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最近网上买保险,结果一不小心被套路了,分享给大家,谨防上当。
结果事后一时好奇查了自已的信用卡帐单,发现每个月都划扣了135元的保险费,再仔细一看,那个1.6元的众安百万医疗险后面附了个括号(惠民版)。
然后从第二个月开始,每个月都是自动扣费135元,付费项目变成了众安百万医疗无忧版,还是月交。
在网上消费的时候,尤其是各种保险、通讯套餐、APP充值这类的,一定仔细检查有没有在不起眼的地方弄个附加的条件并加了个默认的勾。
2、机构观点:
【方正策略】鲍威尔的潜台词:滞胀
本周美联储鹰派降息,不必惊慌——①FOMC会议对未来利率决议的指引意义有限;②在美股上涨后表态偏鹰是美联储一贯的预期管理措施。
不用担心长时间暂停降息:美国经济韧性不够——历史经验显示,暂停降息的前提是经济保持韧性,一旦经济衰退,美联储就会重启降息,刺激经济复苏。
读懂鲍威尔的潜台词:滞胀——美国通胀粘性更多来自公务员系统工资,货币政策对工资通胀控制失灵,滞胀渐行渐近,在“滞”与“胀”中可能更多侧重解决“滞”
天风证券宋雪涛:A股已经反转
近日,天风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在对话中表示, A股已经反转了,但上涨绝不是稳定地朝着东北方向一路往上走的,是走三步退两步的曲折前进。
笼罩在A股头上的所谓“日本化”这朵乌云已被吹散。“这个叙事变了,不再拿日本的经历往中国的身上套了,而愿意相信新的叙事,或者哪怕没有叙事也可以”。
那些长期被杀估值的、但其实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要给它们一个公允的估值。(华尔街见闻)
国君策略方奕总25年策略:明年大机会一定围绕大科技
1、未来的最大增量资金变化就是存款利率的快速下滑和国债无风险收益下滑,导致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对于底层资产配置变化,尤其是存款利率下跌到1,长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
2、现在的市场你可以想象成两个人,一个是极度乐观的人,一个是极度悲观的人,这两波人一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同时股票信息的传播发生了很大改变,信息变得更加平权,未来可能仍然很难跟以前一样是机构定价主导为主。
3、25年红利和成长都会有机会,两波价值取向不同的人不同思维模式导致的。
4、最后明年大机会一定还是围绕大科技。
大摩邢自强:特朗普2.0远远小于1.0
这一轮特朗普2.0版本的关税,对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和产业链的影响都会远远小于2018~2019年的第一轮关税。
因为在过去六年多的时间,中国企业实现了两点:一个是多元化,另一个是升级。
6年前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是比较高的,美国市场当时占到中国总出口的20%。今天中国对美国的直接依赖程度下降了,美国只占中国出口量的14%左右。
升级体现在中国出口的12个主要门类里,苹果产业链只是其中一项,现在有更多更大的门类,比如说汽车产业链、高精尖的资本品、工业机器人、锂电池、新三样等等。
国内结构性的机会仍然层出不穷。例如,新质生产力在中国扎根落地,我们发现了三个趋势: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绿色能源转型。
在未来5~8年,有高达800万个人形机器人的潜在需求,4000亿美元左右的市场,这也会为中国的企业继续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华福电子大科技陈海进】苹果入局AI智能眼镜,持续推荐关注AI+AR眼镜产业链标的
AI智能眼镜销量爆发引大厂入局:苹果正在开发一款类似Rayban Meta的智能眼镜。
Rayban Meta是增加了摄像头并接入大模型的AI语音眼镜(尚无显示单元)。据The Verge报道,Rayban Meta产品截至2024年5月将出货超100万台。
看好AI智能眼镜发展将按照“AI语音眼镜→AI智能眼镜(增加摄像头)→AI+AR眼镜”的路径逐步迭代。
随着显示模组逐步成熟,AI+AR眼镜较普通AI眼镜将增加升维的多模态信息输出,进一步打开效率类应用场景,向消费级放量。
📍推荐关注相关产业链标的:
➡️【组装】:歌尔股份、亿道信息、天键股份、佳禾智能
➡️【阵列光波导】:水晶光电(持股Lumus、光驰)、比依股份(投资并与理湃光晶形成战略锚定)、紫建电子(参投理湃光晶)、视源股份(参投理湃光晶)、数字政通(参投灵犀微光)
➡️【衍射光波导】:舜宇光学科技(参股鲲游、成立合资子公司)、歌尔股份(收购驭光、具备量产能力)蓝特光学(玻璃晶圆加工)、苏大维格(纳米压印+干涉曝光机)
➡️【Micro-LED】:北大青鸟环宇(参投JBD)
➡️【LCOS】:韦尔股份
➡️【光机】:歌尔股份、舜宇光学科技、福光股份
申万宏源一周回顾:春季行情只是有机会的震荡市
一、春季A股面临的宏观环境:政策早发力、持续发力,重视预期管理。国内政策表述难再超预期,但政策落地和执行也不会低于预期。
春季是缺乏决定性的数据验证的窗口,25年2季度才是政策效果关键验证期。
中美对弈“起手式”仍不排除先谈判的可能,海外影响显现尚需时日。春季仍是没有明显下行风险的窗口,仍可以积极作为做反弹,做结构。
春季A股面临的宏观环境可能仍有利,来自宏观层面的下行风险有限: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完成政策布局,基于政策表述的乐观预期高点出现。
25年1季度国内政策表述难再超预期,但政策早发力、持续发力是方向。同时,管理层可能继续重视预期管理。
2. 春季的数据验证通常不具备决定性。后续基本面的关键是,经济内生的回落压力和政策执行效果的相对力量,25年2季度才是关键验证期。
3. 短期中美摩擦快速趋于剧烈的担忧缓和。中期海外担忧犹在,但影响显现尚需时日,25年1季度可能还是相对温和的窗口。
所以,春季仍是没有明显下行风险的窗口,市场按照自身规律运行,至少可以在内生调整后积极做结构。
25年内有A股盈利能力向上拐点的可见度并不高。政策拐点,风险偏好改善的行情和基本面驱动的行情很难无缝衔接,25年中牛市预期发酵可能中断。短期,各类资金的行为割裂,单一结构对市场的带动作用正在下降。
三、短期结构:险资再配置 + 低利率被当成投资逻辑,叠加央企市值管理,高股息有脉冲式机会。
高股息搭台,主题活跃唱戏,最终主题弹性更高,继续关注AI应用和消费主题。中期,25上半年小盘成长风格占优,下半年核心资产回归。
风险提示:以上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据此投资盈亏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观点仅供参考!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