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鉴|华服锦绣(上)

文摘   2024-11-25 06:00   四川  

通天神树扶桑孕育出了“化蛾而飞天”的野蚕,远古人类认为它是通神的神虫,将其饲养、驯化为家蚕。《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此后,服饰被视为华夏文明动态演进的指向标和里程碑,它不仅有“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的实用功能,更有“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的文化功能。


从先秦开始,以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演绎了天地、阴阳、人神的统一,人间服饰有了神秘、庄重与虔诚色彩。本文主要展示华夏服饰中的周代礼制、战国清新、秦汉凝重、六朝风流


01


章服制度的铺垫:上衣下裳制


商 安阳出土石人像


此石人像为目前出土最为完整的“上衣下裳”造型实物。上衣的门襟向右斜,左、右衣襟穿着时相交,故称“交领右衽”。这里的即门襟。身前腰间的斧形饰物叫做蔽膝,是尊贵和权威的象征。


原始“上衣下裳”为章服制度在西周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交领右衽、系带”为上衣的典型特点;下裳即裙,整体款式以紧窄为主。衣长至膝盖,衣袖也做得很小,以便活动。贵族所用礼服,上衣多用青、赤、黄、白、黑五正色;下裳和妇女平民的服色则用间色(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即钳(红青色)、红(赤之浅者)、缥(淡青色)、紫、流黄。

商 安阳西北岗出土大理石人像


同样是短衣齐膝,但在衣领、衣袖等部位有不同的纹饰勾边,可能是提花织物做成,逐渐成为权贵者衣着式样的标志。后来随着配饰和纹饰愈发华贵,带有特定纹饰、长袖大袍的衣裳就成为礼服。


根据《周礼》等书记载,当时将礼划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比如嘉礼,指的是国家具有喜庆意义以及人际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赈幡之礼、贺庆之礼。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许嫁,十五而笄,有“冠笄之礼”,表示成年。冠笄盛于盘中,上面蒙以帕,由“有司”执之。


女子未行礼之前穿的童子服叫“采衣”,行礼时“初加”发笄和罗帕、素色的襦裙,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再加”发簪、曲裾深衣。“三加”钗冠,穿正式的大袖长裙礼服(上衣下裳制),有佩绶等饰物。


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蕴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尤其是曲裾的),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隆重的大袖礼衣则反映了汉族女子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


男子则是“初加”幅巾、深衣、大带、纳履;“再加”帽子、襕衫、革带、系鞋。“三加”则分别是巾、帽、幞头;“三加”所用:幞头、公服、革带、纳靴。


上衣:

(深衣、袍类、

衫类均由衣演化而来,可以归为一类)

1.衣类

2.祆类

3.褂类

4.帔类

5.背心(马甲、坎肩)

6.兜类

下裳

1.裙类

2.裤类

上衣下裳为基础的服饰分类


02


完整的冠服制度:六冕六服



《历代帝王图》中隋文帝冕服款式示意


冕服由冕冠和礼服配成。《周礼·司服》记载,天子及诸侯、卿大夫有“六冕”,分别为大衮冕(祀天)、衮冕、鷩(bì)冕(祭祖)、毳(cuì)冕(祀四望山川)、絺(chī)冕(祭社稷)、玄冕(祭群小)。冕顶上的綖(yán)板略向前倾,表示恭谨,垂旒(liú)表示非礼勿视,耳旁所垂黈纩(tǒu kuànɡ)表示勿听谗言。造型立意于对天地的敬仰。


山东沂南东汉墓画像中的戴冕者、宋代聂崇义《三礼图》中所绘衮冕


同时,戴冕冠者需着玄衣及纁裳(纁色:赤与黄合《易 系辞》),上衣下裳分别象征未明之天和黄昏之地。上绘下绣各式纹样,视级别高低而异,以“十二章”为贵。其下“上公冕服九章、侯伯冕服七章、诸子冕服五章”(《周礼·秋官·大行人》)



这是明《三才图会》所绘的十二章纹样:日、月、星辰、山、龙、华虫(有时候分花和鸟两个章)、宗彝(南宋以前为一只老一只猴子)、藻、火、粉米(晋朝以前是粉和米两个章)、黼(fǔ)、黻(fú)。


《尚书·益稷》记载,舜帝制定礼服制度时,对大禹道:“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到了周朝,日、月、星辰三章改画于旌旗之上,冕服只用九章。后来秦始皇帝登基,废除章纹制度,祭祀礼服一律为纯黑,直到东汉才再度恢复十二章纹。其数量与冕冠上的旒数相配。如冠用九旒,衣裳便少两章。


现代所称的龙袍专指“十二章纹”俱全的帝王服装这十二个纹样代表了王权和帝德,其中,龙纹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的教诲


中国第一套原始“龙袍”实例来自四川三星堆遗址2号坑出土的青铜立人像。上面的龙纹礼衣,整体配套和纹饰、裁制结构都雕塑得清清楚楚。从复原实例能看到,礼衣外面是右手短袖,前后襟左侧各绣了两条龙纹,龙头朝右摆,后背右肩部位还绣有一条螭龙纹。


中国第一套复原原始龙袍 现藏于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六服是周代对贵妇礼服的规定,包括祎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周礼·天官》),等级都依女子夫爵而定。这六种礼服样式均上下连属,隐喻妇女德性专一,祎衣为黑色,缝缀野鸡毛于衣上作为纹饰。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周代制定的六冕及六服制大部分失传,只有玄冕得以保存。


从商朝一直到清末,以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延续了长达 4000 年。


03


深衣:古装基本形制之一



西汉 曲裾素纱单衣 湖南省博物院藏 出土于马王堆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被体深邃”深衣。儒家经典《礼记》只记载了深衣的“礼”属性,并没有更具体的表述:“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还记载其“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槟相,可以治军旅”,所以诸侯、大夫及士人除朝祭之外,一般皆穿深衣。中国古代两种基本服装形制也就此确立起来。


后世学者为了考证深衣的原始形制,曾进行过大量深人细致的研究。其中以汉代的郑玄、许慎,唐代的孔颖达、颜师古,宋代的朱熹、聂崇义,清代的江永、黄宗羲和任大椿等人致力最勤。在宋明儒学复兴时,朱熹曾根据其自身对《礼记·深衣》的研究认识复原出深衣并大加推广,由于朱熹复原的深衣和历史上的深衣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也被称为“朱子深衣”。这也导致了后来各种深衣有的曳地,有的及踝,衣袖有宽有窄,深衣沿边锦绣时有时无。


但可以确定的是深衣都是由前襟向后身围裹时下裾缠绕一体,正裁和斜裁互补,形成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不仅出土了国宝“曲裾素纱单衣”,还保存了完整的“直裾素纱单衣”。“衣襟裾方直”,也就是深衣下边正裁的叫做直裾。相较于衣边弯曲缠绕的曲裾更为宽博方便。


西汉 长寿绣直裾袍


这件服装根据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文物进行复原,呈现了西汉初期的女装风貌。袍服为深衣制,上衣下裳分裁而制。上衣共计四片,纱向正裁,其中衣身部分两片,宽约 50 厘米,两袖各二片,袂呈胡状,袖口有宽缘,由宽度 25 厘米的直纱条拼合成斜卷而成。下裳共计三片,底缘略作弧形。为直裾。领缘、袍缘及底缘皆为斜裁。衣料刺绣纹样为长寿绣。


战国 着深衣木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


汉 着深衣女俑


战国 《人物御龙帛画》 湖南省博物院藏


战国 《人物龙凤图》 湖南省博物院藏


这两幅帛画都出土于战国楚暮,画中男子和女子所着深衣从侧面看均为宽边交领,衣袖宽大而袖口紧窄,领口、袖口都有纹饰锦,腰间束丝织物大带。腰极细,正好印证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民谚。可见,宽衣博带、广袖窄口的深衣与普通人的小袖短衣迥然不同,是等级礼教的反映。


楚墓所见楚国服饰


马山1号战国中晚期楚墓,出土大量完整的丝织品,种类繁多,色彩斑斓,几乎包括东周时期丝织品的全部品种,是东周丝织品的一次最集中的重要发现。出自棺内的衣衾共19件。丝织品的种类有绢、绨、纱、罗、绮、锦、绦、组、绣等。丝织技术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春秋纷战,服装的色彩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好衣紫,国人皆好服之,致五素不得一紫。”《史记·苏秦列传》所收录的“苏代遗燕王书”中也说:“齐紫,败素也,而价十倍。”也正由于齐桓公这样赫赫有名的国君的爱好,所以上行下效,一时之间,在齐国紫色成为人们特别喜爱的颜色,很快便流行开来。


虽然,特别崇尚周礼的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看到人们穿戴的五彩斑斓,痛恨地说:“恶紫之夺朱也”(《论语》),却也阻挡不了服饰色彩随着社会进步而丰富。

以下为着深衣的人物线图:



04


直裾襜褕和袍服外衣:深衣的演进


襜褕款式示意


《说文·衣部》:“直裾谓之。”襜褕(chān yú)与深衣同样是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不同之处则在于深衣多用曲裾,而襜褕则用直裾。


西汉 黄纱地印花敷彩直裙式丝绵袍  湖南省博物院藏


袍是深衣、襜褕的继续演化。汉代以后,一种内有绵絮用来御寒的内衣日益普及,不再需要曲裾重重缠绕来遮掩下体,故深衣逐渐被襜褕取代。时间一长,这两种服装渐渐合二为一,内衣也变成外衣,不论有无绵絮,统称之为“袍”。人们的身份地位主要靠袍服的面料和纹饰、绣工加以区分。这件丝绵袍的里、袖、领、缘为绢,内絮丝绵,采用正裁直裾缝制,制作的极为考究。其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面料在我国首次发现。它的面世,证实了文献记载的有关“画衣”、“画文”的可靠性,反映出汉代印染加工技术的高超。


汉 红地对人兽树纹罽(jì)袍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后汉书·舆服志》载:“服袍者,下至贱更小吏,皆通制袍、单衣,皂缘领袖中衣为朝服。”东汉永平二年,袍被定制为朝服,以衣料质地和色彩区分等级,以所佩印绶为主要官品标识。至此,经历长久演变沉淀下来的袍带上了威严凝重之意。


05


袴褶:潮流胡服的演变


袴褶款式示意


战国 骑士射虎图铜镜 日本永青文库藏



河南洛阳金村墓出土的战国错金银斗兽纹铜镜背面出现了胡服最早的样貌:骑士紧身窄袖短衣,衣长不过膝盖,下体则穿紧身长裤,与中原地区的传统服饰迥然不同。胡服初现是在战国时期。军队作战若还是穿长袍、披甲胃,结扎繁琐,必会限制战斗力。“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就借鉴北方胡人的短衣、长裤,赵武灵王力排众议推广胡服。


北朝 笼冠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俑头上戴笼冠,下身穿“袴裤”,展示了北朝的部分官吏和侍从的穿戴。秦汉之际,人们下体的裤子仅有两只裤管,穿时套在腿胫部,故又被称为“胫衣”,亦称“袴”。东汉末期,一种新颖袴裤样式蔚然成风,其裤管宽阔,俗名又叫“大口裤”。搭配上身的较紧窄“褶”就合称为“袴褶”(kù xí)。


河南洛阳北魏孝子画像石棺上着袴的人


河南邓县南朝墓出土画像砖上着袴的人


这两处画像上着袴褶装的人为了方便行事都将袴管向上提,用带子在膝部绑起来。


北魏 窄袖交领襦裙


襦裙是北魏时期鲜卑族女性非常经典的服饰。这套造型来自山西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的舞俑服饰,窄袖上襦是北魏迁都洛阳前鲜卑族的主要服装,几乎没有明显的男女区别。下裙为灰缬间色长裙。襦裙外是北朝常见的外披。织锦采用了异域风情的城堞龙凤纹、对羊对鸟灯树纹和联珠“胡王”纹。这套衣服再现了平城时期鲜卑族服饰所特有的粗犷厚重,展示出这一时期文化的交融。


06


广袖宽衫搭配两当:魏晋风流


宋 佚名 柳阴高士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为晋五柳先生陶渊明,他袒胸露背,跣足而坐于豹皮之上,潇洒超脱,充满雅逸逍遥之趣。肩膀垂悬的白色带子像是现在的背带裤,但其实是古代的背心,称为“两当”。最早的两当,形制十分简单,一般多作成两片,前片遮胸,后片挡背,肩部另以织物或皮革相联。后来逐渐演变成背心的形式。两当最初在汉代出现的时候为妇女内衣。魏普以后,妇女渐将它穿着在外,成为一种便服,男子平时也穿。


明 刘仲贤 《竹林七贤图》中裹巾披衫、袒胸脱鞋弹琴的嵇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魏晋时期上至王公名士,下及黎民百姓,皆以大袖宽衫、褒衣博带为尚,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南朝。宽衫与秦汉时期流行的袍服有所不同:秦汉男子的袍服袖端有一个收敛的袖口叫“祛”(qū);而魏晋时期的宽衫则不用这种袖口。《抱朴子·刺骄》记载竹林七贤“傲俗自放……或乱项科头,或裸袒蹲夷,或濯脚于稠众。”很是引起了一番风尚。


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宋摹) 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妇女头插宝钗、梳下垂流苏髻,袍裾宽大曳地,锦带飘忽,仙气十足。当时的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又受到佛教道教的影响,在传统基础上加飘带,形成上俭下丰的风格。敦煌壁画和各式陶俑所呈现的这个时期的妇女服装无不袖口肥大,下䙓宽松曳地,如燕翻飞。


南北朝 敦煌壁画莫高窟 285 窟主室东壁 华带飞髾的菩萨


南宋 佚名《宋摹洛神赋图》,画中人物均宽衣大袖。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秦汉尚黑尚红的传统被打破。朱、绛、紫、黄、黑、绿、白各色混用,曾经限制亲王贵胄使用的红色和紫色在绘画当中也变得多见。《旧唐书·舆服志》有记载:“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朱紫玄黄,各任所好。”说明这一时期色彩的应用没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


南北朝 木舞俑 青海省博物馆藏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1]阎步克.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上)──中古《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94-106.

[2]马慧雪.中国周朝冕服“十二章纹”图案的纹样分析[J].今古文创,2024,(01):93-95.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1.030.

[3]中国衣经[M].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0.

[4]沈从文, 王㐨. 中国服饰史[J]. 2004.

[5]孟桂颖. 儒家思想与中国服饰文化[J]. 装饰, 2006 (6): 44-44.







新文化视界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