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李鸿章75岁脸上没有皱纹;县太爷审案,亲兵衙役助威

文化   历史   2024-07-25 07:02   浙江  

时光匆匆,往事一去不复返。自从摄影术面世以来,照片定格了一个个瞬间,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且比文字记载更直观、更生动。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组晚清老照片,我们一起寻找值得关注的历史信息。

穿补服的清朝文官。

明清时期文官衣服上绣禽鸟、武官绣走兽。照片中这位补服上的图案是孔雀,我们据此可以判断他的品级——三品。清朝三品文官,在朝廷可能担任都察院副都御史、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等等,在地方上可能担任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各省盐运使等等。

福州官府解救的被拐卖儿童。

这次打拐行动发生在1904年,照片原有文字注解说:“林庆澜公司护网江丙小轮,在外海拿获拐匪二十三名,被拐男女小孩共计四十一名,分处寄养,招属领取。”执行这次打拐任务的林庆澜公司护网江丙小轮隶属福州船政局,表明这次打拐行动是官督商办。

福州官府解救的被拐卖儿童。

作为省会城市,各地来往福州的人员川流不息,“拐带”、“拍花”之类的诱拐事件层出不穷。一次打拐行动就抓获拐匪二十三名、解救被儿童四十一名,足见此类犯罪之猖獗。

两个年轻人坐在客厅里。

两个年轻人长得很像,可能是兄弟关系。他们家客厅的布置富丽堂皇,每一件家具都很考究,墙壁上挂满的字画显示着主人的品位。这个家庭非富即贵。

李鸿章自题肖像照。

李鸿章肖像照拍摄于1897年并由他本人题款,他的职级爵位和具体日期都写得清清楚楚。当年他75岁,面部光洁润滑,没有一条皱纹,皮肤怎么会保养得这么好?我感觉这张照片在冲印过程中做过加工处理,磨掉了皱纹,正常情况下75岁老人的皮肤不可能如此细腻。

县太爷审案。

这张照片拍摄于1885年,是江西铅山县审理案件的现场。知县大人端坐于公案上,文书、师爷、亲兵、衙役等人站在他旁边,平添了几分威严气氛;两名涉案男子跪在地上诉说案情、听候发落。知县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朝廷命官,常常被呼为“县太爷”“父母官”。大堂的柱子上贴着一副对联“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此乃知县大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忙碌的制茶工人。

这些工人正在炒茶,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水分快速蒸发,把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炒茶灶三锅相连,分生锅、二青锅、熟锅,次第操作。“第一锅满锅旋”,即在锅中旋转翻动茶叶,均匀受热失水,使叶质柔软,叶色暗绿;“第二锅带把劲”,即用力揉搓茶叶,使叶片皱缩成条,有粘手感;“第三锅钻把子”,即进一步做细茶条,使之紧细,发出茶香。

父子合影。

小孩子笑得天真无邪,憨态可掬。这位父亲年轻不大,20岁左右。

母女合影。

母亲穿袄裙、女儿穿袄裤,均十分宽大,把身体曲线完全隐藏起来。

母女合影。

与上一张照片中的母女相比,这一对母女衣饰上比较简单,可能家境略逊一筹。我们不难发现她们在服饰、发型等方面的细微区别。



【如何订阅“小历史”?】“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常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在微信搜索“小历史”或Microhistory;也可扫描下图二维码,或长按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




小历史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本号不会卖萌,表达不求石破天惊,惟愿能让您沉思一会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