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探幽】刻在个旧阴山的那个“硔”字怎么读?其实硔=矿!“矿”是一个多音字也读gǒng!

文摘   2024-12-19 07:30   云南  

作  者

   赵俊峰


在世界锡都个旧,金湖文化广场毗邻的阴山石壁上,那醒目的“硔”字宛如一道神秘的文化密码,吸引着无数过往之人的目光,也引发了他们内心深深的疑惑与探究欲望。究竟这个“硔”字该如何准确读音?其背后又潜藏着怎样源远流长且意义非凡的文化内涵?


当我们沿着汉字演变的历史长河溯游而上,会发现“硔”字恰似一颗承载着古人智慧结晶的明珠。在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探索逐步深入,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面对形形色色、特性各异的矿石,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精准的方式来加以区分与标记,于是“硔”字应运而生。它以“石”为偏旁,鲜明地揭示了其与矿石家族的紧密血缘;而“共”字作为部首且赋予读音,一方面体现了个旧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往往多金属共生的独特地质风貌,另一方面也凝聚着古人对矿石共同属性的深刻洞察与高度概括。可以说,“硔”字的诞生,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与认知积累过程中的智慧创造,它为彼时的矿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具辨识度与内涵深度的符号标识。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个旧民众而言,“硔”字绝非一个陌生而遥远的文化符号,其读音“gǒng”早已深深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体系之中,成为地域文化的一个鲜明烙印。回首往昔,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与认知的渐进性,在早期的表述中,这种品位极高的原矿石曾被误写为“汞”,并以“汞头子”的名称流传于民间。然而,随着人们对矿石研究的深入与科学认知的提升,逐渐意识到这种锡或铜含量颇高的原矿石与化学元素汞有着本质的区别,于是,对其正确书写与精准定义的追寻成为必然。


时光流转至二十一世纪初,一位既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学养,又满怀对本土文化炽热情感的地方领导者,凭借对汉字六义的深刻领悟与灵活运用,深入挖掘“硔”字的内在潜力。他依据会意与形声的造字法则,结合个旧独特的矿产资源共生特性,以严谨而富有创意的方式,最终确定了“硔”(gǒng)字的规范用法与精准含义。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创举,不仅为个旧特有的高品位锡原矿石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载体,更如同一股清泉注入古老汉字的血脉,使其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自此以后,那高高耸立在阴山之上的“硔”字,宛如一位历史的守望者,静静地俯瞰着这座因矿而兴起、因矿而繁荣的城市在时代浪潮中的起伏变迁。它见证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经济结构的多元演变、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它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个旧人在这片土地上的辛勤耕耘、拼搏奋斗与梦想追求。“硔”字,已然成为个旧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标志,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市民的心灵深处,成为凝聚地域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核心源泉。


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矿”字时,会惊异地发现一段鲜为人知却又意义深远的文字关联。在“硔”字尚未被正式确定之前,“gǒng”这个读音早已默默地存在于“矿”字的多元读音体系之中。以个旧云庙一侧的“矿王殿”为例,其正确读音应为“gǒng王殿”,而非人们通常所误读的“kuàng王殿”。翻开权威的《新华字典》,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矿”字作为一个多音字,除了常见的“kuàng”音之外,还保留着这一古老而独特的“gǒng”音。从语义学的角度深入剖析,在特定的语境与读音设定下,“矿王”与“硔王”实际上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式,二者所指代的内涵完全等同。这一奇妙的文字现象,犹如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将“硔”字与“矿”字紧密相连,共同编织出个旧矿业辉煌历史的文化锦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硔”字所承载的绝非仅仅是一种矿石的名称符号,它更是一部生动鲜活的个旧矿业史诗的高度凝练与文化象征。它宛如一位无声的讲述者,深情地诉说着无数先辈矿工们在黑暗幽深的地下巷道中,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勤劳智慧的双手,一寸一寸地挖掘矿石的艰辛历程。其中,像赵天爵这样的先辈,在个旧矿业早期发展中,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力,组织人力物力,深入深山探寻矿脉,为后续大规模的矿业开采奠定了坚实基础。还有李贲,他精通矿石冶炼技术,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良,将传统冶炼工艺不断优化,提高了锡矿的冶炼纯度和产量,大大推动了个旧锡矿业的发展进程。


他们见证了那些原本深埋于深山之中的矿石,如何经过一道道复杂而精细的冶炼加工工序,最终脱胎换骨,化身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金属材料,在建筑、机械、电子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硔”字是个旧地域文化宝库中一颗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它蕴含着先辈们在矿业开发过程中所倾注的无穷智慧与辛勤汗水,也折射出这座城市因矿而生、因矿而兴、因矿而荣的独特发展轨迹与坚韧不拔的城市精神。


因锡矿而蓬勃兴起、傲然屹立、荣耀四方的个旧,始终怀着一颗崇敬与感恩之心,铭记那些为锡矿开采事业默默奉献、辛勤付出的劳动者们。往昔岁月,个旧便精心修筑矿(gǒng)王殿,以昭对开矿始祖之缅怀敬意,此殿后称“硔王殿”。它岂止是供奉神灵的庙宇,实乃个旧矿业文化绵延传承的关键所在。于此,开矿始祖董辅王、卫定疆、赵老祖公赵天爵的传奇与勋业口口相传。他们的开拓精神、无畏勇气,若熠熠星辰高悬,照亮个旧矿业的历史长河,化作城市精神的不朽灯塔。



如今,个旧站在时代新的起点之上,“硔”字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必将如春风化雨,润泽这片土地的创新发展之路。在科技浪潮的席卷下,个旧正积极探索矿业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让古老的矿业在智能化、绿色化的轨道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展望未来,个旧将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石,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产业升级转型的征程中稳步迈进。城市的建设者们将继续秉持先辈的开拓精神,打造一个既富有历史韵味又充满现代活力的新个旧,让“硔”字所承载的文化光辉,在未来的岁月里更加耀眼夺目,吸引着四方宾朋前来探寻它的独特魅力,共同见证个旧在新时代续写辉煌篇章,向着更加繁荣昌盛、绿色和谐的明天砥砺前行。


作者介绍


赵俊峰,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个人专著《开在大锡额头的荞花》《听石头用沉默说话》《出国部队》三部。与他人合著《仗剑红河诗酒花》《红河37.2℃》《燕归古镇状元家》《西南鞋王》《少林弟子梁山碧》等。







欢迎长按二维码

或微信扫一扫

关注、订阅


落纸如云 文艺微刊
云南有一种生活,
叫做在人间烟火里,
呼吸文艺气息和抒写百味人生。
无润笔原创,凭情怀投稿  
1316455159@qq.com

感谢赞赏,支持稿件编发工作!

落纸如云
云南有一种生活,叫做在人间烟火里,呼吸文艺气息和抒写百味人生。无润笔原创,凭情怀投稿1316455159@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