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八)

幽默   2024-11-13 07:00   广东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遇见宝宝姐
     每周一、三、五早上7点不见不散



上次说到,哥哥满月那天,透过众人的肩膀,母亲终于见到了襁褓里的哥哥。但她想要抱一抱自己儿子的愿望,却落了空。

而那个与哥哥毫不相干的伙计老毛,不但被娘认了干亲,而且还抱了哥哥,这让母亲很难过。


可能有很多人会疑惑,爹爹和娘都是良善之人,对二娘和母亲,甚至对家里的每一个伙计和仆人都很宽容、和善,可在这件事上为什么对母亲这么苛刻,连自己怀胎10月的儿子都不让母亲抱一抱呢?这不是与他们一贯的为人处世之道相违背吗?


这就不能不说一说那个年代的妻和妾。



在中国封建社会,妻妾的数量很大程度上象征着一个男人的实力。社会地位越高,财富越丰厚,他的妻妾数量通常就越多。


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和电影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大户人家通常都是妻妾成群。


但无论这个男人有多少妻妾,他明媒正娶的妻子都只能有一个,其他的都是妾。


古人普遍认为,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但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对于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男人来说,娶妻的最大目的,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却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为了通过联姻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因此,妻子的地位,并不是轻易就能撼动的。男人想要休妻,也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写张休书就可以达到目的,而是要符合“七出之条”,即“恶疾、盗窃、善妒、多言、淫乱、不孝、无后”。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无后”。


在中国封建社会,上到皇帝下到百姓,传宗接代都是头等大事。


对于至高无上的皇帝来讲,生儿子是因为他们真的是有皇位要继承。对于普通百姓来讲,他们则需要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或多或少的家产,哪怕仅仅是一个接户口本的人。


古代医疗技术落后,因生孩子而难产死去的女人比比皆是,所以男人纳妾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正妻未能生子的缺憾,同时也可以缓解和降低正妻生育的压力和风险,是一种繁衍后代的手段。



那么,妾的来源有几个途径呢?


1、花钱买来的


当初,母亲就是为了给外公看病和供舅舅读书,而被走投无路的外婆卖给了爹爹。这是母亲身上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烙印,也是母亲心上一辈子都无法愈合的伤疤。


2、父母、亲戚、朋友、同僚赠送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的一首《江城子》,字字血泪,情意缠绵,千百年来让无数人为他对亡妻的深情所感动。


王弗去世后,苏轼先是娶了她的堂妹为续弦,后又纳了一名西湖名妓为妾。但根据史料记载,苏轼事实上“有妾数人”。


苏轼的一生曾多次被贬外放,每次被贬他都会将身边的侍妾或遣散、或送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 “以妾换马”一事: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临行之际,有一位姓蒋的友人前来为他饯行,苏轼命侍妾春娘奉酒。


蒋被春娘的美貌吸引,于是问道:“学士此番去往黄州,春娘也要被送走了吗?”苏轼回答:“我打算让她回娘家了。”蒋又问:“我想用白马跟你换春娘,如何?”


白马珍稀,侍妾唾手可得,苏轼欣然应允。


“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贱畜,此生苟活怨谁嗔。”悲愤的春娘写下这首绝命诗后,就一头撞死在槐树上。


而白居易在68岁时,也把家中超过18岁的侍妾和歌姬全部送人,原因竟是嫌她们太老了。


3、家里的丫头提拔的


男人相中了家中的某个婢女,便可以将其纳为妾,比如《红楼梦》中的赵姨娘。


赵姨娘是一个家生奴才,父母都是贾家的奴仆。她原是贾政房里的大丫头,因貌美被贾政看上,并收入房中。



妾的地位究竟有多低下?


《红楼梦》第20回中,贾环因在宝钗住处跟小丫头赌钱输了,回来后被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挖苦痛骂了一顿,恰巧被路过的凤姐听到。


凤姐隔着窗户对赵姨娘训斥道:“……凭他怎么着,还有老爷太太管他呢!他是主子,不好,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


要知道,赵姨娘是探春和贾环的母亲,论辈分来说,王熙凤应该叫赵姨娘为婶子,为何她竟敢公然大骂赵姨娘?


就是因为赵姨娘的身份是妾室,尽管她生的孩子是荣国府里正儿八经的主子,但探春和贾环名义上的母亲却是贾政的正妻王夫人,而赵姨娘的地位仍然是奴仆,自然就没有资格教导训斥自己的儿子。


事实上,敢公然羞辱赵姨娘的,又何止王熙凤。


在赵姨娘向管事的探春领取自己兄弟赵国基的丧葬费时,她原本想凭借着母女关系,多要点钱,结果却遭到探春的羞辱——探春认为赵国基与自己毫无关系,她只认王夫人的兄弟为舅舅。


由此可见,按照旧社会的封建礼教,妾室即便生了儿女,她的身份仍然是奴仆。而且连她的亲生子女,也要归在正妻的名下。



讲到这里,我相信大家都应该明白了,在哥哥这件事上,并不是一向宽容、和善的爹爹和娘故意与母亲做对。在他们的意识里,哥哥根本就与母亲无关。他是娘和爹爹的孩子,只不过借母亲的肚子生出来而已。


这个道理,母亲是懂的。


因此她的难过,并不是因为自己受到了冷落,而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出于一个母亲对自己怀胎10月的那个孩子的惦念和牵挂。


未完待续。


你的转发便是最大支持




宝宝PS:


历史并未走远,只是时间改变了它的容颜。

往期精彩回顾:

从家财万贯到家徒四壁,他凭一己之力撑起故宫博物院半壁江山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七)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六)

十几天的ICU陪护,让我对生命又有了更深的体会

做好事真的能改变命运吗?——唐朝宰相裴度的故事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五)

优秀的我,为什么会败给小保姆?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四)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十三)

教育之道,唯有爱和榜样——读《居里夫人传》有感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遇见宝宝姐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20年中文教育经验,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伦敦大学教育学硕士。愿我宝贵的经验,帮你在育儿路上不走弯路。用我温暖而有力量的文字,带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