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十年,这套伟大的育儿理论拯救了我

乐活   其他   2024-09-11 20:28   中国  



刚从国内出差回普吉,我爸妈就逃也似的跑了。我们的航班刚好错开,我们甚至都没见上一面。


掐指一算,这次撑了三周血槽才空,已经非常久了。


网友评论:外公这不是还受了车祸惊吓吗……


也对啦。



不过讲真,我对我爸妈还是打心底里感激的。


这两年我直接提出了希望他们偶尔能在我们忙不过来的时候帮帮我们,他们也确实尽心尽力地帮助了,还是解决了不少问题。


而且凭良心说,我爸妈带娃比我们……算了,就是比我吧,比我陪伴质量真的要高很多。


可以说是用绳命在陪娃,自然也就比较劳累一点。




疲倦的一周过后,周末早上,我俩睡到不省人事。


孩子们早上起床后自己洗漱,给自己做了三明治,早餐五谷泡冰牛奶吃完了,两个人看书、玩乐高。


我俩中午才起床,叫外卖,下午带孩子们打游戏,吃冰棍。



就这样度过无所事事的周末一天。


我反正一点也不愧疚,因为我本来就是个“差不多妈妈”。


“差不多妈妈”(“Good enough mother”)其实是套完整的理论系统,是由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和儿科医生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在20世纪中期的研究中提出的。


他的核心理念是:母亲不需要是完美的,而只需要是“足够好”就可以了。



这个“足够好”在英文里是good enough,我个人觉得翻译成“差不多”就行了,哈哈。


 


温尼科特的这个“差不多妈妈”的理论,在20世纪初刚讲出来的时候,那也是很有爆炸性的。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的兴起,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让人们对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时为了降低婴儿死亡率,也是因为妇女的角色主要被限制在家庭中,母亲的责任被放大和强化。当时的主流心理学派倾向于认为育儿需要科学化精准化,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每个行为和反应进行精确的控制,以培养出理想的个体。


这也就是当时盛行的“完美主义育儿观”。


这种育儿上的完美主义的恶果是,妈妈们觉得自己必须做到完美,无法容忍任何失误。特别是当她们觉得自己无法满足这些严格标准时,会感到深深的失败感、内疚感和焦虑情绪。



而由于养育者过于关注每个细节,试图完美控制孩子的成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缺乏面对挫折的机会,导致在成年后缺乏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过于严格和控制的育儿方式,同时也会使得亲子关系紧张疏离。


哎,你看,这是不是有点儿像我们国家的21世纪初,或者当下?


或者……有点儿像你我都曾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育儿阶段?



我前几天整理云盘的时候看到Luna小时候我们家奶奶的“育儿手账”,简直是哭笑不得。


是的,那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秉持着做科学实验的态度,小心翼翼地养着孩子。



一半是育儿需要,一半是工作需要,我也会看很多育儿书籍。


但看多了你就会发现,这些理论之间互相冲撞,互相质疑。如果育儿跟柯南剧情一样,“真相只有一个”,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真相就是,其实育儿这事并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就连你的感受,也时常是变化着的。


自我怀疑、愧疚、焦虑……都是我做妈妈的常态。我时而觉得“不行,我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时而又觉得“啊!我要疯了为什么我失去了自我”。



现在回想起来,真不是一般的癫。


如今的我整个人散漫惯了,那种攒足了劲儿想要干点什么或者逼着孩子干点什么的爹妈,看一眼都会让我感到害怕。


看过去的自己,我自己都害怕。



再讲回到温尼科特这个“差不多妈妈”的育儿理论。


温尼科特认为,婴儿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是完全依赖母亲的。在这个阶段,母亲需要提供细致入微的照料,几乎是全能地满足婴儿的需求。


然而,重点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不需要继续这种“全能”的角色,做到个“差不多”即可。


为什么呢?


温尼科特说,随着婴儿成长,母亲的回应逐渐变得不那么即时、不那么完美。这种逐渐“放手”的过程很重要,它帮助婴儿开始适应生活中的小挫折,学会处理失望和等待的过程。


在这个理论中,母亲适度的“不完美”是有利于母婴双方的心理的。


一方面,通过不完美的母性,婴儿可以逐渐从完全依赖转向独立,学会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婴儿在面对小的挫折时,学会如何在心理上应对,从而逐渐发展出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另一方面,妈妈不必为孩子的每一个需求提供完美的回应,这为许多感到焦虑的妈妈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宽慰。


通过强调“差不多” 而不是 “完美”,这个理论帮助妈妈们认识到自己的小失误并不会对孩子造成长期的心理伤害。


孩子逐渐长大以后,我慢慢开始意识到作为养育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其实比你育儿的努力程度要重要太多太多。




搬到普吉来以后,我也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差不多妈妈和差不多爸爸。他们登山、航海、做音乐、健身,很多时候把自己的需求放得更前面一点。


但这也不耽误他们养育出阳光健康、善良可爱的优秀孩子。这可能就是“差不多”育儿法的魔力吧。



前段时间我去重庆的时候,有天晚上坐在街边花坛上等车。四十度的天,重庆热到好像一个烤炉。


我边上坐着一个妈妈,她三四岁的孩子在地上打滚嚎叫,好像是想要一个玩具还是想要玩什么。


妈妈解释说“天已经黑了现在去不了了”,孩子不听,一直躺地上狂哭。


这时候一个卖冰粉的推车过来了,这个妈妈买了一碗冰粉。她放弃了对孩子的劝说和抚慰,停止了对孩子的响应,就坐在那里舒舒服服地,施施然吃起了冰粉。


那一刻,大概就是“差不多育儿法”的川渝版具象化了。哈哈哈哈哈哈。





今天看到了周周和Amy她们外拍的照片,也太好看了吧。


温温柔柔的现代日常感有,


利落的职场大女主感也有,


清秀婉约的新中式,有有有!


作为我们新近挖掘到的宝藏女装,今年秋天墨枝真的上大招儿了姐妹们。因为品牌是做面料起家,不但好看,关键价格还美丽。


大家先把专场预约上~


脚上的鞋来自于大家熟悉的Bakerloo,秋冬要买鞋的姐妹们也蹲一蹲专场啦。


编辑:将离

这个城市有点意思|不夜城,另次元,一天涨一斤

你的漫画故事|洗衣机能干什么?


娃的秋冬美衣&美鞋这篇买齐!好看舒适又不贵!


面对暴躁小孩,如何有边界地温和育儿?


樱桃写的
这里的文字都是樱桃写的:睡前故事/物质推荐/菜谱/酒店/旅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