堆。这就是修行最难的一个点,难以戛然而止。

我们修行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懂很多,古圣先贤大师们说的东西,仿佛我们全懂了,可是一到面前,一下就被境界迷进去了。很久才缓过来,啊,我又失去了觉照跟着妄念在跑。

因此,修行修心,都是实干,孔子的话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意思是,学习,要不断地拿出来练练,要去实习,去实践,才会有感觉,有收获。

这就是学而时习之。

学而时习之就是要去实际生活里感悟这个心的体,感悟这个心的用,感悟这个心是如何主宰我们的行住坐卧,感悟它是如何支撑我们的生命活动。

假设一个人不修行,也沉溺在欲望和繁琐忙碌中,他一定无法体会到感悟这心是啥感觉,他一门心思只是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所以,当这样的时间过去了,他会感受不到自己经历了这一切,到人老的时候,无法觉知自己充实的过了一生。

而一个修行人,必然会经历自己的心意识,或者说不清是什么,反正是自己的内心,在和许多的事物产生矛盾、产生磨合、产生拉扯,等等,这就是心在觉醒的过程。

因为你下意识已经开始观照自我。

一个人下意识开始观照自我,也许一开始会有很多矛盾撕裂,纠结,但是不要紧,慢慢坚持下去,因为这个过程,其实你在逐步摆脱意识心对生命控制的过程。

修行,其实是逐步去摆脱意识心的惯性控制,我们可以说是习气,比如禅宗常说要除习气。习气是什么,习气就是意识心长期对生命的控制,而形成的惯性力量。

你可以理解为业力的来源,其实也就是意识心对生命控制而造作的一切。那么,我们假设,能够立于本心而不动,便自然已经摆脱意识心的控制了。

这个逻辑,其实就是如古人说的:觉而不迷,迷而不觉,觉就是回归了本心的观照中,回归了那个不动,那就不是迷了,而只要还在意识心的比量分别定义执着里颠倒,就是迷了。

可是跳出来看,我们这颠倒的迷迷瞪瞪的意识心,又是如何起作用呢?它又是真还是假呢?

其实啊,也没有答案,我们不能说它是假的也不能说它是真的,叫它妄心,也不过是暂时的名字,我们只需要明白,不被它羁绊,它是真还是假,都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了。

因此,分别执着虽然很可怕,但是我们一旦搞清楚了心意识的把戏,就彻底明白了,哦,原来如此,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东西实际存在!执着啥呢?放下啥呢?解脱啥呢?

这就真的是,兜兜转转一大圈,发现自己傻乎乎的在这个心的大范畴里走了一大圈冤枉路,可这路,也绝对不能算是真冤枉啊,因为,该走的路,都要走啊。

第三章:

问:修心到底和修其他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答:修其他方法其实也是在修心,只不过我们修错了,误会了方法和教方法的古人,我们认为方法是关键,我们习惯于注重技术,我们相信的是:按照一定的方法操作,一定会有收获。

因此,我们很难回归到心上,我们会情不自禁聚焦在技术上、操作上、节点上。

比如,我们认为打坐多少座就可以,念多少遍佛就能去极乐,殊不知,教我们这些方法的老师,原本的意思是想我们利用这些方法顺利回归到心体。

所以,我们不得力,是因为我们误会了方法,过于依赖方法,而不是方法本身有问题。

佛陀曾说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么多,其实更不止是八万四千法门,还有更多无穷无尽的方法,要是彻底说起来,任何条件任何方法都可以用来修行。

吃喝拉撒可以是修行,上班赚钱也可以是修行,没有什么不能是修行。所以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山河大地蚊子苍蝇,世俗生活的一切,都可以如庙宇中的静修一般,因此说法无定法,没有一定的不变的东西。

只不过我们无法领悟这样的道理,因此我们认为,穿好唐装、仙风道骨、点起檀香,盘腿一座,不言不语,这是修行,下座和朋友出去吃饭喝酒了,这不是修行。

修心,恰恰就是摆脱了一切的形式桎梏,我们要知道心无处不在,心的体和用都是无处不在的,那么,一切的存在,都可以视为心,

如此,修心,便是在一切时间一切事情一切人面前,始终保持心的笃定。而非选择性认为某种方法是修心某种方法不是修心。

除了心,哪里还有什么东西需要我们去感悟,去契合。所以古德说心外求法,皆是外道,这个心外求法,不是说跳到心之外,而是误认为某种特殊的方式,便可以得到解脱,某种特殊的境界,便是解脱境界。离开心来谈解脱,犹如寻觅兔子的角,无有是处。

问: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从心上去修?

答:我们有一种惯性或者说是习性,我们习惯于面对外境的变化,用意识分别去定义和反应,用大脑思维去钻研思考。

假设你真有心修心,你可以试试,稍微慢一点,这是一个实际的经验之谈,比如看到某样东西,你喜欢,你一般会尖叫,哇,我好喜欢啊,然后迫不及待的去拥抱。但是修心者,可以稍微慢点,让你的反应,慢半拍,这个喜欢不必去掉,只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它别这么汹涌。

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训练,也就是说,喜怒哀乐来的时候,你先把自己扯一扯,提点一下,别那么块的钻进去粘上去,烦恼来了,好烦啊,先停一停,烦什么?为何烦?烦了有何用?不如拿这个烦的时间,去实际解决问题。你这样一沉吟,一慢下来,你就慢慢地,开始观照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了。这不是控制,而是提点,记得每次自己的情绪和心念很汹涌的时候提点自己一下。

当这个提点越来越管用,你会体会到,一种理智的冷静、一种客观的抽身事外的自我感存在。

这时候,其实你的心已经开始上台做主人了。自然而然,你遇到一些事,第一反应不再那么尖锐不再那么情绪暴涨,你的烦恼会越来越短时间,你的喜怒哀乐都会越来越淡然平静,你受到的伤害,也会很快得到平息恢复。

你的那个客观理智的自我,由于出来次数多了,他越来越稳固,地位越来越高,蓦然回首,你发觉,它已经可以把你适时地,从冲动、迷恋痴迷、纠结纠缠中拉回理智清爽的这一面来。

这就是心的作用。

比如,我们的欲望升腾、想要这个想要那个的时候,你提点自己惯了,这个定力够深厚的话,那个欲望会顺其自然自生自灭,不会抓着你做他的奴隶。这个时候,它已经不叫欲望了,它只是纯粹的生命功能而已。

当你始终皈依在心的这一面,不动的这一面,你就会重新认识每一件事情,欲望、烦恼、梦想、情感、等等等等,以往你是带着是非好坏在看待它们,如今你归于不动之心,你才看地清,它们是很纯粹的生命功能而已。

曾经有位智者说,修行,就是要让心做主,别总是让脑子做主。这话很有意思。我们谈修心,好像无从下手,没有什么可以固定的技术性操作可言,有点云山雾罩,可是,正因为心的广度太大,才不适合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操作。

而这位智者所说的别让脑子做主人,让心做主人,恰恰就是一个很好的操作原则。

脑子做主人,就是世智聪辩的意思,社会经验、教育经验、头脑习惯,用这些来生活,看起来很不错,却其实离心太遥远。常常情绪的糟糕、价值观的紊乱、烦恼的侵袭,都因此发生,且无法解决。

唯有让心做主人,什么是让心做主人,不是说当傻瓜不想事了。而是不要过度和唯一依赖头脑意识和后天经验,而是始终保持那颗清静笃定的心。

这两者并无矛盾,当你的心做了主人,大脑意识也一样照常运作,只不过,它不再喧宾夺主带着你瞎跑瞎折腾而是为你全然服务了,而你始终在心体之上,如如不动,犹如在暗室之中点燃了一盏心灯,一切不再黯淡盲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方法,又叫做观照!

第四章:

问:唯心是论的修行方法是不是也算一种执着?

答:执着是什么意思,是意识在牵扯缠绕,如果意识没有牵扯和缠绕,形不成执着。其实,执着是相对于心的本体来说的。修心主旨就是要我们尽量处在心体上,而不是随便停驻在某个意识的节点上,因此,修心的主旨,其实就是去执着。

问:那到底什么是执着呢?心如何去执着呢?

答:一般我们常常讨论这个是执着,那个不是执着,常搞不懂哪个算执着,搞得人发昏。

实际上大可不必去研究这个去注重这个,有的修行人,很紧张,自己一执着,就很懊恼很懊悔,很自责,没有信心了。觉得修行人不应该有执着。

其实执着的发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你在不在觉照里,真在心的觉照里,那个即使是执着也算不得执着了,因为真正处在心的本体觉照中的时候,执着一般不会随便发生,发生了,是觉照力度不够。

但觉照只要在,执着很快就会消散,但是关键就在这里,我们一般不注意这一点,我们害怕本来会消失的执着,我们使劲要和它较劲,因此越在乎它,它越是干扰你。因此很多时候,修行者很轻易的就和觉照离开说了再见,一头钻进了意识心的混乱中,于是苦和烦恼随之而来。

假设我们知道,执着的本相,也和其他一切的什么烦恼啊、妄念啊、情绪啊、欲望啊蚂蚁老鼠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一样,都是无中生有,归于虚无,并无实际的本相,那你又怎么会去和执着过不去呢?

当你有这样的知见,执着早已不叫执着了。当你有这样的知见,烦恼也早已不叫烦恼了。

所以,执着不是硬生生去除掉,消灭掉,执着和烦恼是消灭不掉的。执着和烦恼就像是心体这个天空中漂浮的几朵云,它有时候因为太阳遮住颜色发乌,我们要消灭它,其实消灭不掉,等雨下完了风来了,它就自然没有了,我们科学的对待它,它就叫做乌云而已。可是我们如果因为它是乌黑带雨的,引发了情绪的崩溃抑郁,这就是跟着它跑,你就离不开这朵执着的乌云了。

反过来,执着和烦恼这几朵乌云,会不会影响天空的空?不会,会不会夺走天空的蓝?也不会,它们来自天空,也消失于天空,却不影响天空。这就是执着和心的关系。

懂了这个关系,我们就能真真正正地面对自己的执着和烦恼。知道用什么方法和心态去对待它们。

因此,我们才有机会——远离颠倒梦想。这一切,其实是源自我们对心的理解程度。也就是说:修心,一样重在知见。

问:那么,请问知见如何能正确?

答: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或者我们应该先问,知见如何才叫做正确?

我们不得不又说回到心,心这个体,我们越是皈依它,越是能具有它的空性智慧,换句话说,修行越是对路,越是具有空性智慧,知见自然也就越正确。

因为这个时候的知见,不是听来的也不是看来的也不是学习来的,而是自然流淌出来的,从本心流淌出来的。这个叫做心的本来智慧,有的人叫它无师智。

每一个人都有,不需要经过学习努力后天培训而获取,也就是老子说的绝圣弃智,你要抛开一切世智聪辩的桎梏,一直皈依于心,才有机会获得。

问:那么什么是空性智慧呢,

答:空性本来没有所谓智慧,因为要用,要到具体事情上作用,才叫做智慧。因此空性智慧,就是以符合空性的知见,应对发生的境界。不应境不成其为智慧。

比如: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都是成住坏空有生灭的,那我们尊重这个特点,就是有智慧,我们接受不了这个特点,人走了痛苦,丢钱了痛苦,穷了烦恼、病了烦恼,这都是不尊重这个自然的特点,就是缺乏智慧。

这样说起来,就明白了,你不执着于任何一个节点,你就是符合空性智慧,就连所谓的空性智慧也不执着不停驻,这就是无所住。

无所住之后,还要生其心,这是空性的妙用,要用起来,才更妙,才是智慧启用。不是要你不动躲起来。

不停驻,无所住,不是不生心,避开躲开,而是照常生心,生什么心,生“其”心,这个其字,有点类似佛经开头的尔时我闻的“尔”字,不固定的意思,

也就是随缘生心,但是绝对不停驻不执着在任何因缘的节点,这就能保持永远皈依在空性清静本心上,这就是所谓的修心的智慧啊。

第五章:

问:昨天你说,修出无师智,到底要怎么修,才会有无师智?无师智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

答:所谓无师智,就是非老师教授,非后天学习所得,自然流淌而出,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山和水,也不会去开路搭桥。

无师智,也可以称之为心智,我们常听人说要培养孩子的心智,说一个人心智成熟很重要,真正的心智,并非这个世俗所说的世智聪明,而是从内心流淌或者说是内心本来具有的本分特点,因为遇到事情,它的对待态度不一样,因此我们权且叫作智慧。

比如,有人被偷了五千块钱,一般人很舍不得,甚至痛哭流涕,几个月缓不过来。而无师智的人,丢钱的那一下,他就明白,这是因果所注定,已是过去式,本是梦幻之相不可执着,便不再叹息哀叹,放在心上折腾自己。很快就能过去。

这个丢失钱的事情,对于他,根本不影响他的安定心。所谓安定心,不是非要去哪里建筑一个安定,而是一切变化对它毫无影响不能撼动它而已。

这可以叫做无师智,但是邻居街坊听到了,也只能骂你蠢骂你没心没肺。修行人一般修到个差不多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秉性,对待世界上的事情已然和一般人截然不同,这个时候,世界的冷眼就来了,亲友的不理解也来了,自己的纠结矛盾烦恼也就来了。能不能用无师智来消解,就看你的定心稳固不稳固了。

无师智,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只能靠个人感悟修行而得,别人无法传授给你,不能像武侠小说里的师父,一伸手传给你几十年功力,这个人人都有,也只能靠自己修得。

而无师,其实也就是一切师,世界一切的事物,都是这个智慧的开启钥匙,因此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就是无师智,所谓无师智的人,看到任何人和事,都能感悟启发,或者,都能融合无二。

其实要修它出来,就是靠止啊、定啊、来带出来,用带出来也不准确,可以说,定力越深,智慧一定同等地出来。定而生慧,是很对的。修行久了,你自然会体会到那种人越来越通透,越来越自在的感觉。

那么,什么定,能生慧呢?无论什么定,都可以生慧,就好像你视野开阔了,在非洲大草原呆久了,你就能了解狮子的习性知道野马什么时候迁徙一样。小定能生小慧,大定能生大慧。当然,我们应该要有大智慧才好。

所以,我们非要追求的话,最好追求大定。

问:什么是大定呢?

答:大定就是,对境不乱,佛陀说的,心能转境,则同如来。大定的状态即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并非关起门打起坐来进入一个神秘的定境。这样的定,当然也是定,不过不能算是大定。有用,却不可执着为用。

问:那么,修心,其实就是要修出这个大定吗?

答:是的,古来注重心智者,如王阳明啊,搞心学,如佛门的一些注重修心的门派,都是这样,希望通过修心,成就这样的大定。因为只有这样的大定,能够很好的解决生命的终极问题。

换句话说,修心,实际上是很直接了当的修行方法,从心这个本体入手,所以它需要一些感悟的基础能力。

问:那,是要文化程度很高吗?

答:和文化关系不大,比如六祖,是个文盲,听经书而感悟入道,成道后也能口若莲花讲经说法。这就是无师智,很多大师都是这样,没有读过书或者读的很少,可是他们却能够靠修心,而生出无师智。

这也确切地证明了,修行不是靠学习的,不是靠你文化程度高就行。文化程度高有优势,因为理解力更好,但是缺点是,文化程度高的人,那套文化学习的思维模式,很难改变,因此反而成了文字障和知解徒。

因为他们不喜欢在平凡生活中感悟,而是习惯于在理论上做研究,认为自己理解了,就是了。可是,到了具体的事情上,无可奈何。

这其实也就不能叫做真正理解了,因此知行合一,说的就是要我们避免只在理论上研究,要践行。心,是要行的。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给他取名悟空,到了唐僧救出他来,又给他取了个名:行者。

空性智慧再高,也要九九八十一难,十万八千里折腾行去。修心,本来这两个字很好,可是为了要我们注重行持,古人用了修行这两个字,其实更好。

要修心,修出无师智,必须做一个踏踏实实、轻轻松松的行者。

问:那,修心是要修出平常心吗?

答:《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就是平常心,平常心,其实就是我刚才讲的大禅定,花开花落,胜败得失,你都能宠辱不惊,平等看待,这就是大定境。

云卷云舒,万事万物的去留生灭,你都不为此而意乱情迷,你这就是行菩提道。

 心,本来就是宠辱不惊的,本来就是去留无意的,只是我们意识自作多情,攀扯着这些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一番折腾。

假设我们意识不乱攀扯,总识得本心本来不乱,那到底是谁在乱呢?自然乱无可乱,没有乱的源头,没有乱的主体和客体,没有乱与所乱,攀扯和所攀扯,只剩下本来如此。这就是彻底的平常心。

所谓平常,是因为毫无特别需要刻意之处,就连世间诸多的无常,也是平常,那就真是彻底的平常了。

从心来看,本无比量,只有现量,平常心就是现量心,而不是比量心。比量心,就是那个在是非善恶高下好坏里颠簸的意识心,现量心,就是当下心,就是六祖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现量心,了了分明,也对境不乱,无善无恶,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平等平静,恒常如是,你要给它取名字,叫做平常心,还是很贴切的。

你若能以现量心活在世界上,你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你心里的世界,再无折腾。现量不是灭量,不是无量了,而是现量,即是一切如是,

什么是现量心,即是饥来吃饭困来眠。该干嘛干嘛,该是嘛是嘛,尊重自然,自然而然,没有纠结,不起攀扯,平常平凡、乐在其中,如是如是。

第六章:

问:我们谈了很多关于修心的事情,我想问,一个初步的修行者,能否从修心开始?还是说,他必须经过一番外围的折腾,最后才有资格去感悟那个心。

答:外围的所有折腾,也都是在修心。痴迷跑寺庙、痴迷住山、痴迷念经、痴迷放生、痴迷打坐、是不是也是因为心意识在那里攀援,虽然攀的是修行的缘是佛法的缘是宗教的缘其他的缘,可是,这些也都和心有关。

修行人最喜欢说的就是,夙世有佛缘,这辈子才会接触到,所以一头扎进去。这个宿世因缘,也是心的作用。因此修心,有时看起来,也是在修缘,因此佛门里说要福慧双修,福慧双修,其实就是说要修良性的缘。

譬如有人修布施,即是在修舍得放下的慧心,也是在修增上福的因缘,同时,还是在修随顺过去的业缘,福慧本来就是一体的,不存在分开修。一旦分开就不存在什么慧了,因为真正的慧就是不分开,一如就是慧,分开了,连真正的福也没了。

从这个道理心也是一样,修心和修行修各种都不能分开,也都不存在分开。离开心,什么都没有意义,更别提心外求法,心外求法,严格来说也是心内求法。因为从心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心外心内 ,也就不存在真正的心外求法。一切只不过是因缘过程的影在显现而已。什么是修因缘呢?也就是认知这个因缘的本质,并自在随顺它,就是修因缘。

我们怎么来看这些事情,每一个人,不可能一开始进入修行,就获得最好的最正的方法或者知见,或者他们接触的是最好的方法和知见,可是因为人一开始修行,悟性也不会很好,体会也不深,自然也不懂得这些东西的真正好处。

一开始,往往都是带着一种极致的痴迷、渴望、坚定的信仰,进入修行,这时,他们不知道要修心,也不知道心很重要,只知道要一个结果,找一个依托,或者抓住某个方法技术,就这么使劲弄下去。

需要经过很多的波折、经过漫长的迷雾穿行,也许有个机缘巧合,他们可能遇到一些特殊的缘,触动他们感悟心的重要,从而转化自己,进入修心的模式。

当一个人幸运地穿过了修行的迷雾,也就是你说的外围,所谓外围,也就是心外求法的范畴,进入重视自心的修行,那,这个人才真正的可以体会心的模式转换,会带给自己真正的变化。

这个时候啊,他回头一看多年前的痴痴傻傻的自己,却忽然会觉得,啊,那个我,虽然执着,却也挺不错啊,他不再随便否定自己的过去了,他知道这也是心在指引自己走到这里。他明白了什么叫注定,什么叫因缘,是什么让自己一路这样走来,仿佛从小时候开始,每一件事都注定把自己带向修心的大海边。

然后,有一艘大航船,已经开始启航,是时候登上这艘航船,开始遨游大海了。这艘船上的人要你出示船票,你拿出那张船票,发现,这就是最开始你发心要修行的那一刻的那一刻的心,那个赤诚纯粹不假思索不考虑后果的那个心念,我就是要,我下定决心,我想、我发誓,就是那一刻的你,就已经注定要上这艘大海船了。

可是,为什么中间又兜兜转转走了这么久呢?因为我们的意识在不断跳跃不断攀援不断疑惑不断奢望不断折腾,所以我们兜弯路,有的人幸运,这辈子兜啊兜啊总算兜出来了。有的人却不怎么幸运,直到生命离去,还在迷雾里没有出来。

无论如何,这些过程,也都离不开心的范畴。所以也都可以叫做修心啊。

问:你的意思是,初修其实也是在心的范畴?

答:是的,往往初修的那一开始,是最纯粹的心性状态,因此很多人最初修行的时候,很多很好的殊胜的感应。他们看到殿前的菩萨像会眼泪奔涌,一打起坐来,很多感应,有的修行人一辈子可能还达不到他们那时候的水平。

可是,好景不长,不能坚持良久,走入实际生活里,他们慢慢把那颗初修的纯粹赤子之心,混在攀援执着分别意识和念头滚滚里厮混,又混暗了灵光,混模糊了心光。

因此,很多人修了很多年,一开始感觉还可以,有信心,结果随着时间下来,毫无光景、毫无变化、了了无期、似乎看不到方向了。

因为,他们习惯于付出就必须有相等的回报和反应,一旦没有了动静,就觉得,修行卡壳了,瓶颈了。假设,他们懂得,随时随地随事随人都可以修行,都是在修心,一切都是,没有什么不是,根本无需分别,那就会豁然冲出停顿不前的地步,忽然焕然一新。

因此,知见豁然,整个修行的层次就提高了,并非进入了某个什么神秘境界才是提高。

所谓的知见豁然,并非听到某个道理觉得很认同就算了,而是身心深处,深深认同和感悟到,啊,啊,啊,真的,原来是这样,然后从此之后愿意去实际践行这个知见。

可是这之前的迷雾,怎么都出不来,天天看大师们的开示也没有办法出来。这是自心还没有打开的缘故。

问:如果说一个人能时刻保持自己初修的心,是不是就成了?

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初心不改,初心不改万里无一可以做得到。太难了。恒常的保持那一份初心,不被时间迁移影响,这是修行悟性天才才能由始至终一直做到。不过,我们假若某个时候能忽然做到一点点,也很不错了。

你看生活中有一种人,他并不修行,遇到任何事,好事坏事,他都笑嘻嘻的,保持自己内心的真善,这种人也叫做初心不改,也难得。

还有一种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和责任,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遇到什么打击遇到风雨,他一直不改那份初衷,这个也难得。

但是在修行人里,不改初心其实就是一心不乱。修心修到了一心不乱,可以说,很有成就了。

一心不乱,不是说只有一份意识遇到任何情况都不动,那就会变成个木头铁石,不乱的是什么心呢?不乱的,是那个本心,灵源本心怎么都不乱、本来就不乱,

在这个前提下,一心不乱才成立,这个本心是本来不乱的,你乱是因为你的意识在乱,假设你认识到了本心绝对是无可乱的,并且本心所现的意识心也本来无乱可乱,那就悟到了一心不乱,有位大师曾说:真正的一心不乱,是无心可乱。

不是故意去训练一个一心不乱,而是自然领悟到了,无心可乱,所以才一心不乱。

因此,修心鉴,用什么鉴照?自然二字,可以也。

第七章因之前设置了付费阅读,无法再次发送,链接于此:

修心鉴第七章

第八章:

问:初初观心,总感觉,要提起一个自我意识来观照,有点怪,有点不适应,总感觉,自己的生活多了一个程序。

答:那是因为久未活在觉照中的缘故。好像一个人在沼泽里呆久了,忽然到了岸上,反而有点不适应了。其实这个提起的观照心,本来就是你的宝贝,可以说是看家宝贝,你一向冷落她把她打入了冷宫、如今忽然提起,当然不适,而且初初提起,她既不能给你带来恣意的快乐,也不能让你发财成名,好像一个无用的东西一样。

你会问,这有什么用?观心观照,也算得上是修行吗?

其实,我们翻开《心经》,第一句说:观自在菩萨,这几个字,已经把修行说的差不多了。以观而得自在,以观照而自在,以观照而行深波罗蜜多,而才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一切,都绕不开观照。因此我们无需怀疑观照这个方法。它可以说,是诸多大成就者成功的必经之路。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的意识奴役着我们,肆意地散乱攀援而活着,我们看似活得活色生香五花八门,实际上那是一种颠倒梦想的活法。

所以观照,就好像一个透析镜,通过这面透析镜,我们得以跳出这个活着的颠倒梦想,来透析我们的梦。换句话说,观照,其实就是趋向醒着。

现在你明白了吗?为何要观照,因为我们没有醒,因此先用这个本来醒着的我,来观照这个暂时还未醒的我。

而观照的功夫日深,你就自然活在了醒着的里面,看清那个不醒的本相到底是个啥。

可以说,观照就像是一杯泥沙水,放置很久,澄清下来,泥沙下沉,清水澄清。这个过程,也可以勉强叫做生命澄清。

可是,我们大多误会了这个澄清,这个比喻,是用泥沙来比喻不好的不醒的浑浊。其实,我们要知道,泥沙也不可以去定义。

也就是说,真正的心的澄清,就是不执着分别泥沙清水,没有醒来睡去的区别。可是,我们要达到这个澄清,却又不得不做出对泥沙的澄净过程。

问:那么,观照,除了昨天第七章说的那三个要点,还有什么其他要注意的吗?

答:还有一些,可以说是前人的经验。

第一,是观照的时候,如何接纳自己的一切。

我们观照的过程,一定会遇到自己的各种事情,比如情绪的产生,烦恼的产生,人生遇到的麻烦灾难,自己犯的错,说错了话,努力没有效果等等等等。

那么,这些都在观照里,难道都不去管吗?比如脑子里邪念冒出来了,管还是不管?

其实,答案就是,观照恰好就是来知道这一切的,知道了这一切,然后呢,接纳这一切。这一点极其难以明白,很多人,尤其是道德高尚、对个人修为很注重在意的朋友,恐怕都接受不了,比如脑子里出来邪念,怎么可以呢?怎么能放任不管呢?

从个人修为道德来说,可以管,有邪念了,当然管束一下,压住,克制它。可是,观照的宗旨,恰恰与之相反,观照就是要你勘破邪念这个定义的虚幻,它的虚幻包括它产生的虚幻,和它影响力控制力的虚幻,一个如梦幻泡影般的所谓邪念,能奈你何?你又能把它怎么样?你们两者互相根本对付不了。你压制念头、控制自我意识,到头来,只会有无穷无尽的各式各样的念头来侵扰你。

假设你观照它,始终保持不跟随它去定义,不因为它产生烦恼,产生动作,要和它对决要对付他,直到勘破它的虚幻,勘破它的来龙去脉,直到你明白,它根本和你无关,无需搭理,它会自生自灭。那一刻,才是你真正自在的时刻。

否则,你将会一直沉沦在和念头做斗争的漩涡里。要知道,和念头做斗争,就是和情绪过不去,就是和烦恼过不去,等于说,你被牢牢地捆绑了,不得解脱。

观照,就是要我们有一天,明白,接纳自己的一切,并非放任自己不管,而是真正意义上认知自己的这一套体系模式如何运作,然后悄悄撤离那个纠缠模式,转而进入互不干扰的清净模式。

比如有人陷入一段感情纠结,她喜欢上一个人,于是问老师:如何破情执?老师答:不看作情执就是最好的破情执。她说,自己总是动心,还揣摩对方的心思,这些让自己觉得很不好。

老师答她:去观照自己的情感,把纠结烦恼放下,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也不去揣摩他的心思,那说明你不正常,这正是一种喜欢人的正常表现。什么是自然,所有发生的就是自然。接纳自己所有的发生,你才会真正趋向理智和安宁。

安宁不是你变成了可以控制自己的那个人,那个人也许不是你自己,安宁是你接受自己的一切。你对自己有很多评判,不允许自己动心,这是不正常的。放过自己吧,去享受自己生命情感的变化带来的喜悦、动心等等,没有什么不好的,难道憋屈起来自己压抑,就是很好的吗?观照自己,尽量不定义自己。不要在意这些,人过于在意自己的状态,就会深陷其中,放开去活,活出生命的本来美好。

这位老师说的,恰恰就是我刚才说的观照而接纳自己的每一个当下。放开去活着,观照之,去活出生命的本来美好,不要随便胡乱去定义自己的一切,尽量别去和自己的念头情绪欲望烦恼展开对抗和斗争,要感悟它们的本质才行,观心日久自然澄净,无论什么念,都不会干扰你,这就是定力!

这是观心过程中,最容易干扰或者影响进程的一件事,现在说出来,给大家参考!

第九章:

问:之前讲过心的范畴是一切,而我们却在分别执着中,那分别执着,是不是也是这一切之中?

答:是的,也是,分别执着,也是我们人的一种能力,我们因为懂得分别,才能看懂红绿灯不至于被撞,才能分清爸爸妈妈好人坏人,因此分别并非不好,分别本是正常之能。在分别上执着,也属于这个心的功能,或者说,这也是我们生命的能力。

只不过,执着,会让我们永远漂浮在表象这一层,随着幻象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虽是人的功能,但却实实在在阻碍着我们回归心的本质。

如一人迷恋湖面的波纹,使劲追逐想要留住,可惜徒劳,他不知波纹也是湖,假若懂得,并不影响他欣赏喜欢波纹在夕阳下的美色涟漪,但他不会为之所动,不为波纹涟漪的消失变形而烦恼。

分别执着也是如此,假设你只正常分别,而不执着,这便是修心之佳。而最要紧的,是悟到最后,能和所的虚幻,也就是说,这个我能,我能分别执着的能,和分别执着的对象,均不可得。连这个我能分别执着,也不执着了,

假设你立于心体,自然不随波纹涟漪漂浮动荡,那波纹涟漪你也不会去刻意定义它,这个道理便是如此啊,这才是正途啊。

问:没有明白?

答:也就是说,我们一开始认为波纹涟漪是真实不虚,因此随之奔逐迷恋,等到悟到它其实虚幻不实,便定义它为虚幻,这是为了离开对它的执着。而假设你本来不执着,此心不动,你还用得着去定义它的真假实幻吗?你只不过平常淡然欣赏它,看它随着风消失而已。仅此而已。

问:那修心者,无需刻意改变自己对吗?

答:改变是自然的,一个人修心,自然会有变化,无需刻意去改变扭转什么,修心和修其他的不太一样的地方就在,它是要你一下洞明,无可改变无可得到没有什么好扭转好塑造,这一下把你的目标和企图给抹掉,你还能活吗?

刚才说到,我要怎么样,这个也是不实的,既然这个我能和我要,都不可得,那么,目标的意义在哪里?你能找到吗?

你能找到的,能树立的目标,统统都是有生和灭的暂时幻象啊。因此,执着在目标中的修心者,纵万千劫不达彼岸。因目标无非是意识所造,在心体内,可有可无、似有似无,均不可得也。

问:那么,照此说来,之前你说要自然观照生活,也就是说,要在生活中,忽视丢弃目标吗?

答:观照生活,不是忽视和丢弃目标,目标是辅助工具,拿来一用即可,不必执着紧抓着不放。譬如经咒念诵、打坐经行、各类方法,也都如此,拿来一用即可,用完即丢,毫不挂碍。你可以用并且要好好用,比如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比如矫正自己。

若你死死认为,必须用这个工具,甚至拿着工具和手段死活不放手,那你自然被这些所累。

而自然地观照,便是心的观照,心是自然的。从心出发,一切都应自然。所以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后归于自然这个最终极的属性。也可以说是标准。

问:这个自然,怎么理解?

答:道家的这个自然,就是佛家的平凡,道家说的清静心,也就是佛家说的平常心。这些名相,也都是为了教育我们来安立。其实真正的自然,就是连自然也不必,连平常、平凡、清静,也都无可立。因说平常、就有不平常在,说清静,就有不清静在。

所以自然,即是尊重接纳一切的那个状态。因为一切本来如此运作和呈现。

问:那,自然的观照和生活,其实就是修心对吗?

答:如果你能把修字也化掉,那就只有心了,有一天,连心都不要了。你要问还剩下什么?还需要剩下什么呢?

剩下的,就是纯粹的生活和活着,等于说,你脑子不再胡思乱想了。你的意识不再自己编剧本了,你不再迷惑在任何相和理之间了。所见所闻,便是所见所闻本身,一切所见所闻,不会启动第二机制、去牵扯你的思维意识情绪乱走了。

修心,就是为了不修心,修道,就是为了不修道,修佛,就是为了不修佛。

问:这样的无为的思想主张,放在生活里,会不会格格不入?引发更多的烦恼和痛苦,比如身边的人不接受你。

答:修心者一生的感受和行持,自然是与众不同的,自己选择了,就要有所准备。你绝对是不可能让人家都接受理解你的,可是你要自问,为何我需要人来理解我了解我认同我,我要这些来干嘛?来赚钱吗?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缺失吗?

人家来诟病你指责你,或者你身边的环境不容纳你,这是什么原因,无非还是你感受到了这些冲击带来的损害,才会如此,假若你如如不动对待一切呢?那,你的心的境界,就冷暖自知笑看风云了。

冷暖自知,是一个享受,人不为舆论不为环境活着,彻底为自己活着,就是冷暖自知。轻易不会妥协。但是这个不妥协,是指内心的不动之体永远不动,而不是说抵抗外界。

说到底,你要坚信心的力量。

问:那么,修心需要打坐入定吗?

答:没有一定的答案,刚才说的,工具各有用处,有的人适合打坐有的人也不一定适合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打坐,请问,一个双腿截肢的人要修行,无法打坐,怎么办?

打坐是很好的很普及的修行方法,可是,不是绝对必要的方法,如果你能有条件有时间打坐,自然很好,假如你没有条件和时间,那你要把这个坐,打开它。

问:怎么打开它?

答:就是延展开,一天到晚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干任何事的时候,全部都在打坐。这就是打开了这个坐,并非两腿一盘坐下去才算,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坐里,其实就是都在觉照里。

《达摩悟性论》说: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

真正的禅定,就是不住在任何事物上,也就是不忆一切法,无挂碍,所以行住坐卧任何形式都在心的恒定当中。

维摩诘有个典故,舍利弗在那打坐,维摩诘经过看到问:你在干什么?舍利弗回答:我正在坐禅。维摩诘说:虽然你坐在这里,你并不是真正在坐禅,真正的坐禅没有坐相,不生禅想。真正的坐禅没有任何形式,没有任何目的,真正的坐禅是于三界不现身心意识。真正的坐禅无人能坐。

维摩诘说的身心意识不现于三界,就是达摩祖师说的不忆一切法,当然也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对境不乱,不思善不思恶的正与么时,佛陀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其实便是最透彻的心法,也是修心的终极之要,实在而简单明了。不过我们常常不注意也很难全面注意到这件事。

如此,还何必非要执着打坐呢?但是,你轻视打坐,又错了。只是要你不执着在打坐,并非要你轻视打坐,要你不执着方法手段,并非要你轻视方法手段。过于倚重是一种执着,无端轻视也是执着。

因此善于修心者,能利用一切善巧方便的方法,去修心悟心。修心,其实也就是修行,心要在行处修,行处就是心处,每一个行处,都是心处。可是我们又不能执着于某一个行处!

问:修心如此玄妙,你为何还说是简单明了?

答:哪里有什么玄妙之处?玄在哪里妙在哪里?只不过平平常常而已。我们的习性,是不相信珍贵的殊胜的东西可以随便简单得到。这个习性里,处处都不符合修心的原则。比如珍贵和殊胜,这就是作圣解,做定义。得到,也是有所得的心态。

因此很多善知识把修心的过程比喻为一句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是如此简单,修心悟心,犹如寻他千百度,其实放下这个寻觅,不经意间蓦然回首,你要找的人,从未曾走远,一直就在那里。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从那个急匆匆的寻觅中戛然而止豁然放下?

因此,以有为心修无为心,难上加难,以无为心契无为心,一拍即合。

第十章:

问:修心,是不是不必再搞任何非心的操作?

答:之前说过,一切皆心,哪有非心之事?

问:那不是有心外求法之说吗?何为心外求法?

答:心外求法恰恰是误以为心有内外、外而有法可求,和万法唯心背道而驰。心外求法,本就是个大误会。好像我们平日观心,假若以为心有内外,便入误区,以为自我思想便是内心,外面世界是心外。这样误会下去,天荒地老也未明白。

心无内外,亦无过去未来、也无上下十方,更无巨细大小等等分别。它遍布一切,又于一切收摄所有。

因此说:觅心了不可得。

我们观心,不必寻求钻研,它到底是个什么、在哪里,这都是徒费精神。

问:既然觅心了不可得,那我们观心,不是在寻它吗?或者在盯着他吗?

答:观心有三个层面,一是观心念。

观心的念头、情绪、思绪等等,这是自心意识的层面,我们观到这一层面,便可知道这一层面的虚幻,而不随之奔逐,不被其影响。

二是观心性。

观照时间久时,逐渐对自我的心性,有一个基本全面的了解,修行纯熟之人,个人心性逐渐消退,自心圆满逐渐呈现。因此道气越来越足。这便是心性的嬗变。此变以观心而致。

我们看一些人修行,从情不自禁的个性里,转变而成沉稳平静内敛理智之人,这便是观心的原因。

三是观心用。

观心,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它是静的,好像安安静静地,找个地方躲起来,绿树青山、或小屋独处,才是观心好地方,其实,不只是如此,观心,重要的是,要观此心之用。勉强我们把心的用当做动的一面吧。

我们的生命存在模式,是心的用。因此我们说,做事要用心啊,心是可以用的。观心的用,其实就是观照生命的行为。

这种行为,巨细无遗,都在观照之中,世间久了,更加敏锐,如一个修行日久的人,自己坐在那脚一抖,立刻能觉察到,且自然能不抖。这个脚的抖,其实也是心的用。

比如我们能听闻声音的闻性,就是心的用。我们听到声音,并不执着攀附,知道是什么,但是一下过耳不再攀附,这就是心的妙用。

假设我们听到声音,以下攀附,然后分别执着,产生过度的喜好厌恶等等,这就是心的妄用。

又比如我们用心和别人打交道,到底怎么才是一边打交道一边观照呢?因打交道也是心的用。或者说动用。和人说话,打交道,也要清清楚楚,明白自己语言交流的一切发生即可。用心打交道,就是真诚纯粹做你自己,而你自己还知道自己这个真诚纯粹,就是用心对了。

观照,需逐渐清楚自己这些情况。但是,又不需要盯着刻意分别,而是一发生,便知道。

比如自己在打妄想胡思乱想,一开始修行观照的人,一定不能及时观照到,因此随着胡思乱想一大轮,忽然一念觉察,哎呀,惨,我又跑丢了。这一念觉察就是拉回来了。拉回来不必再思维,继续那个觉知不要再随思绪动就好。

观照心的用,便对自心的真妄,一清二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在觉照里,什么时候是跑掉的。很清楚。这种清楚一旦绵绵密密,恭喜你,你有功夫成片的迹象了。

观心的用,实际上,是很具体的修行方法或者说理论指导。观心的用,其实就是要告诉你如何用心。

凡圣的区别,就在用心的不同。

凡人(暂比喻普通人)用心,用的是攀附外境的妄心,心意识随波逐流,无有定时,意识与心体无法契合,因此,沉沦颠倒梦想之苦海。

圣人(暂比喻修行圆熟之人)用心,用的是妙心,妙在哪里,不是妙在心念死而不动,而是妙在心随缘而动,却不攀附执着,随用随放,无所住而生其心。因此一切捆缚他不得,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故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恰恰用心,就是随缘用心,不是刻意用心,随缘去用心就叫恰恰用心,这时候,要悟到其实根本无心可用,假若我们随缘用心时认为有个心在用,这是执着。

所以要在随缘用心之时,心里无心,不要存一个我在用心的概念。

无心之时,也就是这个用心的概念消融之时,恰恰是最好的妙用。所以我们古人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世上最妙的事情。

增广贤文说:“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这句话写的实在是绝了。
你看我们世界上的人做什么事情常常都是有目的的,非要刻意的去做,比如要发财就要去怎么创造条件,认识这个人是为了获取他的资源。和某某吃了一顿饭,是为了和他套个近乎,求他办事。

以前的年代,朋友之间互相串门,毫无任何目的。有时候凑在一起说说闲话已经很满足了,那种非有意的感觉,现在已经越来越少。

流水下滩,虽然并不是有意的,可是这种自然却带着很大的动能势能。也饱含真情实感。我们看那个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很是恢宏,那个力量非常大,如果一个人懂得这样的力量来自于自然的安排,并非自己刻意。于修心上就能有所感悟。


其实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这个自然的力量。

白云出岫本无心。白云出岫就是几朵飘渺白云从那个山的中间往外飘出来了。这就是无心之妙。

你如果在爬山或者旅游的时候见过,就知道这种景色非常巧妙,非常的美,有一种偶然的美感,这种灵巧的,偶然的美感,这种出其不意的收获,才是最美的。

从修心的角度讲,这两句话简直可以拿来作为蓝本指导。因为一切的所谓修行的成就或者说收获,几乎都是在无心无意之间回归了,契入了自然的力量才能发生。

常用恰恰无,就是尽管用、任意用,却了无痕迹,绝不住着执着。因此并非不动念,而是动念不住,就是妙心。

这就是观心的用。

问:请问,我们其实说的是观心,而为何又要说修心呢?心本来圆满,修什么呢?


答:修的不是那个圆满的心,是那个不识得圆满心的意识心。是我们这个不明白的妄心。所以用个修字,来促使我们明白真心。只有明白了,才知道真心妄心,本是一心。

不修妄心,难知真心,所以借妄修真而已。我们的所谓妄心,到底又是什么心呢?真的是妄心吗?其实也不是,妄,是我们给它安的名头。因为它不算明白,糊涂的很,执着的很。

因此给它定义为妄心,假若抽掉这个定义,它是个啥?如水与波,妄心是波,真心是水,何有分别?到此一步,才有方便智慧,也才可以做到: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问:其实,说了这许多,我也有点糊涂了,觉得很复杂,我们修心难道要把这些都要搞懂吗?

答:实际上,这些可以算是理论、知见、明白更好,你不明白不要紧,实际观照日久,智慧随现,自然也会逐一明白。

因此修行方法千万,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聪明有限,可是诚心真挚肯坚持,都是从不明白甚至啥都不明白,务实修去,直到心开豁然,一下子都明白了。这就是心的神奇。心蕴含的力量极大,智慧蕴藏其中。非后天学习所致,它能让一个人超越后天不足,达到圆满。

因真正的圆满,是心的安宁静谧和自然,并非堆积学问知识见解。因此,我们回到实际上来,千说万说,都要实际修去,一步一步,日臻圆熟。古人云:功到自然成,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都是自然之道。

中国人修心,有阻碍,阻碍在文字信息太多太繁复,一般很难看懂,但也有很大优势,比如我们有道家文化。道家的无为,结合到佛家的修心里来,如虎添翼,相得益彰,契合无缝。

无为和自然,是修心的要旨,也是修心的鉴照。一切修心之事,符合无为自然,即是真修心。切忌刻意用力,用力即差。一旦走偏,心魔便起。

此修心鉴十章,为有缘人浅谈修心之事,絮叨许多,散漫不成系统、也无科学根据,明者自明,仅供参考。亦不可抓为把柄以为标准!

(本文为故事,古书之事请勿当真,内容仅供参考)

心灯如是
.每天分享可让内心宁静的故事。 .分享国学文化和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 .本账号文章均以故事体裁撰写、请勿当真! .观点仅为文化探讨,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