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修行:《红楼梦》蕴含的人生哲学

幽默   2025-01-03 07:04   广东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遇见宝宝姐

     每周一、三、五早上7点不见不散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红楼梦中的人物,他最讨厌的就是妙玉了。


一个敬天礼佛的修行之人,为何会被文学大家如此厌恶呢?


妙玉生在苏州一个官宦人家,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后因父母双亡、家道中落而被迫出家。


为了元妃省亲,贾府把妙玉请进大观园的笼翠庵。表面上是请,其实和龄官等戏子一样,也是被买来的。


修行本是件清贫凄苦的事,但妙玉身边不但有老嬷嬷和好几个小丫头伺候着,而且她的饮食起居也颇为讲究。


就拿喝茶来讲,妙玉用来沏茶的水,竟然必须是用梅花上的冰雪融化而成。


书香门第出身的黛玉,算得上是大家闺秀了,但妙玉却觉得,黛玉对喝茶和音乐的品味还远远不够。


除此之外,她还有着极度的洁癖,比如去惜春那里串门,竟要带上自己的茶具。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贾母带刘姥姥等人去妙玉的笼翠庵喝茶。为了款待贾母,妙玉拿了一只非常名贵的成窑杯给贾母喝茶。贾母喝了一口后,便随手把杯子递给了身边的刘姥姥,让她也尝尝。刘姥姥欣喜地接过杯子,喝了一口。


贾母等人离开后,一个尼姑把刘姥姥用过的那只成窑杯拿了进来,没想到妙玉见了就吩咐尼姑,把它扔到山门外边去。


妙玉不知道这只杯子很名贵吗?她当然知道,但它被那个又脏又邋遢的农村老太太用过了,妙玉觉得脏。


宝玉自然也知道那只成窑杯很名贵,于是就对妙玉说,何苦扔了它,干脆把它送给刘姥姥算了。


于是,那只名贵的茶杯就被送给了刘姥姥。


妙玉说,幸好那只杯子她没用过,如果是她用过的,宁愿摔碎了也不会给刘姥姥。


刘姥姥是个没见过市面的农村老太太,她自然品不出贾母递过来的茶好不好,她更不知道这只杯子有多名贵。只是贾母让她尝尝,她便尝了。只是有人把杯子送给了她,她便收下了。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宽仁为上,刘姥姥虽是一个粗俗、邋遢的农村老太太,但连贾母都不曾怠慢她,作为出家人的妙玉又何至如此呢?


难道,真的只是嫌弃那个杯子被一个脏兮兮的老太太用过,就变得肮脏了吗?


当然不是,妙玉的“洁癖”,其实是她内心的狭隘、刻薄、自以为是。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个亲戚。她长得很漂亮,家世也不错,但她最大的特点却是出了名的“爱干净”。


她爱干净到什么程度呢?只要有人去了她家里,客人离开后,她都要熏一整瓶的醋给家里消毒,而且用白色的纱布擦客人踩过的地板,一直擦到白纱布再也不变色为止。


如果客人不小心坐了她家的沙发,那工程量就会增加一项:把沙发套拆下来,洗。


因此除非万不得已,很少有人登门。姥姥曾无数次地感叹:这样的“爱干净”不是件好事啊。


因为后来得了很严重的病,在离世前生活不能自理的那两年里,她面对的是与她曾经追求的干净,完完全全相反的境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面对的是她曾经最憎恶的。


当初姥姥的感叹我不懂,但后来懂了。


高傲、有洁癖的妙玉,最终命运又是如何呢?


《红楼梦》原著中并未明确交代妙玉的结局,但根据对判词“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解读和推测,妙玉的结局可能会有以下两种:

1、被强盗掳走并遇害

在高鹗的续书中,贾府被抄家后,妙玉被内贼引来的强盗掳走、强暴,最终被杀害。


2沦落风尘

贾府败落后,妙玉可能被官府充为官妓,或者被送到妓院,沦落风尘。


《红楼梦》中妙玉的判词有一句是“欲洁何曾洁”,追求洁净却无法洁净,无论是以上哪种结局,都是她最不能接受的。


命运就是这样无情,我们最终所面对的,常常便是我们曾经最厌恶的东西。我们最终所领悟的,也常常是我们曾经背负的、最放不开的东西。


《红楼梦》第五十回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天降大雪,笼翠庵的梅花开了,很美,大家很想要一枝,但没人敢进去。


这是因为妙玉平时讲话很刻薄,不愿与“俗人”交往,因此没人敢去招惹她。于是,众人便让宝玉去完成这个任务。

最终,宝玉成功从妙玉那里带回一大枝开得正盛的红梅。


我相信,金刚经中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妙玉每天可能会念很多次,但她并不懂修行。


有人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主宰,因此我们比动物和植物高人一等。


不,生命面前,众生平等。


这个众生平等,不仅仅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还包括了人与小动物,哪怕是一只小蚂蚁或者一条微不足道的小鱼的平等,以及人与植物,哪怕是一棵小草或一朵小野花等一切有情众生的平等。


有人认为,富人比穷人高人一等,长得好看的比长得丑的高人一等。


不,虽然人与人在因果业报的影响下,会有贫富美丑的差异,但这些外在的不同,并不代表着内在的不平等。


“分别心”,是修行的最大障碍。


有人认为,修行就是在困苦无助的时候,找一家寺庙住上几天,念上几天佛经。


不,真正的修行,不是在语言上,甚至也不在行动中。真正的修行,是在心里,在灵魂深处,在生活的点滴中。


真正的修行,不是看穿一切并且远离俗人。而是即便已经看穿一切,但仍然在人群中泰然处之,并保持善良。


真正的修行,是眼睁睁地看着美好被破坏,但仍然相信未来。


真正的修行,是将不应该轻易放弃的,坚持到底。


真正的修行,是众生平等。




你的转发便是最大支持




宝宝PS:


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而是坦然接受。

往期精彩回顾:

2025寄语: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2024的最后一篇文章,跟大家聊一聊婚姻密码

2024年就要过去了,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她

他是不是清朝最无能的皇帝?

你所不知道的慈安太后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二十八)

今天是我的生日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二十七)

民国才女赵清阁和老舍:一段误了终生的爱情故事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二十六)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遇见宝宝姐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20年中文教育经验,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伦敦大学教育学硕士。愿我宝贵的经验,帮你在育儿路上不走弯路。用我温暖而有力量的文字,带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