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赵俊峰 苏翔
刘开渠先生对孙光宗先生的画作颇为赞赏,特为其题词“画出风流送万家”。这简短的七个字,不仅是对孙光宗绘画技艺与艺术境界的高度赞誉,更是一种艺术精神的传递与期许。为表感激之情,孙光宗先生精心绘制了一幅名为《孺子牛》的国画。此画中,想必那牛的形象定是栩栩如生,或低首耕耘,或悠然自得,仿佛凝聚着画家对生活、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地方名宿、民革党员陈文泉先生,其身份多元,集诗人、书法家、老中医于一身。已过九旬高龄时,仍心系病患,坚持到个旧永胜街“中山诊所”坐诊,其仁心医术令人敬仰。而在艺术领域,他亦有着非凡的造诣。面对孙光宗的《孺子牛》,陈文泉先生依据画的深刻寓意,挥毫题下了一阙《鹊踏枝》:“蕾荻萧疏迎玉露。一抹凉飔,淡荡秋云霁。牛背牧童舒快意,双雁齐飞横天际。 木末水明风细细,縠样轻柔,是处都华丽。踯躅泥涂犹蹈厉,卖刀早作躬耕计。”词中,那蕾荻在玉露中的萧疏之态,凉飔轻拂、秋云散去的清朗意境,牛背牧童的惬意与双雁齐飞的壮阔相互映衬,再加上对画中牛于泥涂间奋进姿态的描绘,将画中的景象与内涵以优美的文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画作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国学大师、书法家周善甫先生,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以及个旧二中的老教师,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帜。观其书法,笔锋刚劲之处,如苍松屹立于悬崖峭壁,坚韧不拔,每一笔力透纸背,彰显出雄浑豪迈的气势;而笔画流转间,又似山间清泉蜿蜒流淌,细腻且灵动,充满了优雅的韵律感。其字的结构严谨而不失洒脱,仿若一位智者在从容布局,既遵循着传统书法的法度,又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当孙光宗的画与陈文泉的诗呈现在他面前时,周善甫先生以其精湛的书法技艺,将诗与画完美融合。他精心书写陈文泉先生的《鹊踏枝》于画作之上,那一笔一划间,或刚劲有力,或飘逸灵动,仿佛赋予了文字与画作新的生命。三人齐心协力,将合作完成的这幅作品精心装裱,怀着崇敬之心共同举奉刘开渠先生教正。这一过程,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创作与交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情感交融的体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在个旧的文化史上书写了一段令人传颂的佳话。
陈文泉老先生的书法成就,在个旧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往昔,老厂锡矿俱乐部名为“工人俱乐部”的招牌,便是出自他手。在那个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没有大的毛笔和大纸张,陈文泉先生却能别出心裁,以大米撒在地上制作书写工具,这一独特的创作方式堪称一绝。其书法作品,无论是大字招牌还是日常书写,皆彰显出深厚的书法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笔画间的起承转合、字里行间的气韵流动,无不令人赞叹。
周善甫先生作为国学大师,其书法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在书法创作中,将国学的精髓与书法艺术完美融合,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个文化的符号,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内涵。他在个旧二中的教学生涯中,亦将书法艺术与国学知识传授给莘莘学子,为个旧的文化传承与教育事业默默耕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孙光宗先生,作为抗战老兵,其经历赋予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而这种品质也融入到他的绘画创作之中。他的画作在滇南地区享有盛誉,其绘画风格或许兼具雄浑大气与细腻入微。从《孺子牛》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画笔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传达给观者。
然而,这幅凝聚着三位艺术家心血与智慧的佳作,其命运却有着些许波折。曾经,此画有意回归个旧,这本是一个让这一文化瑰宝重回故土的绝佳契机。当时有人提议当地出资收藏,然而,面对仅仅 2000 元的要价,却因种种犹豫而错失良机。最终,这幅画被一位昆明人买走。时光流转,如今若想再将此画购回,即便出价 100 倍,恐怕也难以如愿。这不禁让人感叹文化瑰宝的珍贵与不可复制性,也让人对当初的犹豫错失深感惋惜。
个旧的这一宝,不仅仅是一幅诗、书、画结合的作品,更是个旧文化底蕴的象征,是这座城市艺术灵魂的凝聚。它见证了个旧曾经的文化繁荣与艺术交流,承载着艺术家们的才情与梦想……
作者介绍
赵俊峰,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个人专著《开在大锡额头的荞花》《听石头用沉默说话》《出国部队》三部。与他人合著《仗剑红河诗酒花》《红河37.2℃》《燕归古镇状元家》《西南鞋王》《少林弟子梁山碧》等。
作者介绍
苏翔,现为兰州聚文书画研究会、云南中山书画院、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红河州作家协会、红河州摄影家协会等协会会员,个旧微言堂国学院顾问、个旧市政协书画院特聘艺术家。
感谢赞赏,支持稿件编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