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低空经济潮起,浙商如何“高飞”

创业   2024-12-21 10:55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低空经济因其产业链条长、经济带动强、场景应用广、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具备五年打造一个万亿产业的潜能,被誉为“下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新蓝海。


11月23日,首届中国(绍兴)低空经济展览会在浙江启幕,汇聚了约200家低空经济生产制造和飞行服务领域企业。


几天之后,27日,全球低空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举行。


这些会议只是2024年无数与低空经济相关展会的其中两场。而无数人在这一年间奔赴的各式各样低空经济展会背后,折射出“低空经济”这一年度经济热词的万众瞩目,并且,热度还在不断攀升。


热度翻涌,下一个万亿产业?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通常为1000米以下,可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为活动空间,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为核心,能辐射并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因其产业链条长、经济带动强、场景应用广、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具备五年打造一个万亿产业的潜能,被誉为“下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新蓝海。


其实,低空经济作为人类对于天空向往的投射,自古有之。在古希腊神话中,“巧匠”代达罗斯曾为自己和儿子伊卡洛斯做了两副羽毛制成的翅膀,用蜡粘在身上,两人得以飞向天空。可以说,在空中翱翔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但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放眼世界,欧美国家的低空经济实践起步较早。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副院长张伟告诉《浙商》杂志记者,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例,国外头部企业集中成立于2014至2015年间,如美国的Joby是全球公认的eVTOL巨头,主要开展电动空中出租车业务,还有美国Overair与Archer、德国Volocopter与Lilium、英国Vertical Aerospace等公司,同样实力不俗。欧美的较早布局,除了与科技发展有关,也受到地理、人口分布等因素影响,“相对来说,美国地广人稀,因此对eVTOL的应用有相当大的需求。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高,城市间短途出行的需求很大,多年来更重视高铁的发展。”张伟这样解释。


而中国的“低空经济热”,可追溯至2021年。这一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其中,标志着这一产业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随后,在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低空经济被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彰显其重要地位


到了2024年,低空经济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不仅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被纳入新质生产力的范畴。3月底,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更是为通航产业指明了发展蓝图。



根据全球低空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上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到2030年,预计我国eVTOL市场保有量将突破10万架;我国无人机产业有望率先进入“万亿俱乐部”,覆盖物流快递、应急抢险、农林植保、线路巡检、城市管理等领域,功能型的细分赛道将是无人机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我国将是低空经济最大的单一市场,至少在未来二十年间,都将保持高速增长。”上述报告指出,未来两到三年,我国主要大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和地面飞行服务设施将基本建成,eVTOL也将陆续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此外,在低空经济的带动下,通用航空产业将逐渐发展,轻型飞机、大中型无人机将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其中,轻型飞机主要用于文旅观光、野外作业、物流快递和城市间的中长距离转运,大中型无人机则主要用于货运。


为什么低空经济的热度出现在近两年?


张伟认为,这一现象有主观与客观因素:“首先,低空经济涉及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电池、5G通信等技术,是技术与行业交叉融合的产物,是相关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次,人们对于天空的向往从未止息,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等技术的逐渐成熟,人们对于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需求不断提升,也成为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另外,受到我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大环境的影响,低空经济作为新的蓝海,通过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变革与升级,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群雄逐鹿,浙江地位几何?


热度之下,抢位低空经济,成为全国各地不约而同之举。


今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积极响应,纷纷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了产业规模目标。其中,上海、河南设定了500亿元以上的目标,安徽力争达到800亿元,北京、湖北将目标锁定在1000亿元,而广东,计划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


政府行动的同时,不少企业也早早锚定了低空产业,涌现出无数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深圳的大疆是全球无人机的领军企业;广州的亿航智能在今年4月获得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生产许可证,这是全球eVTOL行业首张生产许可证;上海的沃兰特也是eVTOL行业的佼佼者;顺丰、京东等早已开启了无人机物流的试点,作为解决偏远地区和紧急配送难题的重要手段;小鹏汇天生产的智能飞行汽车,则刚刚入选“2024年度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毫不夸张地说,近两年来,低空经济领域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在各地纷纷加码低空经济之时,“弄潮儿”浙江也显示出奋勇争先之势。今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布设低空新基建“三张网”(低空基础设施网、低空航路航线网、低空飞行服务网),到2027年,全省建成A类通用机场20个,实现“市市通”;建成公共无人机起降场150个以上,覆盖四大都市圈核心区;通用航空航线通达长三角地区,无人机物流航线基本覆盖四大都市圈核心区。


其实,作为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浙江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落子低空经济:《2020年浙江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提出,开发全省通航项目,建设省级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和浙江省航空产学研基地。



浙江探索较早,也已经在无人机产业发展、集群打造、应用场景探索、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无人机产业方面,浙江在大中型无人机领域具有全国领先优势,引进了航天彩虹、北航长鹰两个军用无人机生产基地,是仅次于四川的军用无人机制造大省。


集群打造方面,浙江拥有杭州钱塘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平台、台州空天产业平台两个航空航天领域“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孵化了德清、建德、新昌万丰等航空领域特色小镇,集聚了万丰奥特、迅蚁科技、航天彩虹等一批低空经济龙头企业。


应用场景探索方面,早在2019年,迅蚁科技就领到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编号为“0001”的全国首张城市场景无人机物流运行牌照,目前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开辟常态化航线,飞行里程超100万公里;杭州入选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横店“航空+影视+旅游”入选“全国交旅融合十佳案例”。


欣欣向荣,百花齐放。张伟介绍,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浙江各个城市都迎来了发展低空经济的机遇:杭州已经是中央空管委初步确定的6个eVTOL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可以很好地利用相关政策;舟山有群岛的特殊地理环境,可以利用好岛与岛之间的交通需求驱动;湖州则可以利用好环太湖或者跨太湖的应用场景。可以说,要发展低空经济,各地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先行者如浙江,在全国低空产业版图中处于什么位置?不少企业家与专家都向《浙商》杂志记者表现出乐观之态:纵观全国,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处于“第一梯队”。不过,较之创新能力与制造实力都较强的广东,浙江的低空产业也存在一些短板,“以杭州为例,我们的供应链不像深圳那么丰富,企业也不像深圳那么多。”一位企业家这样说。

可能的“曲折路径”

前途一片光明的前提下,低空经济依然可能面临曲折的发展路径。


虽说市场需求和产业想象空间正在迅速扩大,尤其是在短途运输、载人飞行、应急救援中,低空产业显示出强大的潜力。但不少行业内人士都对《浙商》杂志记者提到了类似的困扰:飞行空域审批程序复杂;低空空域开放仍然有限,目前主要集中在试点地区;通用机场分布不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完善;对于低空经济的规划与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在各地的主管部门不同或存在多头管理,一些地区由交通部门牵头出台政策,一些地区则由城投集团或其他国企出面主管,部分安全管理职责则归属特警部门。


另一个突出问题在于人才的制约。正如前文所述,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的产业,低空经济的人才需求很高,但目前要找到“适配”的人才,对企业而言并非易事。张伟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航空航天的专业人才培养与低空经济的发展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缺口,通航驾驶员甚至无人机操控员(业内称为“飞手”)在市场上都面临着“一将难求”的困境。据国家发改委披露,目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人才缺口高达100万。


当然,从长远来看,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必然有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未来可期是更重要的事。



张伟表示,低空经济的发展,对于相关企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整个产业链很长,辐射带动效应强,从整机制造到电机、电池、电控、材料等方方面面都将受益。因此,低空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我们的制造业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跃进。”


他还提到了低空经济概念对于投资者的利好:“近两年,市场投资不活跃,低空经济的发展有望带来投资驱动作用。”此外,低空经济的发展,也将推动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从物流配送到低空旅游、再到跨域通航等,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老话同样适用于低空经济,在当前阶段尤为重要。如果我们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能做到超前布局、系统设计,将在区域低空经济发展中占领先机。”张伟特别强调了低空经济发展中,国企与民企的不同作用,“新兴行业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往往不需要太操心,只要市场在那里,基础设施到位,我们勤奋的民营企业家总能快速响应。但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投入很大,这笔投入产出账,民企可能算不过来,而国企是责无旁贷的。”


而政府作为,也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向锦武在全球低空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为了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强引导,明确政策导向,推动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还应加强前沿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为低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密防护措施,确保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


无论如何,对于浙商而言,低空经济的未来已是笃定,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行至这未来。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文丨《浙商》全媒体中心主笔 姚恩育

制图丨翁奔

编辑丨杨文茜

审核|姚恩育

监制|冯永明 余广珠

浙商杂志
解读财经大势,纵览行业全局。走进浙江企业,倾听浙商智慧。为新时代浙商精神代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