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拍摄于1903-1908年之间的老照片,展示了清朝灭亡前的社会实景。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并非只能回味,它还能启迪后人,激励我们前行,烛照未来。
一个旗人家庭的全家福。
时至20世纪之初,清朝行将倒台,此时广大百姓的生活与清朝前期、中期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的衣食住行依然延续着前辈的状态。晚清也不是没有社会进步,但仅限于沿海城市和上层阶级。
吃饭的妇女。
从这些老照片中,你也许可以发现清朝灭亡的原因。如果你有什么想法,请在文末留言。
清朝北方常见的骡驮轿子。
民间百姓很喜欢使用骡驮轿,其优势明显:一是省去了雇轿夫的成本;二是骡子能长途行走,且速度快;三是轿厢更为宽敞,坐着舒适。不过,有头有脸的人物不会坐这种轿子,没排面,他们要坐人抬轿。
骑小毛驴的妇女。
这张照片是家居生活摆拍。毛驴个头矮小,性格温顺,适合女性骑乘。我们从影视剧上看到,古代女性经常坐轿出门,事实上,若非大富大贵之家,哪里养得起轿夫?坐骡车、骑毛驴或骡子才是比较常见的。
天津李公祠。
1901年11月,李鸿章因病去世。慈禧太后下旨,他生前任职之地分别立祠纪念,随后北京、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十余处李公祠拔地而起。天津李公祠于1905年建成,占地两万多平方米,流水环绕着亭台楼阁,古朴幽静,风光宜人。
光绪皇帝的卤簿仪仗出大清门前往天坛。
1898年以后,光绪皇帝被囚禁,完全失去自由。不过,特定情况下,慈禧太后还是会把他拉出来撑场面,比如祭天、祭祖、召见大臣之时,皇帝都会像提线木偶一样出现。每年祭天,太后不能随行,她就派心腹监视皇帝的举动,以免他和大臣有单独的接触。
荒草没膝的天坛祈年殿。
光绪皇帝就是到这样的环境里祭天,皇家的气派、体面被削弱了。晚清时期天坛留下来的影像不算少,几乎都是这种杂草丛生的样子。皇帝每年在此举行祭天大典,祈祷五谷丰收,庄严神圣,本应干净整洁有序,何以如此杂乱不堪?天坛设有太监管理,看来玩忽职守、不负责任,且无人追究。
官宦人家的太太。
这位官太太的着装很奇异。她身上穿的是特征鲜明的汉族命妇补服,脚上穿的却是同样特征鲜明的旗人“花盆底鞋”,一时间难以辨认她来自汉臣之家还是满臣之家。当然也有可能二者兼而有之,即来自汉军旗人家庭。
割草的男孩们。
像他们这样10岁上下的年纪,正是读书上学的好时光,但是贫穷的生活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家里哪有钱给交学费?他们只能像父辈一样早早地肩负起生活的重担,为吃一口饱饭而苦苦挣扎。
鞋匠。
一个孩子脱下鞋来,当场让鞋匠修补。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见过鞋匠了,这个职业大概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现在鞋子破了,随手丢弃,很少有人拿去修补了吧?
【如何订阅“小历史”?】“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常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在微信搜索“小历史”或Microhistory;也可扫描下图二维码,或长按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