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发/布
NEW ISSUE
CSSCI(2021-2022)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目 录
Contents
摘 要
Abstract
P01
闽南针路簿方言词语解读:数百年未解之谜(王亦铮 王连茂)
自上世纪30年代向达先生从牛津大学图书馆抄回两部闽南针路簿以来,学界兴起的相关研究不断取得成果,但因大量方言词语难以解读,直接阻碍了此项研究的深入进行。事实表明,随着木帆船时代的终结,这些蕴含着丰富地方性航海知识的词语正日渐消亡,能够还原其涵义本真的船老舟代(lau7,tai7 )也已寥若晨星,均亟需抢救。笔者为注释《清代泉州针路簿三种》,曾在多年的田野调查中,幸得几位老舟代为之释读,其可信性毋庸置疑,经记录整理成注文,始告完成。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对方言词语解读的若干见解,并就部分难识词语作了诠释,冀于针路簿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闽南 针路簿 方言词语
P15
南海更路簿针位释读(刘义杰)
南海更路簿是海南岛渔民基于针路簿上创作的适用于我国南海及其周边海域的航海指南,从构成上看,它与针路簿同宗同源,它们对针路的表述方式基本相同,但更路簿却更精干明了且自成体系。通过对南海更路簿针位的释读,可见海南渔民对传统导航技 术中的对针、线针应用上的发扬光大,发明的“线针弓”,将我国古代航海导航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南海 更路簿 针路簿
P24
古代航海术中“铅锤”考述——基于中日航海文献的比较和实地考察(俞鸣奇)
中国古代航海术中的“铅锤”是航海测深和测定海底环境的重要工具,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结合海洋考古成果和实地调查结果,指出 “铅锤”不仅用于古代航海,还广泛应用于我国沿海地区的渔业捕捞,至今厦门等地渔民仍在使用;补充了文献中未详细记载的“铅锤”制作和使用方法。其次,通过对中日航海文献的对比发现日本航海文献中的“つるべ”与中国的“铅锤”实为一物;所记载的航海术,并非以往学界普遍认为是来自于荷兰的航海术,也受中国航海术的影响。从使用时间跨度、空间分布和地域影响来看,“铅锤”作为我国传统航海、渔捞的重要工具,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海洋文化和智慧。
关键词:“铅锤” “つるべ” 航海术
P39
16-18世纪澳葡、荷兰人、日本人运出的日本白银考述(许序雅)
日本是近代亚洲最主要的白银输出国。通过梳理相关史料及西方和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从17世纪赴日贸易的澳葡、荷兰商船入手,考证16—18世纪澳葡、荷兰商船从日本运出的白银数量,以及日本朱印船从长崎运出的白银数额。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外学者以往结论的可靠性,兼及日本白银输出对亚洲区间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白银出口 澳葡荷兰人朱印船贸易
P53
朝鲜王朝漂流民送还体制与相关公文的传递机制([韩]黄普基 吴俊范)
朝鲜王朝后期,由于忠清道海域频繁出现外国漂流船,漂流船案件成为区域海防的主要任务,忠清道官员进行漂流民审问与船载物品调查,将其结果向朝廷公文报告。从公文传递过程中发现,朝鲜王朝建立三级海防体系以及四级案件报告体系。每个下级军镇向上级军镇层层报告,所有机构都必须向多个上级或同级机构传递公文,以此防止公文传递事故,并通过相关机构互相竞争、牵制,以图国家体制的稳定。在漂流船处理过程中,道行政中心监营成为案件处理及其相关公文传递枢纽,文官监司负责指挥漂流船调查,成为海防体系的中心。
关键词:朝鲜王朝 忠清道海防 漂流船 公文传递 海防运作
P63
清代朝鲜漂流民与琉球知识情报的收集一一以朝鲜漂流民的琉球之旅与相关见闻记录为中心(崔英花)
清代,漂流是维系朝鲜和琉球交往的主要通道,漂流民的琉球见闻成了朝鲜获取琉球情报的主要来源。由漂流民带回朝鲜的琉球资讯,是基于漂流民在琉球较长时间的体验和观察,其准确度较高,具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8种18—19世纪朝鲜学者撰写的 漂流民琉球见闻记录进行分析后,可以得知朝鲜社会获取的琉球资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关于琉球风俗和社会体制的资讯;二是琉球和周边国家关系的资讯;三是关于琉球地理的资讯。这些琉球资讯在增加朝鲜的海外知识的同时,为朝鲜客观准确的认识东亚世界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清代 朝鲜 漂流 见闻记录 琉球资讯
P74
试论“宁波争贡”事件对朝鲜处理日本漂流民政策的影响(刘斌)
关键词:宁波争贡 大内氏 朝日关系 漂流民
P86
沈惟敬“东行”与明日朝交涉——以万历二十一年的《沈惟敬书帖》为线索(郑洁西 罗子玉)
关键词:明日朝交涉 《沈惟敬书帖》 《唐将书帖》 丰臣秀吉降表
P99
漂流的信仰与图样——泉州石塔半身像表现溯源探析(陈越)
P122
{书评} 马光:《嬗变、渐变与传承:元明之际的山东海洋与东亚秩序》(孙中奇)
投稿邮箱
hjsyjbjb@163.com
‘
来源:《海交史研究》编辑部
图文编辑:王绮蓉
二审:陈少丰
三审:林 瀚
声明:凡在本刊发表论文,除非另有约定,视为作者同意本刊拥有文章的网络首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