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速递 ‖ 《海交史研究》2023年第二期目录提要

文摘   历史   2023-08-30 08:00   福建  


新/刊/发/布

92

NEW ISSUE

CSSCI(2023-2024)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目     录

Contents


摘      要

Abstract


P01

{纪念专栏}怀念中国造船史学界的领军人席龙飞老师(何国卫)

P07

清代前期海洋分界问题再讨论(王巨新)

清代内外洋划分制度经历了康熙后期创始,康熙末年成型,雍正以后有所发展的历程。清政府划分内外洋的初衷,是为了明确海洋盗案法律责任。各省确定内外洋范围的方法,主要是以海岸、岛礁、港湾、墩汛等重要地理标志物作为内外洋名及内外洋分界线。由于缺乏科学测绘手段,清代对于内外洋的具体划分并不十分精确,但符合当时官民对海洋的认知水平,能够帮助盗案事主与地方官弁迅速确定事发地点,并明确地方州县与水师官弁的法律责任。通过内外洋划分及一系列相关制度,清政府对中国海域实施了有效的管辖权。


关键词: 代前期 内洋 外洋 管辖

P28

杜环《经行记》西海中有市传闻之贸易习俗及文化特点的考察 (郭锋)

     杜环《经行记》的西海中有市传闻反映的当是曾流行于地中海北非沿岸的本地居民与外地客商船队,以在岸边设市及客主双方不见面的形式进行以物易物交易的贸易习俗。另外,就文化特点而言,这是一种世界范围的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所发生的贸易习俗,一种操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海上或陆上贸易发展到特定阶段就会出现的贸易习俗。 


关键词:唐代 杜环 经行记 地中海北非沿岸 贸易习俗

P39

从《旅行须知细则》看清代琉球对华“隐蔽政策”——兼谈琉球候文文献的史料价值  (薛明)

     长期于中日间维持某种特殊地位的琉球王国,其流传至今的古文献,除早为我国学者熟悉的《历代宝案》《中山世谱》等汉文文献外,还有一批以“近世候文”体写成的日文文献。后者由于存在文字解读上的困难,以往研究中很少被国内学者利用,但其中大量涉及中琉政治、贸易及文化往来,尤其是呈现日本萨摩藩如何于幕后操控琉球对华朝贡贸易的内容,无疑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清代两国关系不可或缺之材料。乾隆中期琉球王府评定所以国内士族为主要对象先后两次发布的《旅行须知细则》,即为反映清代琉球对华“隐蔽政策”的重要史料。结合该文献对中、琉汉文史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再研究,可使我们发现诸多看似意外的漂流事件背后,存在一直为琉球方面努力掩盖、不能被中国人知晓的秘密。


关键词:琉球  候文文献  评定所  隐蔽政策  漂流事件

P53

雍正九年西洋新马兰国番民救助事件研究(于桐)

       雍正九年十二月,向克济为首的琉球使团到达福州,跟随琉球国贡船到来的有新马兰国四名难番。福建方面在核验这四名难番的身份之后,派人将他们送到了广东澳门,让他们搭船回国。在救助这四名难番的过程中,福建巡抚赵国麟先后两次向礼部尚书三泰以题本报告,礼部在收到汉文题本后,对译成满文,将汉满文合璧文书呈递给了雍正皇帝。这两件满汉文合璧的文书在已出版的两套琉球档案都有收录。我们要提出并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新马兰国是指哪里?福建方面为何要将新马兰番民送去“粤省香山墺地”?在研读两件汉满文合璧公文书后,笔者对此次海难救助事件开始有了一些认知。笔者认为,新马兰就是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海港城市三宝垄(Semarang)。结合前人研究,笔者认为雍正九年(1731)新马兰难番为三宝垄地的荷兰商人的可能性更大,他们在琉球海域遭遇海难而被救助,进而搭乘琉球贡船来到福州。福建官员则将他们护送至澳门。琉球和清朝接力救助新马兰难番的史料证明,欧洲人开始出现在东亚海域的朝贡关系的网络中。这些档案也我们更深入全面了解十八世纪东亚和东南亚海域的人群面貌和难民救助关系提供了珍贵史料。


关键词:中琉关系  新马兰番民  三宝垄

P63

日本长崎“彩舟流”源流考略(孙凯)

       彩舟流”仪式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日本长崎唐人社会中的一种宗教民俗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基于对长崎地方相关史料的钩沉梳理和深入研读,认为明清时期经海上丝绸之路东洋航线流播于日本长崎“彩舟流”习俗的形成与古代中国“祭厉”传统有着直接关联,宋代“祠沙”祭海习俗与元明代“放彩船”传统则可视为其雏形,而明清时期盛行于福建沿海地区的“王醮”仪式即“送王船”对长崎“彩舟流”的仪式流程、具体形态等诸多方面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闽地“送王船”东传流播至日本长崎在地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华传统文化在“他者”中的坚韧性与包容性。


关键词:长崎 彩舟流 送王船 中日交流

P75

道光六年漕粮海运商船所用航海时间的初步研究(郑海涛)

       道光初年,在海运与漕运的争论中,海运支持者对商船航海所用时间的讨论,虽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当时政治争论的切入点,但此次讨论造成商船出吴淞口到天津所用时间的记载模糊不清。然通过对北洋航线地理环境、时令风信、停泊补给等诸因素的分析及商船具体进出口日期提供的佐证,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商船出吴淞口泛海抵津的用时问题。同时,在复原商船航海用时的基础上,指出商船航海所用时间短,对促进中国南北商品贸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北洋  漕粮  海运  沙船  航海用时

P94

互动与交融:古代越南与印度宗教文化关系诠释  (李涛)

       从现今考古学等文献资料可清晰反映出古代印度文明对越南的艺术、宗教、建筑、文学、社会规范、日常生活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印度等外来文化文明的碰撞、互动与交融,促进了古代越南融入海上贸易网络,搭建了与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壮大与创新发展了本土文化模式,成为了越印民间互相理解和欣赏的文化纽带。对古代越印宗教文化关系诠释可为我们深入探讨、正确解读与科学检视当前越印紧密关系提供一个重要的历史与文化视角。 

关键词:越南  印度  宗教文化  印度化

P112

{书评} 李未醉:《明清时期东亚华人通事研究》(刘旭康)

P118

{书评} 吴疆:《蹈海东瀛:隐元隆琦与前近代东亚社会的本真危机》杨租荣 吴寅瑜

P123

{书评} 欧阳泰:《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王仰旭)

投稿邮箱

hjsyjbjb@163.com



来源:《海交史研究》编辑部

图文编辑:王绮蓉

二审:陈少丰

三审:林   瀚

声明:凡在本刊发表论文,除非另有约定,视为作者同意本刊拥有文章的网络首发权。

海交史研究资讯
海交史研究资讯公众号致力于刊发《海交史研究》文章,分享相关研究领域最新资讯,创建海交史研究会会员互动平台。分享资讯与投稿,请投至hjsyjbjb@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