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注意———
办公室观茶员,分享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得,欢迎各位体制内的朋友关注!
作者:闪光少女
本文原载于知乎,系公众号“体制内入门指南”独家授权转载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我最近也在认真思考,如果我现在不干公务员了,我能干点什么?
从我这十年的工作经历来看,我可以干的事:
1、公文写作代笔。写了十年公文,套路模板都很熟悉。在公文写作网站上试过水,基本投一篇过一篇,与网站五五分成,一个月正常收入应该可以过千,如果赶上集中性的学习教育活动,模板型文章的需求量大,收入应该会更高。写得久了可以申请专职写手,接订制稿件,糊口没有应该没有大问题。
2、公考培训机构。自己通过了公考,有多年党委政府部门工作经历,参加过多次公务员招考工作,对公考招录政策都很熟悉,前期可以去公考面试培训机构试课,后期如果干得好可以尝试单干,用当地辞职公务员的噱头造势,在当地做出名气再尝试线上的面试培训。
3、企业政府公关。对政府运作熟悉,在当地有基本的人脉关系网,刻意跟一些与企业有密切交道的职能部门保持过联系。跟经营企业的亲朋好友玩笑似地聊过这些事,也接到过对方开玩笑似的抛出的橄榄枝,但确实没正式谈过。跟体制内离职到企业成功任职的前同事们都交流过经验,知道一些关系途径,如果离开体制,以目前的行政能力在企业找一份糊口的工作应该不是问题。
如果抛开十年沉没成本,我想干的事:
1、写写官场小说。这十年遇到了,形色色的人,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了解了体制运行的逻辑,也懂得了很多隐晦的梗。如果抛开这个身份想写写官场小说,从写人物小传开始,慢慢写,可能不会太挣钱,就当回忆录记录,如果有幸能写出爆款应该可以作为事业经营。
2、当个旅行博主。我挺喜欢旅行的,爱住不同的酒店,如果不当循规蹈矩的公务员就想做旅行博主,试试测评不同的酒店。可能只能当做兴趣爱好,但可以用"公务员辞职环游世界"来做自媒体的起爆点,不过对视频拍摄和剪辑技术应该有很高的要求。
3、做做体力劳动。我喜欢做不跟人打交道的重复流水线工作,不用动脑子的那种就很好。大学时在炸鸡店打工,很喜欢炸薯条和包汉堡,也常跟家人开玩笑说想去流水线打螺丝钉。虽然工作强度太高可能会忍受不了,但找一份付出基本体力劳动的工作也不是完全接受不了的事。
······
体制十年教会我的是看清体制也认清自己,不会过高期待也不会妄自菲薄。
我从来不觉得体制是个金饭碗,也一直觉得人应该保有随时离开的能力。经历越多,读史越多,越觉得"居安思危"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曾经我也觉得是这个职业困住了我,它琐碎、无聊,消磨意志,让人逐渐变废。
但十年后我觉得很多时候是我自己困住了我自己。
人变废其实是从放弃学习开始,而不是从当公务员开始。
这个平台会给予我机会,赋予我价值,但一定不可能完全定义我。
回到题主的困境,我想说的是:
第一,公务员从来不是一条退路,而是一份职业。
"学而优则仕",这几年接触到的人让我依然认为这个体制集聚了很多聪明又优秀的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公考现状也让我有理由相信,当公务员肯定不是最后的退路而是一份还算不错的职业。
所以,就算干不了公务员也不代表一无是处。
第二,既要埋头苦干也要用心思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看似琐碎程序性的基层治理工作,背后能教会人的是统筹规划的意识,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及了解自我的途径。
但如果你只是埋头干工作,而不去思考每项工作背后的逻辑、原理,不去总结规律,了解规则,无休止的"督检考"就永远只是疲于应付的"督检考"噩梦,你永远只会有"想不到"的工作和"干不完的工作。
以前我不爱读体制相关的书籍也不爱了解体制相关的讯息,总觉得八股意味太明显,但真的认认真真读了,结合经历思考了,觉得事事都自有他的意义。
第三,了解自己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题主很多描述和眼下的困惑我觉得问题的症结是因为题主不够了解自己。
起初不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就稀里糊涂考了公,进来才发现"工作压的症结是因为题主不够了解自己。
起初不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就稀里糊涂考了公,进来才发现"工作压力超乎自己的想象"。现在也不了解自己,所以也不知道自己该去个什么样的"相对轻松点的部门",怎么去跟领导开这个口。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长处是什么?我的短处在哪里?
以上三个问题既是你说服领导的答是你摆脱焦虑的关键。
最后,只想说焦虑毫无意义,你能做的其实很多。
事物自有它的客观规律性,但你永远拥有主观能动性。
无他,祝好!
体制内入门指南,一个体制内人员集体创作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回复“考研” “待遇” “选调生”“ “省考” “报名” “笔试” “面试” “体检” “政审” “入职”“辞职”“公检法”“税务”“事业编”“国企”等关键词,可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