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九)

幽默   2024-11-15 07:03   广东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遇见宝宝姐
     每周一、三、五早上7点不见不散


                 

之前一直有读者私信我,他们不明白,爹爹和娘一直对母亲不错,怎么可能一个月过去了,都不把哥哥抱给母亲看看呢?那毕竟是她的亲生儿子。他们认为以爹爹和娘的人设,这不符合情理。


我相信,看了上篇文章之后,他们心里的疑惑就会解开了。哥哥虽然是母亲亲生的,但他却是爹爹和娘的孩子,只不过是借母亲的肚子生出来而已。


每一个时代的悲剧,都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或者说,每一个悲剧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串串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的时代烙印。


言归正传,哥哥的满月酒过后,母亲也出了月子,她的生活又恢复到了刚进周家时的状态。


每天早上起床后,梳洗完毕,上楼向娘请过安,吃了早饭,母亲便回到自己屋里读书、写字。之前因为怀孕、生产而搁置的那些书,又被母亲一本一本地拿了出来。


每隔一两天,爹爹就会到母亲屋里过一次夜。爹爹不来的时候,睡觉前的那段时光,母亲通常就是一个人坐在床上看书,直到刘妈催才熄灯睡觉。

每次爹爹来,都会先手把手地教母亲写写字,然后就两人各捧一本书,坐在桌前自己读自己的。


爹爹还是像之前那样,读到有趣的地方就会跟母亲分享一下,但母亲的话明显比之前少了。



这期间,刘妈又向母亲提过几次扶正的事。见母亲不出声,她便说:“三太太,你还年轻,有些事不懂……以后你还会给老爷生孩子……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应该为孩子着想……”


刘妈这句话,让母亲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找个机会问问爹爹。


这天睡觉前,酝酿良久的母亲试探着问爹爹:“老爷,小少爷可好?”


“好,好着呢……放心……”


见爹爹语气平和,母亲又问:“小少爷已经满月了,有件事……老爷可还记得?”


睡意渐浓的爹爹半闭着眼,问:“哪件事……说说看……”


“就是老爷之前说过的,我和二太太谁生了儿子,就把谁扶正的事……”,母亲一边观察着爹爹的脸色,一边小心翼翼地说。


“哦……记得……等我跟太太商量商量……先睡觉……先睡觉……”,爹爹的话音刚落,便打起了鼾,留下母亲一个人在黑暗里辗转反侧。



那天之后,母亲就开始等,等爹爹跟娘商量,等爹爹给自己一个答复。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母亲没有等来爹爹的答复,但是她却等来了一个人——我的三姑母。


三姑母跟爹爹同岁,是我的祖父与他的姨太太所生,从小跟爹爹一起在祖母身边长大,因此跟爹爹的关系很亲密。


三姑母16岁的时候,嫁给了一个从小指腹为婚的银行家的公子,婚后一连生了3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虽然如此,三姑丈还是姨太太娶了一个又一个,儿子也生了不少,而且外面还有好几个小公馆。不过,三姑母在婆家的地位却始终无人能撼动。


三姑母虽不是嫡生的,但却因聪慧善言,又深得祖母喜爱,所以在祖父和祖母去世以后,家族里的一些大小事情和矛盾,一般都是由她出面说和、解决。


而且只要她出面,就没有不成的。



那天,老宋把三姑母请进母亲屋里时,母亲正在写字。之前母亲只是从爹爹嘴里听说过三姑母,却从未见过。因此对于她的到来,母亲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倒是三姑母,进了母亲屋里就好像进了自己家一样。


她先是落了座,之后便吩咐随行的老妈子,把一个用锦缎包裹着的大礼盒放在桌上,然后从大襟里抽出白绸手帕,在嘴角轻轻压了一下,这才笑着说:“三太太生小少爷辛苦了!我一直被家里的烂事缠着,现在才来看你……怠慢了……这些补品都是上好的,三太太补补身子,以后再生几个小少爷!”


说完,便一边哈哈大笑着,一边起身走到母亲身边,把自己手腕上那条嵌着珍珠的金手镯取了下来,戴在母亲手上。


原本就不知所措的母亲,此时更加不知如何是好。她愣了一下,然后转身拿起桌上的茶壶,在小丫头刚才已经斟好的茶杯里,又续了点茶,并忙不迭地说:“您客气了……不敢当……您请喝茶!”


三姑母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后,便拉着母亲的手,坐了下来:“三太太让周家有了后,我们祖宗三代都感谢你!井轩说过,你和二太太谁生了小少爷,就将谁扶正,这件事我举双手赞成!”


三姑母的这番话,让母亲既兴奋又紧张,那一刻,母亲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但同时也不免在心里嘀咕:这个老爷,为什么不亲自来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呢?


正在疑惑间,三姑母又说话了:“不过,周家祖上没有姨太太扶正的先例……”


“可是,老爷答应了我的……”,三姑母的话,让母亲急得快哭了。


“是的,是的……可是如果坚持的话,恐怕会惹得六叔公不高兴,这对井轩很不利……所以,我们想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感谢你对周家的贡献……放心,不会让你吃亏的!”


见母亲不出声,三姑母继续说:“我让井轩拿出一笔钱来,给你的父母买一座大宅子,地点随他们选。或者选一块好地,给他们建一座宅子也行……另外,再拿出一笔钱,送你哥哥去留洋,欧洲还是日本,他自己决定……”


听到这里,母亲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未完待续。



你的转发便是最大支持




宝宝PS:


那一年,我32岁。


有时候,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往期精彩回顾: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八)

从家财万贯到家徒四壁,他凭一己之力撑起故宫博物院半壁江山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七)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六)

十几天的ICU陪护,让我对生命又有了更深的体会

做好事真的能改变命运吗?——唐朝宰相裴度的故事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五)

优秀的我,为什么会败给小保姆?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四)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三)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遇见宝宝姐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20年中文教育经验,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伦敦大学教育学硕士。愿我宝贵的经验,帮你在育儿路上不走弯路。用我温暖而有力量的文字,带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