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又名襄邑,睢州,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州府”之称。
在睢县西南十二公里的匡城乡遗留一座建于战国时期的古城遗址,这就是承匡城。承匡,古地名,据1988年版的《河南省睢县古今地名荟萃》记载:“秦假周匡王名筑城,称匡王城。还宋,名承匡城。今名匡城。”睢县匡城,位于县城西南25华里,古称承匡,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传说女娲诞生于此,是春秋战国古城址之一。
春秋时期,秦康公(前620年-608年)假借刚即位的周匡王(612年-606年)之名在匡地筑城,故名承匡城,后归还给宋国,为宋国西部之大郡。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当孔子离开卫国,准备去陈国的路上,在经过“匡”这个地方时,他们被当地民众围困起来。原来,匡人曾遭受过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的掠夺和残杀,而孔子相貌很像阳虎,匡人便以为孔子是曾经残害过匡人的阳虎,出于对阳虎的仇恨,便将孔子等围困五天,不许他们走动。孔子的弟子有些恐慌,孔子却镇静如常,《论语·子罕》篇详细记载了孔子当时的状态,他安慰弟子们说:周文王死了以后,一切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若是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上天若是不要消灭这一文化,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在这里,孔子以周文王的文化传承人自居,在心态上表现出泰然自若和坚定。
孔子一弟子叫公良孺,带着五辆车跟随孔子,他长得高大,人很勇敢。这时便出来说:“我看还是战斗吧。就是战死,也比困在这里强。”孔子喝阻道:“且慢,世间惟有仇杀,丘与匡人素昧平生,无冤无仇,决不至于加害于我,这其中怕是有误会。我来鼓琴,尔作歌相和。”于是孔子取琴而弹,子路唱歌以和,孔子弹的是《文王操》,其琴声和谐优雅,让人听闻后心态平静祥和,三阕而终,匡人已散去十之六七。故《孔子家语》记载:“子路弹剑而歌,孔子和之。”
当匡人包围孔子的队伍时,孔子最勇猛的弟子子路被隔在队伍之外。因救师心切,子路连冲几次才冲进了队伍中心。这时子路看到孔子正不慌不忙地向其他弟子传授儒学,没有丝毫畏惧之色。子路不解,询问孔子,孔子回答,在水中不怕蛟龙的是渔夫之勇,在野外不怕虎豹的是猎人之勇,面对刀枪不顾死活向前冲的是武士之勇,能掌握自己命运临大难而不惧的是圣人之勇。这就是成语临危不惧的由来。
不久,统领甲士的长官走进来,道歉说:“以为你们是阳虎一伙的,所以把你们包围起来,现在知道你们不是,既然是误会,请让我致歉且退兵。”于是孔子等人才得以解困,重新上路。
后来匡人知道被围的是孔子后深为懊悔,为了纪念此事,匡人修建了一座“抚琴亭”。孔子队伍离开后,匡人一直追赶到现在的开封市杞县境内向孔子赔礼道歉。据说,后来匡人道歉的地方得名“赔情店”,正是现在开封杞县裴村店的前身。
关于匡地在何处,历来有多种说法,如长垣说、郑国说、宋国说。根据历史典籍记载之广泛,遗址传说之丰富以及所处位置而言,宋国说更有说服力。
孔子这段故事即可以看出先圣孔子面对困难时的从容淡定以及其对于崇高理想使命的坚持和追求,也可以看出当地匡城民众嫉恶如仇、知错就改的朴素品质,已是商丘历史上一段佳话。
古承匡城,是一个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承匡作为宋国西部重镇,很多历史典籍都有关于承匡城的记载。
《左传·僖公十五年》:十五年(前645年)春。楚人征伐徐国,鲁公与齐侯、宋公、陈侯、郑伯、曹伯结盟,把军队屯扎在匡地。
《左传》有“(鲁)文公十一年(公元前616年),叔仲、惠伯会晋郤缺于承匡”的记载。
《左传》载:前504年春,晋定公发兵攻打郑国时,占领了承匡;《战国策》记有“犀首以梁与齐战于承匡”一事,皆指此地。
承匡城原为宋国之大郡,宋国灭亡后归属于魏国,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县。
传说秦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秦王嬴政在选择郡县治所时,偶做怪梦,梦见承匡襄陵一带白茫茫汪洋一片、巨浪滔天,一只金色凤凰不惧风浪,在汹涌波涛中时没时现、搏击沐浴,而后展开翅膀,扶摇空中、盘旋翱翔,巨声呼喊。秦王嬴政梦醒,百思不得其解,遂召李斯解梦。李斯认为,承匡乃人祖圣地、祥瑞风水宝地,将来此地必出惊人奇迹。于是,下诏在承匡置县。后来以其地低洼潮湿,徙县治襄陵,也就是今天的睢县县城。
所以,《水经注》记载曰:“秦始皇以承匡卑湿,徙县于襄陵,更为襄邑。王莽以为襄平也”;《太平寰宇记》也记载曰:“秦以承匡之地卑湿,故徙县于襄陵,其城遂废”;明嘉靖《睢州志》载:“秦始皇开立郡以承匡卑湿,移县襄陵,是为襄邑。”明末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曰:“承匡城在州西三十里”,“秦为承匡县,后以承匡之地卑湿,徙县于襄陵,城遂废。亦曰匡城”。
在今匡城村西北一里许,仍有东西向和南北向虽间断却清晰可辨的两处古城墙遗址。仔细分辨,该遗址是用钢土混合砂浆石夯筑而成。现保存的西城墙依然完好,高约11米,周长100多米,从下至上均为夯土层,厚约10厘米,夯窝为马蹄形,地质比较纯净。据勘探,古承匡城墙规模: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1500米,总计约有2250亩之大非常壮观。专家考证,此残墙为战国遗址。匡城遗址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天的匡城村西北隅,还有高约8米、周长约110米,用夯土堆起的小山,曰冢子。197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队考察确认,该处为战国遗址。有传说此冢子是古代烽火台。台下有土穴,深不可测,民间传为古时报警用的“狼烟洞”,可直通杞县圉镇。
台上建关帝庙一座,其年代也非常古老。据今存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关帝庙碑记》载:“溯厥创始,惜无所稽,惟悬钟上记有‘重修于万历八年’,想亦历世久远矣。”等字迹,由此看来,这座关帝庙最晚也是修建于明代。庙前原有古柏五株,民间谐称为“五百(柏)零一所庙”。庙宇及古柏毁于20世纪50年代。当地村民80年代于土台上重建了关帝庙,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匡城也有着美丽的风景,《匡城晚牧》就是睢州八景之一,很多诗人在此都留下诗篇。唐代诗人刘沧在其《匡城寻薛闵秀才不遇》写道:
音容一别近三年,
往事空思意浩然。
匹马东西何处客,
孤城杨柳晚来蝉。
路长草色秋山绿,
川阔晴光远水连。
不见故人劳梦寐,
独吟风月过南燕。
明代工部尚书李梦旸也在《吊古》中的第二首诗《匡城晚牧》中写道:
旧城尚有说承匡,
卻缺遗纵已渺茫。
落日寒墉飞燕雀,
空山芳草卧牛羊。
春秋盟会犹书地,
今古兴衰几变场。
云锦满前春拍塞,
春光仿佛华山阳。
在诗人笔下,匡城遗址是如此充满诗情画意,并富有历史年代感,黄昏,孤城,杨柳,飞燕,牛羊,春光……。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也成为诗人吊古叹今,感时伤怀的良好素材。昔日辉煌的承匡城,虽然变成了农村田地里那充满历史时代感的几堆土墙,也许是大自然神斧天工的力量,又或许是人类发展的历史选择,不管怎样,它都是文化的印记,见证了中华文明几千年发展的历程,凝聚着民族智慧的结晶。
(作者刘金芳系网商社科特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