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椎动脉变异

学术   2024-10-10 17:04   北京  

椎动脉损伤是颅颈交界区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症多存在椎动脉畸形,损伤风险明显增加。《颅颈交界畸形与颅底凹陷症--理论与实践》一书对椎动脉变异做了详细阐述,摘出部分内容与同道分享。

1.椎动脉骨外走行变异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1Ⅰ型 椎动脉近中入颅型。当患者存在寰椎枕骨化时,椎动脉出枢椎横突孔后向上进入枕骨大孔,其入颅点距中线较近。由于椎动脉走行跨越C0~C2关节表面并靠近中线,实施颅后窝减压或后路置钉及侧块关节撑开等操作时,应提高警惕,避免伤及椎动脉。

 1.2Ⅱ型 椎动脉远中入颅型,当患者存在寰椎枕骨化时,椎动脉出枢椎横突孔后向上进入枕骨大孔,其入颅点离开中线较远。此型实施枕骨大孔减压或寰椎侧块螺钉置钉时相对较为安全。

1.3Ⅲ型 第1节段型椎动脉,也称弓下走形。椎动脉出枢椎横突孔后,并不向上进入寰椎横突孔,而是在寰椎、枢椎之间进入椎管。

1.4 Ⅳ型 窗口型椎动脉,椎动脉出枢椎横突孔后分为2支,一支在寰椎、枢椎之间进入椎管,另外一支向上进入寰椎横突孔正常走行,经过寰椎后方的椎动脉沟进入枕骨大孔。

III型和IV型的椎动脉的走行路径均跨过寰椎侧块后方的置钉区域,如果术前未能加以诊断,而实施寰椎后路侧块螺钉置钉手术或行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撑开松解等操作,很有可能伤及椎动脉或其重要分支,造成严重后果。

 1.5 Ⅴ型 椎动脉膨隆型,该型变异主要表现为椎动脉出寰椎横突孔后,在椎动脉沟处向后方膨隆,突出于寰椎后弓的边缘,形成一个袢样结构。手术医师显露寰椎后弓尤应注意避免损伤膨隆的椎动脉。

 1.6 Ⅵ型 寰椎后弓缺失致椎动脉裸露型,是寰椎后弓发育不良合并的椎动脉变异,当寰椎后弓缺如时,椎动脉缺乏骨性结构的保护,直接裸露在外面,手术显露和置钉过程中容易造成损伤。

1.7Ⅶ型 枢椎壁内型。少见,该型椎动脉出第 3 颈椎横突孔后上行时不进入枢椎横突孔,而是进入椎管,然后贴枢椎椎管内壁和枢椎峡部向外拐出后上行进入寰椎横突孔。

1.8 Ⅷ型 单支椎动脉,通常大部分人的椎动脉是左右两支的,进入颅内汇合成基底动脉。但两侧通常不等粗,较粗的一侧血供好,称为优势侧椎动脉。也有些人的非优势侧椎动脉严重退化闭合,仅剩一侧椎动脉血管。手术操作过程中要保护好这唯一的椎动脉,一旦损伤,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2.寰椎骨性结构相关

2.1 寰椎后弓的厚度。对于经寰椎后弓螺钉技术(也称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寰椎后弓的厚度是很重要的指标,<3.5mm的后弓高度不能置入椎弓根螺钉。

 

2.2寰椎椎动脉骨桥 是指椎动脉在寰椎椎动脉沟后方走行时,被一个骨性管道样结构包绕,发生率为3%~5%,可能被误认为宽的后弓而将螺钉拧入椎动脉骨道内而伤及椎动脉。 

3.枢椎骨性结构相关

枢椎的椎动脉走形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椎动脉高跨,笔者之前进行过总结。欢迎查阅。

骨今中外
中国骨科新媒体的领跑者,专注服务于30万+ 中国骨科医生及从业人员。聚焦于骨科实用手术技术的传播,免费学术资源的分享,互联网思维的结合创新与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