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纵横其境内,早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庆就成为我国的陪都以及后方基地,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同样成为非常重要的地区,当时在重庆建成常规兵器生产基地以及水面舰艇后方基地。
1965年六机部根据中央三线建设精神,决定在四川建立水面舰艇基地及相关配套工业。基地成员包括:重庆造船厂(429),位于重庆南岸区明月沱,负责建造037型猎潜艇;新兴机械厂(467厂),位于江津,负责生产涡轮增压器;永进机械厂(468),负责生产齿轮箱、联轴节;前进机械厂(405)负责生产船舶发动机。
1965年7月,六机部决定将上海新中动力机械厂(409厂)、上海沪东造船厂的部分职工内迁重庆,共同包建国营新兴机械厂,军工代号467,467厂负责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生产。上海两个内迁厂的主要分工为:409厂支援技术骨干,沪东造船厂支援管理干部。
1965年11月,新兴机械厂最初选址在四川武隆县白马公社的白马山下(今重庆市武隆县白马镇)的一条3.5公里长的山沟中。1966年7月25日破土动工,因备战需要,核心的车间建在山洞中,建设者们依靠简陋的风钻开凿出近千平米的山洞。
1967年6月15日,白马公社下了一场暴雨,暴雨持续数小时,引发洪水,洪水冲毁了尚处于建设中的大部厂房、住宅区,厂区成为一片汪洋,辛辛苦苦开凿的山洞也被洪水淹没,新兴机械厂被迫停工。
1968年1月7日,六机部结合受灾情况,重新勘测厂区附近的地质结构,决定另选新址。经过多地采点,将新址确定在江津区巴山村临峰山脚下的长江北岸。巴山村还布局有永进机械厂(468厂)、红阳机械厂(469厂),符合“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
1969年3月,新兴机械厂新厂破土动工,厂区沿着山谷修建,连绵2公里多。当时江津地区的三线项目众多,导致生产材料、专业施工人员非常缺少,但建设者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尽量节省开销,他们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席棚子。
建设者们为了解决缺少砖的问题,他们就地取材,很多厂房都是用石头建造的,这也是新兴机械厂的一大特色。宁静的巴山大队因三线建设也变得热闹起来,当地村民根据三个厂的布局编了一个顺口溜:“新兴厂一条线,红阳厂围山转,永进厂一大片”。
1970年,上海的援建职工陆续来到江津,他们大多乘坐轮船到达重庆码头,然后在码头换乘解放大卡颠簸60公里到达厂区。1971年,来自辽宁、湖北、陕西等地的内迁职工也陆续抵达江津,天南海北的三线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
新兴机械厂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上6:30伴随着嘹亮的军号声,职工们开始起床,在央广《新闻与报纸摘要》中陆续进厂。最辉煌的时候有在册职工1500人,其中1100人是上海人,所以上海话是“厂话”。
这些来自大城市的职工最初很不习惯江津的生活。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口粮都是定量的,男职工每个月36斤口粮,女职工31斤,办公室人员每个月29斤,另外每个月还发放2斤菜籽油。
工厂发的定量口粮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如果想要改善伙食,只能去食堂,当时食堂的大师傅来自上海,大师傅做了一手好菜,食堂可以吃到糖醋小排和小笼包,但吃这些美味是很奢侈的。如果实在嘴馋,休息日几个职工组团去江津的小饭馆美美的吃一顿,二三元钱能吃四个硬菜。
每年春节假期,职工们都会乘坐火车回家,当时回上海有南北两条线路,需要近60个小时才能到达上海,旅程是相当漫长。返厂时,职工们都会尽量多携带一些上海货,全国通用粮票、大白兔奶糖、固本牌肥皂等。
职工们和附近的百姓非常融洽,村民们喜欢和这些城市职工做买卖,当时一块“固本”牌肥皂可以和当地人换一个西瓜,两斤半的全国粮票可以换10个鸡蛋,上海职工们还会向村民买一些河蚌和黄鳝。
随着厂区建设的逐步完善,生活区的幼儿园、子弟学校、招待所、澡堂、职工宿舍、职工医院相继落成,职工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些大城市来的职工的打扮时髦。男职工“博步”牌皮鞋是标配,女职工最爱“蓝裳”和大波浪,新兴机械厂职工一度引领江津的时尚浪潮。
1980年,三线建设结束,三线企业开始转型,新兴机械厂的上海籍职工除了和当地人成家的,大部分都返回上海原单位,或者分流到其他工厂。新兴机械厂更名为江津增压器厂。
1989年,江津增压器厂再次更名,后来重组改制并入中船集团发展至今。如今生活区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这些别具风格的老建筑记录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漫步于此,充分感受着岁月的沧桑,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