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学术
2025-01-24 08:47
天津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周期性暴发或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同时儿童流感的感染率是成人的
1.5
~
3.0
倍,也是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
[1-3]
。流感病毒感染后常以发热、咳嗽、咽痛、肌肉痛为主要症状,并发症主要是病毒性肺炎和继发细菌感染,部分重症患儿可形成塑型性支气管炎,导致肺部分或全部通气功能障碍出现急性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
[4]
。流感患儿早期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在轻症阶段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辨证为热毒袭肺证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5]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临床广泛用于流感、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小儿肺系疾病,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
[6-9]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价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小儿流感(热毒袭肺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作为本研究组长单位,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沈阳市儿童医院共
8
家医院共同合作完成,于
2023
年
9
月—
2024
年
5
月招募患者。本研究通过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
2022127FS
(
KT
)
-098-02
。本研究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为
ChiCTR2300076111
。
1.1.1
诊断标准
(
1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2020
年版)》
[1]
制定:①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
7 d
内在无有效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疑似或确诊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或属于流感样病例聚集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②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
39
~
40
℃,常有咽喉痛、干咳;③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④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
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依据《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
[10]
热毒袭肺证制定。①主症:高热,咳喘,痰黏、痰黄、咯痰不爽;②次症:口渴喜饮,咽痛,面赤唇红、汗出热不解;③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或指纹紫滞。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流感诊断标准者;②符合中医辨证为热毒袭肺证者;③年龄
1
~
14
岁;④病程≤
72 h
;⑤同意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配合用药并接受评估;⑥征得受试儿童或者法定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①近
1
周内使用过可能会影响试验疗效评价的药物;②全身使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③有肝病史者;④已经发现下呼吸道出现感染体征者;⑤有严重的肺外其他系统疾病;⑥明确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药物或其制剂成分过敏,或过敏体质者;⑦近
1
个季度内参加过临床试验者;⑧研究者认为不应纳入的儿童。
1.1.4
终止标准
①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过敏反应、并发症或其他影响试验观察的病证研究者判断应停止试验者;②试验过程中病情加重的病例;③受试者依从性差(药物服用率未达到
80%
),或自动中途换药者;④因各种原因不能坚持治疗而中止试验者;⑤无论何种原因,患者不愿意或不可能继续进行临床试验,向主管医生提出退出试验要求而中止试验者;⑥受试者虽未明确提出退出试验,但不再接受用药及检测而失访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设计
本研究试验设计为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应用
RStudio
软件,以
8
个多中心作为分层因素,按
1
∶
1
的比例随机分组。以顺序编号,采用不透明、密闭的信封分配。对统计分析人员设盲。
1.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儿口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每袋装
4 g
,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33152
,生产批号
230901
),
1
~≤
3
岁,
4 g/
次,每日
3
次;>
3
~≤
7
岁,
4 g/
次,
每日
4
次;>
7
~≤
14
岁,
8 g/
次,每日
3
次。对照组患儿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每袋
15 mg
,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0763
,生产批号
6002308057
)。体质量<
15 kg
,每次
30 mg
;
15 kg
≤体质量≤
23 kg
,每次
45 mg
;
23 kg
<体质量≤
40 kg
,每次
60 mg
;体质量>
40 kg
,每次
75 mg
;每日
2
次。两组疗程均为
5 d
。
合并用药规定:治疗过程中研究者可根据受试者实际临床表现予对症处理。(
1
)发热:体温高于
38.5
℃,口服退热药(布洛芬类、对乙酰氨基酚类)。(
2
)合并细菌感染:血象符合细菌感染指征,静滴头孢类抗生素。试验过程中不得合并应用其他中成药、糖皮质激素、
β
受体激动剂等影响试验评价的药物,不得使用推拿、针刺、拔罐、敷贴等外治疗法,如有使用,即视为自动退出本试验,但仍可继续观察并详细记录数据,注明使用何种外治疗法。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分级量化标准参照《流行性感冒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
[11]
制定。主症、次症均按程度分为
4
级。主症(发热、咳嗽、咯痰)分别计
0
、
2
、
4
、
6
分;次症(面赤唇红、口渴、汗出、咽红肿痛)分别计
0
、
1
、
2
、
3
分;主症积分加次症积分为中医证候积分总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12]
,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4
级。痊愈:症
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率≥
95%
;显效:症状明显改善,
70%
≤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率<
95%
;有效:症状有所改善,
30%
≤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率
<
70%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率<
30%
。
总有效率=
(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
总例数
愈显率=
(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
)/
总例数
1.4
检测指标
1.4.1
临床痊愈时间及加拿大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流感量表(
Canadian acute respiratory illness and flu scale
,
CARIFS
)评分
使用
CARIFS
评分
[13]
,治疗后完全退热,且症状维度评分为
0
或
1
,并持续
24 h
以上所需要的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
7 d
每日评估
CARIFS
评分。
1.4.2
完全退热时间
完全退热时间为首次用药后腋温下降至
37.2
℃及以下,且
24 h
不反弹所需要的时间,通过日志卡记录体温,首次服药后,每
6 h
测量腋温。
1.4.3
咳嗽、咯痰改善情况
①症状缓解时间:为首次用药后,症状评为无或轻度,且持续
24 h
以上所需要的时间,每日记录;②疼痛数字评价量表(
NRS-11
)
[14]
:作一刻度为
0
~
10 cm
的直线,
0
~
2
分为无症状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
~
5
分为轻度症状,
6
~
8
分为中度症状,
8
~
10
分为重度症状。通过病例观察表及日志卡记录。
1.4.4
并发症、重症及危重症转化率
并发症指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重症及危重症的定义参考《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0
年版)》
[2]
,治疗终点评价该指标。
转化率=并发症
(
或重症或危重症
)
例数
/
总例数
1.5
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指标包括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和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测。不良事件随时观察,其他指标于基线、用药结束后访视检查。治疗前正常、治疗后异常者和治疗前异常、治疗后异常加重者,应定期复查至随访终点。以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使用
SPSS Statistics 27.0
软件。定量数据正态分布以
表示,
t
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非正态分布用
M
(
Q1
~
Q3
)表示,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定性数据描述用例数及百分比表示,采用
χ
2
检验
/Fisher
精确概率法比较组间差异。生存资料描述其中位生存时间,采用
Log-Rank
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P
<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资料、有效性分析基于全分析数据集(
full analysis set
,
FAS
),数据集定义为随机入组后至少用药
1
次、并至少有
1
次访视记录的全部受试儿童。对主要疗效评价标准的缺失值,采用最近
1
次观测数据结转到试验最终结果的方法(
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
,
LOCF
)
[15]
。符合方案数据集(
per protocol set
,
PPS
)定义为遵守试验方案、基线变量没有缺失值、主要变量可以测定、没有对试验方案有重大违反的全部受试儿童,作为敏感性分析集。安全数据集(
safety set
,
SS
)定义为至少接受
1
次药物治疗,且有安全性指标记录的实际数据,退出病例不做数据结转,作安全性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完成情况
共招募受试儿童
240
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
120
例。其中,脱落
2
例(治疗组
1
例、对照组
1
例)。脱落原因是因疗效不佳患者要求退出试验(治疗组
0
例、对照组
1
例);病情恶化而退出试验(治疗组
1
例、对照组
0
例)。数据集如下:
FAS
共
240
例(治疗组
120
例,对照组
120
例);
PPS
共
238
例(治疗组
119
例,对照组
119
例),
SS
共
240
例(治疗组
120
例,对照组
120
例)。
2.2
基线资料
对
FAS
数据集基线资料进行分析。治疗组
120
例,男性
62
例(
51.67%
),女性
58
例(
48.33%)
;平均年龄(
6.23
±
2.87
)岁;平均病程(
35.85
±
21.27
)
h
。对照组
120
例,其中男性
59
例(
49.17%
),女性
61
例(
50.83%
);平均年龄(
6.32
±
2.97
)岁;平均病程(
31.54
±
18.29
)
h
。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基线资料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
2.3
疗效评价
2.3.1
中医证候疗效
FAS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愈显率
76.7%
,对照组愈显率
64.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34
<
0.05
),
PPS
与
FAS
分析结论一致。见表
1
。
2.3.2
临床痊愈时间
FAS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中位临床痊愈时间
4
(
3
~
4
)
d
,对照组
4
(
4
~
5
)
d
。
Log-Rank
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6
<
0.05
),
PPS
分析结论同
FAS
。见表
2
。
2.3.3
咳嗽、咯痰改善情况
FAS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
3
(
1
~
4
)
d
,对照组
4
(
2
~
5
)
d
,经
Log-Rank
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33
<
0.05
),
PPS
分析结论同
FAS
,见表
2
。治疗
3
、
5 d
咳嗽缓解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
3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PPS
分析结论同
FAS
,见表
3
。治疗前,两组咳嗽
NRS-11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咳嗽
NRS-11
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
PPS
分析结论同
FAS
,见表
4
。
FAS
结果显示,治疗组咯痰缓解时间
2
(
1
~
4
)
d
,对照组
3
(
1
~
5
)
d
,经
Log-Rank
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21
<
0.05
),
PPS
分析结论同
FAS
,见表
2
。治疗
3
、
5 d
咯痰缓解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
3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PPS
分析结论同
FAS
,见表
3
。治疗前,两组咯痰
NRS-11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咯痰
NRS-11
评分相比于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
PPS
分析结论同
FAS
,见表
4
。
2.3.4
完全退热时间
FAS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中位完全退热时间
55
(
24
~
70
)
h
,对照组
56
(
24
~
83
)
h
,经
Log-rank
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36
<
0.05
);
PPS
分析结论同
FAS
,见表
1
。
2.3.5
CARIFS
评分
FAS/PPS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
CARIFS
各个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
CARIFS
各个维度评分相比于治疗前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维度、功能维度、对父母影响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见表
5
。
2.3.6
并发症、重症及危重症转化率
14
例患者有并发症,其中治疗组
9
例,对照组
5
例,其中心肌酶谱异常
2
例(治疗组
2
例),急性扁桃体炎
11
例(治疗组
7
例,对照组
4
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
1
例(对照组
1
例),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1
例(治疗组
1
例),用药后均治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PPS
分析结论同
FAS
。经(
21
±
2
)
d
随访,治疗组患有上呼吸道感染
5
例,支气管炎
1
例,支气管肺炎
1
例;对照组患有上呼吸道感染
2
例,支气管炎
3
例。两组随访患病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FAS
与
PPS
分析一致。两组均无重症及危重症发生。
2.4
安全性分析
观察期结束后分析
SS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治疗组
2
例不良事件,对照组未发现不良事件。治疗组
1
例为口服药物后呕吐
1
次,急性荨麻疹
1
例,经研究者判断,为非药物导致的不良事件,经治后症状消失。两组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
3
讨论
流感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在不同国家进行的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研究显示,儿童的流感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16-
17]
。近年来引起季节性流行的病毒主要是甲型流感中的
H1N1
、
H3N2
亚型及乙型流感中的
Victoria
系
[18]
。
1
项对全球儿童流感相关呼吸道感染疾病负担的系统评价显示,流感病毒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
7%
,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人数的
5%
,占
5
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死亡人数的
4%
[19]
。流感治疗原则为发病
48 h
内尽早使用
抗流感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首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干扰子代病毒解聚和释放
[20]
。随着神经氨酰酶抑制剂药物广泛应用,药物敏
感性趋势降低,不断出现耐药株,凸显出中医药治疗流感的优势
[21-22]
。中医理论中流感属于“时行感冒”,病因以时疫邪毒为主,常挟有时令六淫之邪“合邪”为患,病机为邪袭卫表,肺失宣降
[10]
。与普通感冒相比,时行感冒的特点为发病急、传变快、病情重。常见证型有风热犯卫证、湿遏卫气证、热毒袭肺证等,其中热毒袭肺证以“高热、咳嗽频繁、痰黄、舌红、苔黄”为辨证要点,治疗宜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23]
。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我国中医经典名作《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的加减方,原方辛凉宣泄、清肺平喘,加知母、麦冬清热滋阴润肺,加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鱼腥草增清热解毒之功,全方泻热解毒、宣肺止咳。
1
项基础研究表明,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能够显著降低发热家兔体温,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作用
[24]
。前期体内抗病毒实验显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可显著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延长小鼠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具有抗病毒作用
[25]
。同时药理学研究证明,组方中黄芩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可以使
miR-146a
下调,抑制流感病毒复制
[26]
,金银花、连翘抑制病毒活性、降低炎症因子释放
[27-29]
。板蓝根可抑制病毒内吞、复制,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起到直接抗病毒作用,同时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而起到间接抗病毒作用
[30]
,鱼腥草提取物抑制流感病毒复制
[31]
。麻黄富含多种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平喘、镇咳作用
[32]
;石膏中的微量元素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促进
Ca
2+
的吸收以及影响前列腺素
E
2
的合成,抑制体温升高,针对热毒袭肺证高热、频咳起到协同作用
[33]
。
本研究结果显示,
FAS
数据集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为
76.7%
,优于对照组
6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FAS
数据集临床痊愈中位时间治疗组为
4
(
3
~
4
)
d
,对照组为
4
(
4
~
5
)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
CARIFS
症状维度、功能维度、对父母影响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
<
0.05
),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P
<
0.05
)。在完全退热时间上,治疗组中位时间
55
(
24
~
70
)
h
,对照组
56
(
24
~
83
)
h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咳嗽缓解时间、咯痰缓解时间方面,治疗组中位时间短于对照组(
P
<
0.05
);治疗第
3
天,咳嗽缓解率、咯痰缓解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咳嗽、咯痰
NRS-11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
<
0.05
),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P
<
0.05
)。两组并发症、重症及危重症转化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综上,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高热、咳嗽、咯痰症状,缩短流感病程,安全性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但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由于儿童用药依从性低,中药模拟剂易于识别,试验设计中未采用双盲双模拟的方法,未来可开展双盲双模拟的试验设计验证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的有效性。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来 源:
王雪峰,王孟清,庄玲伶,王 海,彭 玉,张葆青,吴秀清,李伟伟,张秀英,沈红岩,尹庆锋,张桂菊,陈 竹,朱万青,陈 词,穆婧雯
.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J]. 中草药, 2024, 56
(2): 558-565.
中草药杂志社
《中草药》 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国家期刊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奖项!🌹🌹
最新文章
基于相态变化探究煎煮方法与纯化工艺对经典名方吴茱萸汤药性传递的影响
基于麦冬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熵权-TOPSIS法评价参麦颗粒质量
黄芩苷与黄芩素对结直肠癌多重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佛手的化学成分研究
基于颜色-多糖-抗氧化活性关联分析探究黄精九蒸九制质量变化
马来酰亚胺修饰的柠檬苦素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其口服药动学研究
基于一测多评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及Logistic回归模型的白前质量等级预测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白头翁皂苷D对结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沉香倍半萜ZH-13保护内质网应激诱导神经元损伤作用机制
基于Nrf2/HO-1/GPX4信号通路及代谢组学探讨诃子砂烫炮制对溃疡性结肠炎增效作用机制
中草药杂志社 恭祝您:新春快乐!
中药饮片等级量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趋势
基于全长转录组测序的掌叶大黄GRAS基因家族鉴定
基于CiteSpace的逍遥散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
热疗对肿瘤免疫的影响及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于心脏电生理探讨中药诱导心脏毒性机制及预防措施
人参属来源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川贝母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及综合评价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浅析中药超分子研究概况
宁夏枸杞叶降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基于补益效应的玉竹药食同源功效研究进展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组学新技术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实验联合探讨熟地黄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机制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抗黑色素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隐丹参酮对A2780/DDP顺铂耐药细胞的影响及潜在机制
从“肠-肝对话”角度探究植物来源细胞外囊泡样颗粒防治肠肝疾病的研究进展
原花青素B2介导LKB1/AMPK轴调控糖酵解代谢途径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基于“肠-关节”轴探究肠道菌群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因果关系及潜在干预中药预测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覆盆子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严正声明!!!骗子花样太多
失巢凋亡调控重症哮喘患者不同炎症表型的气道重塑机制及其潜在靶向 中药化合物的预测
青风藤-白芍药对不同配伍比例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变化规律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钩吻素甲对舌鳞状细胞癌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UPLC-Q-TOF-MS/MS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实验验证预测瑶药三妹木抗炎作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
基于细胞实验、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苯乙醇苷类成分的促神经再生作用构效关系及机制
基于历史传承和科学内涵的植物药材道地性综合评价
狼毒大戟中的酚酸化合物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共载姜黄素及顺铂pH敏感脂质体制备及其体外抗乳腺癌活性评价
基于智能感官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的酒当归炮制程度快速辨识研究
改进YOLOv8在中药饮片自动识别标注中的研究与应用
经典名方薏苡附子败酱散的基准样品量值传递研究
领取F5000证书一一《中草药》入选论文22篇
“一带一路”视域下药食两用本草桑叶科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及知识图谱构建
整合16S rRNA测序技术和代谢组学探究白鲜皮对斑马鱼幼鱼的肝毒性机制
数据挖掘《中国药典》2020年版肾病相关中药成方制剂的核心药对及其作用靶点预测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成分测定研究不同类型黄酒对酒黄芩饮片质量的影响
川产道地药材蓬莪术醋制入肝调控“肠-肝轴”的增效机制研究
荔枝核总黄酮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减轻四氯化碳诱发的肝纤维化
EMA“证明用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经口吸入制剂(OIP)治疗等效性(TE)要求指导原则”介绍及其启示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