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发/布
NEW ISSUE
CSSCI(2023-2024)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海交史研究》2024第2期
目 录
Contents
摘 要
Abstract
P1
清前期海疆治理立法观念的演变:
以“江洋大盗例”为中心(高扬)
P13
明嘉万年间浙直水兵建置研究(姜瑞雯)
嘉靖年间倭乱爆发促使浙江、南直隶沿海一带建成独立水兵。这支兵力由卫所军船与雇募兵船共同组成。浙直战场平定后,战时水兵转化为防倭常备力量。为节省经费,明朝政府采取裁减募兵、抽军补兵方式厘定兵制,使原有卫所军兵、民壮弓兵向新的体系输送人丁等。由于卫所军丁水战能力有限,相比陆兵,明代水兵更依赖招募,兵营中募兵比例逐步上升。万历年间,浙直水兵采取短募与选汰相调剂的办法,维持水兵部队额定编制与有效战力,卫所军余设法以被招募形式进入新的兵员体系。
关键词: 明代 水兵 卫所制 募兵 营兵制
P30
明清中国的燕窝认识(蔡少辉)
燕窝是由几种金丝燕属动物筑造的可食用巢穴,产地集中在东南亚。明中期,燕窝进入中国人视野,但当时国人对其知之甚少,对这一新奇事物的了解主要依赖原产地的知识。随着中国与东南亚越来越频繁的贸易往来,商品燕窝及其相关认识陆续传入中国,进一步丰富了国人对它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国人也将燕窝这一舶来品置于传统文化谱系中加以理解,在燕窝的本质、筑巢原料、药物效用等方面发展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认识,使得燕窝以美味佳肴、珍品良药的双重身份在中国大放异彩,并深刻影响了现今国人对燕窝的认识。
P43
16世纪末跨海域的中国知识流动——《谟区查抄本》(Boxer Codex)中的中国信息 (王沛轩)
《谟区查抄本》(以下简称“抄本”)中的中国信息可分为三类,一是中国海外的活动情况;二是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的关系;三是中国信息的直接记录,其中不乏相关图像。抄本中的中国信息真假皆存,但从实之处多于虚幻无实。抄本中中国信息的记录可能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首先是西班牙统治者要求收集新认知地域讯息指令,其次是中国在亚洲的巨大影响力,最后是西方殖民者对于中国的野心。抄本中多种多样的中国信息可能来源于不同渠道,体现了西属菲律宾作为信息汇集地的功能。抄本中的中国信息不只是单纯的记录,还有西方视角下的解读,因此,可将其视为16世纪末跨海域的中国知识流动。
P66
日本遣唐使昆仑、林邑漂流与渤海辗转——以开元年间平郡广成的归国事件为中心(张维薇 王勇)
作为唐代东亚海域交通史上的特殊案例,开元二十二年(734)日本第10次遣唐使判官平郡广成在昆仑、林邑等地的漂流事件,暴露了同期日籍人员在东亚海域海难自救辗转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唐王朝对此采取积极有效的营救措施与处理预案,反映了8世纪中上叶唐日亲善关系构筑期唐对日政策的重要侧面,以及安南都护府作为日本遣唐使漂流中转地与入唐口岸,在同期东亚海域海难救援机制中的历史定位。平郡广成一行最终经由渤海辗转归国的史实,是同期渤海发挥唐日交流中转效用的重要依据。从中可见唐王朝在东亚区域事务中的宏观管控,及8世纪中上叶渤日结盟关系演进的历史背景,对遣唐使归国辗转的协调与应援。
P74
开埠初期上海外滩图像研究(1843-1860)(赵莉)
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滩成为上海港区和对外贸易的中心区域,其形象逐渐出现在口岸图像中。开埠初期的外滩图像多见于外销画。画家普遍采用了来自外滩正对面的观察视角,以黄浦江、江上舟船以及沿岸建筑为主要构图元素,形成了线性平面的程式化构图方式。这些画作融合了西方绘画技法,却又保留着中国传统视觉习惯,具有写实与表征功能,描绘了开埠后上海远洋航运、对外贸易初兴的历史风貌与细节变化,定格了外滩独特的空间形态与人文景观。外滩图像与19世纪前期广州外销画中十三行商馆图像在构图方式上具有相似性,在内容形态上体现出延续性,这反映了五口通商后对外贸易中心的变迁对外销画创作以及口岸城市文化的影响。
P96
{书评} 程永超:《“华夷变态”的东亚:近世的中国、日本、朝鲜三国关系史的研究》 (王煜焜)
P104
{书评} [ 美 ]克里斯·莱恩:《波托西: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闫广臣)
P108
{书评} [ 日 ]近江俊秀:《用海洋解读日本古代史:太平洋的海上交通》(马雯雯)
P112
{书评} [ 英 ]露西·英格里斯:《天堂之奶:一部鸦片全球史》(王与伦)
投稿邮箱
hjsyjbjb@163.com
‘
来源:《海交史研究》编辑部
图文编辑:李文慧
二审:陈少丰
三审:林 瀚
声明:凡在本刊发表论文,除非另有约定,视为作者同意本刊拥有文章的网络首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