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三十二)

幽默   2025-01-15 07:05   广东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遇见宝宝姐

     每周一、三、五早上7点不见不散


                 

上次说到,自从刘妈被女婿接回去以后,母亲就一直不安地等待着。可两天后母亲等来的,却是个刘妈的闺女因难产而死的坏消息。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母亲不敢相信,那个年龄跟自己不相上下、身子壮壮、模样俊俏的姑娘,已经不在了。


“可明明不久前她还被刘妈带着,来到自己屋里,笑着跟自己面对面地说过话啊!”看着老宋的背影,母亲呆呆地立在屋门口,过了好一会儿眼泪才扑簌簌地掉下来。


“她的孩子还活着吗?那个可怜的孩子还活着吗?”从早上一直到中午,母亲的眼泪就没停过,这个声音也一直萦绕在母亲的脑海里。


她先是打发小丫头去找老宋问问,可小丫头应声出门了,又被她喊了回来。周家的规矩母亲知道,跟自己无关的事情是不能随便打听的。

后来,她又派小丫头去楼上娘门口偷偷听听。可还没等小丫头出门,母亲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害怕被娘发现,她更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就这样,一直熬到午饭的时候,母亲才在楼梯口见到了由小丫头搀扶着,正在下楼的娘。


“太太!”母亲躬身叫了一声,便低下头默默地立在一旁。那一刻,母亲的心“砰砰”地都快跳出来了。


“嗯……快来吃饭吧!”下得楼来的娘,一边往堂屋旁边的小饭厅走,一边招呼着母亲。


“是,太太”母亲答应着,跟在娘身后,向小饭厅走去。


“三姨太,来,坐我边上!”娘在正对大门上首的椅子上坐下后,对站在对面下首的母亲摆了摆手,说。


那个年代,大户人家吃饭时,妾室一般是没有资格坐下来跟老爷、太太一起吃饭的。她们通常都要站在一旁,随时伺候老爷和太太,还有少爷和小姐,其中也包括她们亲生的孩子。


但娘却打破了这个规矩,她允许二娘和母亲与她和爹爹一起上桌吃饭,只不过,二娘和母亲的座位,要排在大姐、二姐之后,坐在门口下首的位置上。


那天,娘让母亲坐到她左手边的椅子上。那原本是大姐的位置,这让母亲感到受宠若惊。


“是……太太!”迟疑了片刻后,母亲走了过去,拘谨地坐在娘旁边。


如果没有特别的事,周家吃饭的时候一般是不允许说话的。而那天饭桌上的气氛,更是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尽管娘始终保持着平时的仪态,但母亲还是感到了隐隐的不安。



那顿午饭很快就吃完了,见娘放下碗筷站了起来,母亲和一旁的二娘也赶紧站起来,准备目送娘回屋。


不过,娘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转过头来,对母亲说:“三姨太,跟我去楼上,我有话跟你说。”


“是……太太。”母亲愣了一下,跟在娘身后上了楼。


“坐下说话吧!”娘在八仙桌旁的椅子上坐下后,对母亲说。


“谢谢太太!”母亲局促不安地坐了下来,她不知道娘接下来要说什么。


“有件事我得告诉你,刘妈早上托人带信儿来,她闺女没挺过这一关……难产走了。”显然,娘并不知道母亲已经从老宋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


母亲把头低下,眼里噙满了泪水。


“刘妈的闺女……留下一个没了娘的孩子,是个小闺女……”娘顿了顿,继续说。


“太太……”母亲抬起头,但很快又把头低下,最后终于忍不住,哭了。


“你俩年纪差不多……你也别太难过了……我们女人生孩子,就等于去鬼门关走一遭。莫说她们那样的条件,自古以来,哪怕是帝王将相家的女人,因为生孩子死的也不在少数……”娘继续说道。


娘不知道,母亲的哭,不仅仅是为刘妈那死去的闺女,更是为了那个侥幸活下来的孩子,那是一种劫后余生的眼泪。


“是的……太太……”母亲抽出手绢,边擦着眼泪边说。


“没娘的孩子苦……我打算把那个可怜的小闺女抱过来,放在你屋里养。老爷已经同意了,现在,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如果你愿意,我就让老宋找他们说去。”娘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之后,说。


“我愿意……太太,我愿意!”母亲激动地站了起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那之后,娘又和母亲说了一会儿话,便吩咐跟着母亲来的小丫头,陪母亲下楼了。



那天晚上,母亲辗转反侧,一整晚都没合眼。她一会儿披衣下地,来到五姐床前,借着朦胧的月光,仔细端详襁褓中那个小婴儿的脸。一会儿又回到床上,在黑暗中想象着那个即将到来的小闺女的样子。


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想起白天娘跟她说过的一句话:那天如果不是因为柳大夫在,那个小闺女可能就死在她娘的肚子里了。


但娘后来又说了一句:如果能有一个柳大夫那样有经验的大夫,早早就守着身边,可能母女都会平安。


“都是命啊”,最后娘说。


那晚,娘的这句话,一直在母亲耳边回荡。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生五姐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夫在,恐怕自己和五姐都早已不在了。


想到这里,母亲又起身披衣,来到窗子前。她想起了外婆。


自从上次外公去世,舅舅来过一次之后,母亲就再也没见过娘家人了。那一刻,她突然想念起外婆来。


“如果不是娘把我卖到周家,或许我的命运也会跟刘妈的闺女一样。”母亲久久地站在窗子前,面对着外婆家的方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


未完待续。


你的转发便是最大支持




宝宝PS:


时间不是生活的解药,但生活所有的解药,都在时间里。

往期精彩回顾: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三十一)

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小脚老太太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三十)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二十九)

最好的修行:《红楼梦》蕴含的人生哲学

2025寄语: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2024的最后一篇文章,跟大家聊一聊婚姻密码

2024年就要过去了,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她

他是不是清朝最无能的皇帝?

你所不知道的慈安太后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遇见宝宝姐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20年中文教育经验,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伦敦大学教育学硕士。愿我宝贵的经验,帮你在育儿路上不走弯路。用我温暖而有力量的文字,带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