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文学的广袤天地里,散文以其自由灵动的形式和真挚深沉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众多作家抒发内心感悟、描绘生活百态的有力载体。亲情,作为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基础且永恒的主题,在散文的领域里更是绽放出绚烂多彩的花朵。奉友湘作品《我的俩“亲公”》便是这样一篇聚焦亲情的佳作,它宛如一幅细腻的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徐展开,将作者与两位“亲公”之间那些看似平凡却饱含深情的故事一一呈现。这篇散文不仅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倾诉,更是对特定时代背景下家庭关系、人性温暖以及成长历程的深刻记录。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与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与品味。通过对其多方面的细致解读,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作者在叙事、抒情、刻画人物以及营造意境等方面的精湛技艺,进而感受亲情在岁月流转中所散发的无尽魅力与深远影响力。
二、与同类亲情散文的比较及主题深度剖析
在亲情散文的浩瀚星空中,此篇散文犹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别样的光辉。相较于许多同类作品,它的独特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一些亲情散文往往侧重于情感的浓烈渲染,以强烈的情感冲击来打动读者。然而,本文则采用了一种更为细腻、含蓄的叙事方式,将深沉的情感隐匿于日常琐事之中。例如,在描述与余老爷子相处的场景时,从钓鱼时的点滴细节,如余老爷子准备钓具的一系列动作、抽烟时的悠然神态,到饭桌上分享食物时的轻声交谈,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片段,却如涓涓细流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情感洪流。这种叙事手法使情感表达更为真实、自然,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作者的经历之中,感同身受。
从主题深度来看,文章不仅仅局限于对亲情的简单歌颂。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城乡二元结构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诉求。作者家庭的特殊情况,即父母早逝且拥有城镇户口,在那个城乡差别巨大的年代成为了故事发展的重要背景线索。余老爷子对身为城镇女孩的大姐的珍视,以及对作者的格外关爱,不仅仅是基于家庭亲情的本能,更是在城乡差异语境下对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一种接纳与融合。黄叔叔对作者学业与前程的关注与引导,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普遍认知以及长辈对晚辈在社会阶层流动中寄予的厚望。例如,黄叔叔在作者高考志愿录取不如意时的独到见解,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远见卓识,更折射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的潜在变化。这种对主题的深度挖掘,使文章超越了一般亲情散文的范畴,成为了时代变迁的一个微观写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深刻的社会思考。
三、作者创作多元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在新闻出版领域的丰富经历无疑对其创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结构上看,新闻报道所要求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在散文中得以体现。文章整体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流畅。例如,在叙述两位亲公的故事时,按照时间顺序与情感发展脉络进行编排,先介绍与余老爷子的初次相遇及相处经历,再转入与黄叔叔的交往故事,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作者的记忆轨迹,逐步深入了解故事全貌。
在语言表达方面,作者的职业素养使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精准的表达能力。对亲公们的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细致入微,如对余老爷子山羊胡子的长度、颜色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姿态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一位饱经风霜且极具个性的老者形象。黄叔叔的形象刻画则通过其着装、发型以及工作环境的描述,展现出一位典型的城市干部形象。同时,作者的地域文化背景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四川方言俗语的运用,如“二嫂她妈喊亲婆”“千翻(调皮)”等,不仅增强了文章的亲和力与生活气息,还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与家庭伦理观念。这些方言俗语的巧妙融入,使人物对话更加真实生动,仿佛将读者带入了四川当地的生活场景之中,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染力。
四、文本细节深度解读
1. 结构布局的精妙之处
文章开篇以“亲公”这一独特而略显陌生的称呼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探索欲望。随后,在叙述过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与递进的手法。在描写两位亲公时,通过对比他们的外貌、职业、性格特点以及与作者相处的方式,使两位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例如,余老爷子的乡村老者形象,充满了传统的质朴与威严,他与作者的互动多围绕乡村生活场景展开,如钓鱼、讲述乡村故事与哲理;而黄叔叔的城市干部形象则显得干练、时尚且富有现代气息,与作者的交往更多涉及城市生活元素,如在农行宿舍的聚餐、对学业与职业发展的讨论。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还深化了主题,展现了不同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下的亲情表达方式。
在段落衔接与过渡方面,作者精心设计,不着痕迹。如在从余老爷子钓鱼场景转换到黄叔叔家吃饭场景时,作者先以“大姐夫的母亲,我叫的亲婆,也总是待我胜过待她的孙辈。亲公有时会带着我去小河边钓鱼”对与余老爷子的相处进行总结性叙述,然后自然地引出“我的第二位‘亲公’叫黄世维,也就是二姐夫的父亲。实际上我一直叫他黄叔叔,叫二姐夫的母亲黄妈,叫二姐夫黄哥”,开启与黄叔叔的故事篇章。这种过渡方式使文章情节连贯,节奏平稳,避免了突兀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结构把控能力。
2. 语言风格的丰富内涵
文章语言风格兼具朴素与华丽之美。朴素之处在于作者运用大量直白、简洁的语句来叙述故事,如“我特别喜欢帮他提鱼篓,拿小凳。他选好一处适合坐着钓鱼的地方,撒好鱼窝子,在钩上挂上蚯蚓,先试试水深,将浮子调整好,然后把鱼钩远远地甩进小河的窝子里”,这些平实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当时的场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而华丽则体现在作者对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上。例如,“余老爷子脸上已是沟壑纵横,下巴上蓄着长满故事的山羊胡子,接近半尺之长,大半已如霜似雪”,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余老爷子脸上的皱纹比作沟壑,胡子比作霜雪,生动地描绘出老人的沧桑面容,同时“长满故事”一词赋予胡子以生命与情感,使读者不禁对老人的过往产生遐想。
文中的方言俗语不仅是地域文化的标识,更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它们在特定的语境中传达出独特的情感内涵,使人物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自然。例如,“咋个不切开呢?”这句黄叔叔的方言埋怨,不仅表现出他对当时尴尬局面的一种反应,更流露出他与作者之间不拘小节的亲密关系。这种方言俗语的运用,使文章语言更具层次感与立体感,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五、结论
《我的俩“亲公”》在文学创作的多个维度上都展现出卓越的品质。通过与同类作品的比较,我们看到了其独特的叙事风格与深刻的主题挖掘;从作者创作风格演变的角度分析,其融合了新闻素养与文学追求的创作特色得以彰显;而对文本细节的深度解读,则进一步揭示了文章在结构布局与语言风格上的精妙之处。这篇散文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时代的风貌与人性的光辉,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领略亲情魅力与文学艺术之美的宝贵机会。
版权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此鸣谢
——————————————————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微信群
投稿邮箱:752911920@qq.com
交流及广告合作请私信
——————————————————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