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美国人曼利(Wilson Edward Manly)在四川工作,先后辗转重庆、资州、成都等多个地方,对“天府之国”比较了解。在此期间,他搜集或者自己拍摄了当地的照片,如今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我们整理其中一部分展示给大家。
守卫资州的清军士兵。
照片拍摄于1910-1911年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这些士兵并非朝廷编练的新军,而是地方官府组织的勇营。他们使用的武器极其落后,有人拿着三角叉,有人操纵着火铳,再加上平时没什么训练,战斗力当然非常虚弱,根本难以抵挡革命军的进攻。
农民抬着一头猪到市场出售。
以前几乎每一个农村家庭都会养猪、养鸡,关键时刻可以换一笔钱补贴家用。
抽几口过过烟瘾。
街头存在着这么一种流动商贩:他点燃装满烟叶的烟斗,收取一定的费用,让过往路人抽几口过过瘾、解解馋。清末民初的影像资料对此都有记录,但相关文献很少。我有一个疑问,所有的客人都使用同一个烟嘴,岂不是很容易传播疾病?卫生问题如何保证?
老牛拉磨碾米。
碾米是一个使用碾子为稻谷去壳,从而获得精米的过程。碾子由碾槽、碾磙和碾架三部分组成。碾米时,先把稻谷均匀地倒入碾槽,然后驾上牛,挥鞭驱牛,石磙在碾槽里不断地对稻谷碾压,直到壳破米出。碾子早已被淘汰,但在南方农村还可以看到残留。有句歇后语“老牛拉碾——原地打转”,形象地描述了碾米的过程。
古老的街道。
一座高大、破旧的石牌坊横跨街道,行人、小猪、狗狗从其下穿过,晾衣绳从这头扯到那头,挂着几件宽大的衣服……这张照片记录了日常生活的一幕,给人一种时间缓缓流淌的感觉。
一个家庭四代人合影。
在传统观念里,四代同堂被视为一种幸福。旧社会人们追求传宗接代,每个家庭一定要生个儿子,否则在别人眼里就是家门不幸。
买卖鸡蛋。
小贩不仅带来了一篮子鸡蛋,还抱来了下蛋的母鸡,不知是展示鸡生蛋的原理还是连鸡一起卖掉?顾客肩上扛着1000文铜钱,正在检查鸡蛋的品质,与小贩讨价还价。根据《(四川)合江县志》记载,1875年当地一个鸡蛋卖28文铜钱,照片拍摄的具体时间地点不详,但价格可以参考,不至于浮动太大。
住在墓穴里的一家人。
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乞丐、流民、难民比较多,这些社会边缘人无家可归,住墓地、墓穴的情况并不罕见,文献多有记载。墓穴是某个老人提前准备好百年之后用的,他们住进去虽然阴森可怖,但起码有了一个遮风、挡雨、避寒的地方。
残疾人。
此人无法站立,行走时手脚并用。他是被社会抛弃之人,无家可归,平时以乞讨为生。
制作椅子的木匠。
这位木匠正在制作西式的椅子,框架已经搭起来,接下去就要完成拼接、打磨细节了。民间传统的工匠大多都是能工巧匠,不管中式、西式,看看样品、看看图纸,立马就能上手做出来。
【如何订阅“小历史”?】“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常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在微信搜索“小历史”或Microhistory;也可扫描下图二维码,或长按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