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岗位模型》,让“心”青年就业成功不再是个例

文摘   2024-09-25 17:18   北京  


9月开学季,成都市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李老师迎来了新一届的孩子。今年的李老师相比往年更有信心了——上半年,他教的第一届职高毕业生小游与一家爱心超市签署了劳动合同,正式成为“上班族”。这让从事多年特殊教育的李老师看到了心智障碍青年(以下简称“心”青年)融入社会并胜任工作的希望。


同样的希望,也传递给了成都龙泉驿区心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成都龙泉心驿”)的发起人之一彭黎敏老师。她也是一位“心”青年的母亲。小游作为成都龙泉心驿连续三年的服务对象,也是机构第一位成功就业的“心”青年。



一名“心”青年的就业是不易的,背后离不开特校,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方力量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各方的痛点是什么,又应该如何解决?这是许多正在摸索支持性就业的相关方共同的困惑。


今年,在北京市东城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支持下,北京市海淀区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简称“融爱融乐”)联合多家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组织,根据心智障碍者就业真实案例共同研发汇编了11个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岗位模型,形成《心智障碍者就业岗位模型汇编》(以下简称《岗位模型》),主要为帮助心智障碍者上岗工作的就业服务人员在支持心智障碍者上岗工作时提供专业支持,使其能够更有方法地结合岗位需求和心智障碍群体的特征,来做好岗位适配。在“因岗设人”和“因人设岗”之间找到平衡点,既满足企业需求,又匹配心智障碍者的实践情况。同时也为有意愿招募心智障碍者的企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增加了解,通过双向促进,真正实现融合就业。



▲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岗位模型

《岗位模型》与“展心计划”项目去年发布的针对企业开展融合就业的工具书——《残障融合就业雇主指南》,及正在与特校合作研发中的特殊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样本课程教学实践共创(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对接为目的职业样本开发),将共同形成“校-社-企”合作推动融合就业的路径


“就业支持我们家长做了几年,

但不太系统,缺整体思路。”


彭老师所在的成都龙泉心驿,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做支持大龄心智障碍群体社区自主生活和就业。但对于如何系统性开展支持性就业工作,彭老师表示缺乏整体思路。


“转衔”指的是“心”青年从学生向职场人身份的过渡,这个过程需要方向明确的就业转衔支持。2023年底, “展心计划”项目落地成都龙泉心驿及其所在街道。机构的老师们参加了支持性就业辅导员培训的线上课、线下课和督导活动,还在线下职业转衔营中通过案例分享和实操演练的形式,对转衔培训的实操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学习。




▲ 彭老师参加培训


有了专业的支持,我们做的

每一步行动都更有把握和力量


龙泉驿特校的李老师也期待这次的尝试。小游是他们学校第一届职高毕业的孩子,这一届共有10个孩子。如果有一个孩子能真的上班,对孩子家长、对孩子自己,包括学校、用人单位,都是积极的反馈。


因此在小游上岗的过程中,有三位小游的支持者——小游妈妈、彭老师和龙泉驿区特校的李老师一直陪伴着他。


彭老师说: “第一天去的时候,是小游妈妈和我陪他一起,在填表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游有些不适应,好在我们都在他身边。这也是支持性就业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在‘心’青年适应新环境阶段需要有支持者的陪伴与支持。之前,我们如果和用人单位说我们要陪同,他们会认为是不放心,容易刻板地理解成一种‘保姆式’的陪伴。但当我们可以完整和专业地介绍并实施支持性就业服务手法的时候,我们的陪伴就更专业。我们会告诉用人单位,这是我们专业支持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心’青年在最初期时,需要有熟悉的人帮他一起适应环境。这都有助于改善过往的刻板印象,建立起新的联结。”


像这样专业的支持工作在《岗位模型》中还有更具体的体现:《岗位模型》为就业辅导员提供了支持性就业的源起、服务模式、关键因素、流程与方法,并通过“岗位模型工具包”,按照企业用人逻辑,从工作需求、找什么样的人、工作怎么干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等出发,归纳出岗位职责、基本能力素养、工作步骤、工作管理说明等四个部分。彭老师总结说:“岗位模型其实就是详细拆解了工作岗位的每一项要求,变成可实际操作的步骤,由就业辅导员 引导‘心’青年一步一步开展。这也是过去我们做融合就业时缺少的一块。”



不仅是‘展心计划’的受益人,

也是它的共创者,是它的一份子


在获得了就业辅导员专业的指导,以及在特校、家长、爱心企业的共同支持下,小游在工作中的成长飞快:试岗后的第三天,小游脱离了母亲陪伴,由彭老师和李老师分时段全程支持,度过了第一周的试岗;工作一周后,主要的支持者是成都龙泉心驿的就业辅导员;第一个月后,小游已经基本能胜任工作要求,彭老师也开始减少进入超市的支持时长。


待实习期结束后,爱心超市与小游签署了正式的劳动合同。这是小游人生中第一份劳动合同。在一次回访中,小游的直属上级告诉彭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很棒,对待工作认真、踏实肯干,是名合格的员工。


▲ 小游在超市工作中


拿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小游来到成都龙泉心驿,买了很多零食给机构的同事们分享,还分享了工作中的趣事,大家都感受到了他对自己工作的喜欢。


彭老师为他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同时,彭老师与成都龙泉心驿的经验,也转化成了“知识”,正在帮助更多有同样需求的组织和个人:“在支持小游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在成长。小游不仅自己成功了,也帮助我们改善、细化很多培训方式。我们不仅是‘展心计划’的受益方,我想我们也成为了这个计划的一份子。


在《岗位手册》的第一页,合作单位里写着这家爱心超市和成都龙泉心驿的名字。彭老师他们不仅仅是“展心计划”职业转衔培训的学员,更将自己多年的就业服务实践,梳理总结为系统的岗位模型,为更多同行组织在支持心智障碍者从事类似岗位时,提供工作实施思路及可视化、流程化的操作工具。


▲ 在岗位模式手册中,该岗位的详细拆解步骤由彭老师和成都龙泉心驿的同事们共同产出。





当一位“心”青年成功就业后,

什么样的变化,正在发生?

▼ 小游:

在还没有获得这份工作之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小游非常明白自己是一个心智障碍青年。但是经过这几个月的工作融入了社会之后,他现在真正地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人。上班不能迟到,工作过程不能懈怠等等,不会因为自己是一个“特别”的人,而有什么“特别”的待遇;


▼ 彭老师:

“我的儿子也到了就业阶段,很多‘心’青年都面临同样的就业需求。我们坚持一下,多尝试一下,试着把这个就业的障碍磨磨小,磨磨平。”


 爱心企业:

“未来还将持续开通帮扶残障人士就业通道,让更多的有能力的残障者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欢迎各位伙伴下载《心智障碍者就业岗位模型汇编》,我们相信当有越来越多相关方参与到支持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的路径中来,“心”青年的成功就业将不再是个别案例。





拓展阅读


微信和浏览器搜索“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

关注公众号及官网

                

如需获取更多信息

请邮件垂询 bjfoundation@starbucks.cn

融爱融乐
融爱融乐是心智障碍者家长自发成立的组织,帮助心智障碍者融入社会的公益平台。为心智障碍者提供社会文体活动,通过专业培训支持心智障碍者上岗就业。望得到各界爱心人士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消除歧视偏见,促进社会融合,为心智障碍者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