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机构合作分析通过CiteSpace对中英文覆盆子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统计了发文量前30的机构。机构合作图中每1个节点代表1所机构,节点标签字体越大代表该机构的发文量越多。中文研究机构的分析结果如图3-C和表5所示。近20年共有420所机构参与覆盆子相关研究中,发文量超过10篇的机构共有10所,其中江西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36篇),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7篇)紧随其后,再者是台州学院生命科学院(26篇)。分析发现目前形成了以江西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台州学院生命科学院为核心的主要机构合作网络,而其余机构间连线少,说明机构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较少,这限制了覆盆子研究的知识交流和视野的拓展。英文研究机构的分析结果如图3-D和表6所示。相比于中文研究机构,英文机构数量更少,仅185所机构参与其中,并且多数为国内研究机构。发文量超过5篇的机构仅有6所,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Taizhou University(8篇)和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8篇)。各机构之间连线稀疏,说明机构间合作联系少。综合分析发现,中英文覆盆子研究的核心机构主要为国内高校,且集中于华东地区的浙江、江西、江苏等省份,存在较明显的地域性。导致这种机构分布模式的可能原因如下:(1)覆盆子是新“浙八味”之一,江浙地区更重视其研究;(2)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等地为华东覆盆子的道地产区,有良好的种质资源优势[19];(3)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掌叶覆盆子种质遗传更具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20];(4)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机构科研实力雄厚,能够为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先进的科研设施以及人才支持。在覆盆子未来研究中,需要加快国外覆盆子研究机构建设,建立跨国研究共享平台,加强国内外研究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覆盆子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