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教师节,相信很多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表达了敬意。今天我们回顾历史,通过一组老照片重返晚清,看看那时候老师们是怎么给学生上课的。
晚清教育是新旧杂陈的时代。传统的私塾教育仍在延续,受西方影响而产生的新式教育正在蓬勃兴起。
私塾放学。
古代虽然也有官学,但所能招收的学生很少,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还是私塾,2000余年延绵不衰,堪称人才培养的摇篮。私塾学生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课程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
1863年,广州私塾的师徒。
私塾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学生先熟读背诵课文,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由先生逐句讲解。除读书背诵外,还有习字课,练习写毛笔字。照片中的私塾老师很有范儿,端坐着接受学生鞠躬告别。
官学教练指导学生演射。
这张照片记录了某地官学老师(左一)指导学生练习射箭的场景。根据儒家学说,君子须具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不仅是尚武精神的体现,而且有“射以观德”之效,射箭的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规范礼节,从中感悟人的品德和心态,不断自我反省,最终达到正心修己的目的。
汉口新式学校的师生。
桌子上摆着显微镜,应该是开设了生物、化学之类的课程。这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是不存在的。
女老师教孩子们读字母。
在福建传教的外国人创办了女校,培养出了这位年轻的女老师。然后,这位女老师又在幼儿园教孩子们基础知识。
烟台,密尔斯夫人教聋哑儿童发音。
众所周知,传统教育体系无法接纳残障儿童。晚清时期,西方人带来了特殊教育,并率先办起了相关学校。此举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随后官方以及民间陆续创办了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儿童也有了健全发展的机会。
京师同文馆的英语课,老师是外教。
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开学,是清朝第一所官办外语学校,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聘请外国人做老师。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后来增设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再后来,又教授天文、算学。
丁韪良与他的学生。
丁韪良原是同文馆的老师,1869年被任命为校长(总教习),总管校务近30年。1898-1900年,他又担任了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帝师翁同龢。
翁同龢是传统教育模式中最特殊的一种教育工作者——专门教育皇帝的老师。他担任同治帝师傅9年,继而又担任光绪帝师傅长达24年。因为这层关系,翁同龢在晚清享有极高的名望。他教给皇帝的知识,主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治国平天下的方法,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
哈佛大学汉语老师戈鲲化。
哈佛大学有意开设汉语课程,就联系在清朝海关工作的校友爱德华·杜鲁(Edward Drew),请他帮忙物色一个合适的中国人来美任教。杜鲁推荐了自己的汉语老师——宁波人戈鲲化,五品候选同知,常与外国人打交道。1879年,他正式登上哈佛的讲台。虽然仅有四五个学生,但他教学认真,为学生编写了《华质英文》,给当地人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遗憾的是,戈鲲化在哈佛执教3年后因病去世。
【如何订阅“小历史”?】“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常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在微信搜索“小历史”或Microhistory;也可扫描下图二维码,或长按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