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讨论最多的就是三明市的年薪制和工分制。
三明医改旨在让医院回归公益性,让医生的工作不再单纯依赖于病人数量,但年薪制与工分制之间的关系,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又回到了“以病人多少论英雄”的旧模式。
三明医改的年薪制主要由基础工分、工作量工分和奖惩工分三部分组成,基础工分占40%,包括职称、工龄和职务等因素;
工作量工分占60%,医生参与的具体工作量则通过一定的工分进行量化,如看门诊病人和收住院患者等;
而奖惩工分则包含了成本控制、患者满意度和新技术的开展等,以此来激励和考核医生的多样化表现。
这种设置表面上看,确实减少了医生的直接经济利益与病人数量的关联,企图减轻医院医疗服务的商业化倾向。
然而,这种结构却也导致了医疗服务模式的一些自相矛盾。
虽然年薪制设立了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和目标导向,但工分制的实施却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医生与病人数量之间的联系。
对于医院而言,收入主要依赖于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而对医生的激励机制又不得不与患者的就诊数量挂钩。
这使得医生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面临着要不断吸引病人来就诊的压力。
在这一改制下,医生更有可能会选择“躺平”,即在完成最低工作量的基础上,获取年薪。
然而,不同医院设立的考核标准使得这种想法并不现实。
考核未达标的医生,最终的工资可能会仅限于档案工资,而一些关键指标的“一票否决”性质又使得医生不得不努力工作,以达到必要的考核标准。
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一方面,年薪制的设立希望减少医生的压力,引导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但另一方面,工分制又要求医生必须保持一定的病人数量,以维护收入的基本水平。
不可否认,当医院的经济基础受到限制时,回归公益性的理念就容易被忽视,因此,要在提升服务质量和保持医院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实际上非常困难。
医院为了维持自身运转,必须依赖病人的数量。
因此,尽管制度上有意图将医生的工作从病人数量中解放出来,实际上却又被迫回归到这样的模式。
未来的医疗改革需要在理念和实践中寻找更为有效的途径,确保医院与医生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能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使得医疗系统真正归于公益,令医生们不再单纯地以病人数量论英雄。
今天就到这吧,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