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是清朝最无能的皇帝?

幽默   2024-12-25 07:00   广东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遇见宝宝姐
     每周一、三、五早上7点不见不散



上篇文章,跟大家聊的是大清皇后钮钴禄氏慈安。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她老公——咸丰帝。


▲ 咸丰帝便装画像


1831,奕詝出生于北京圆明园湛静园。他是道光帝的第四子,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的父亲是紫禁城内的二等侍卫,入宫之初,她的身份仅仅是一个嫔妃。但漂亮聪慧的她,很讨道光帝的欢心,因此钮钴禄氏很快便被晋封为贵妃。


不久,贵妃钮钴禄氏为道光帝生下四皇子奕詝。


两年后,皇后佟佳氏病逝,道光帝将钮钴禄氏晋封为皇贵妃,主理后宫。


第二年,道光帝又将皇贵妃钮钴禄氏册立为皇后,即孝全成皇后。


1840年,33岁的孝全成皇后病逝。那一年,她的儿子奕詝只有10岁。


孝全成皇后病逝后,道光帝将10岁的奕詝交由静贵妃抚养。


静贵妃原本为道光帝生了3个儿子: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和皇六子奕訢。但不幸的是,皇二子和皇三子相继早夭,静贵妃膝下只剩下皇六子奕訢。

1836年,6岁的奕詝和5岁的奕訢,一起开始在上书房读书。学习勤奋、举止端庄稳重的奕詝,深受父亲道光帝的器重。


年龄稍长一些之后,除了接受文化知识之外,道光帝又给奕詝请来了有名的武师,教他练习骑马射箭。但在一次打猎时,奕詝不幸从马背上掉了下来,摔断了腿,并因此留下残疾。


除此之外,奕詝小时候还因为染上天花,脸上留下了麻子印。


而从小便与奕詝一起在上书房读书的奕訢,则头脑更聪明,武功也更好。据史书记载,奕訢“肄武事……集花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式”,道光帝还因此将 “白虹刀”赐给他的这位六皇子。


除了武功好之外,奕訢还善文书和发明创造,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 咸丰帝朝服画像


道光帝共有后妃20多人,先后给他生了9个皇子和10个公主,但不幸的是,皇长子在23岁时病逝,皇二子和皇三子也过早夭折,而皇五子又被过继给嘉庆帝第三子,袭了郡王位。


虽然道光晚年又先后得了三位皇子,但都年幼无知。因此,对于晚年的道光来讲,在立储的选择上,最适合的其实只有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


皇四子奕詝“长且贤”,皇六子奕訢虽为庶出,但 “天资颖异”,能文能武。因此,在立储问题上,道光帝很难取舍。


但问题总是要解决的,道光末年,日渐衰病的道光帝,不得不把立储这一迫切的问题提上日程。他传诏,要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进宫见驾。


进宫前,奕訢的老师嘱咐他的学生:皇上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的意思,是想让奕訢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


于是,在道光皇帝召见时,奕訢便滔滔不绝地大谈治国方略。


而奕詝的老师知道,自己的这位学生见识与口才都不如他的六弟,于是便告诉奕詝:在皇上自言老病,问他治国方略时,你就只管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一句话都不用说。


道光帝被皇四子奕詝的伤心欲绝,深深地感动。这时,他又想起了之前发生过的一件事:

一次,道光帝带着几位皇子出去打猎。结果在所有的皇子中,只有奕詝一无所获,于是便问其原由。

奕詝回答:“现在这个季节,正是鸟兽繁衍的时候,儿臣实在不忍心将他们杀死。而且,儿臣也不愿意在骑射上与自己的弟弟们争个高低。”


最终,奕詝以“仁孝”获得了储位。


1850年,69岁,在位30年的道光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20岁的皇储奕詝继位,是为咸丰帝。


▲ 咸丰帝立储朱笔御书


此时的大清已是风雨飘摇,20岁的咸丰帝满腔热血,力图挽救大清的衰败之势。


他首先清洗了军机处,任用肃顺等改革派官员,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严惩渎职、失职,使得朝堂的官场风气有了很大改观。


但此时的清王朝,已是内忧外患、千疮百孔。一方面,西方各国不断迫使清政府开港通商。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官吏兼并土地,使得多地纷纷爆发了农民起义。


1851年,洪秀全以上帝教名义,在广西金田发动起义,并开始北伐。在两年的时间里,太平军便先后攻取了汉阳、岳州、汉口等南方重镇,直接威胁到了清朝中部腹地。


1853年,太平军攻陷并定都南京,改称“天京”,建立了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还爆发了多起农民的起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捻军起义、天地会起义、云贵等地起义,这些起义使得清政府的统治更加岌岌可危。


为了缓解统治危机,咸丰帝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方武装,以协助朝廷镇压太平军。其中,曾国藩创办的湘军就是其中一股力量。


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爆发了“天京事变”,致使人心涣散,军事形势出现了逆转。咸丰帝借机开始大力镇压起义军,并依靠汉族地方武装以及曾国藩等人,陆续在各战场取得胜利。至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同年,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及扩大在华利益,在美俄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华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657年,英法侵略军与美俄两国合谋,开始大举进攻广州。千总邓安邦等人虽率兵顽强抵御,但最终广州还是失守。


外有英法联军的入侵,内有农民起义不断,让本就体弱多病的咸丰帝身心俱疲。


1858年,英法舰队大举北上,攻陷大沽炮台,继而侵入天津城郊,并扬言要进攻北京,咸丰帝听闻即派大学士桂良等人,赶往天津议和。


在英法侵略者的威逼下,桂良分别与英、法、美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并免征一切内地税。


同年,沙皇俄国趁北京的局势动荡,撕毁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并以武力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不平等条约《中俄瑷珲条约》。


此条约,使清政府失去了大片土地,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1860年,各国列强已不满足于《天津条约》规定的权利,于是再次组成联军,对华进行大举入侵,大沽口再次沦陷。


侵略军长驱直入,占领了天津。咸丰帝再次派桂良等人到天津,与其议和。


议和破裂后,侵略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并在通州以西的“八里桥之战”中将清军击败,直逼北京城。


咸丰帝闻讯,任命六弟恭亲王奕訢为钦差大臣,全权主持中外谈判事宜。而他自己,则带着后妃和一批王公大臣,仓皇逃往热河。


此时,联军闯入北京城大肆抢掠,并洗劫、烧毁了圆明园和静宜园。当时的大火烧了3天3夜,致使300多个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


而后,联军又以焚毁紫禁城相要挟,迫使恭亲王奕訢,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


最终,清政府以割让大片国土为代价,结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遭受沉重打击的咸丰帝,彻底失去了勇气和斗志。


1861年,在位11年、31岁的咸丰帝病逝,留下了一个风雨飘摇、四分五裂的帝国,以及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


咸丰帝一生共有18位记录在案的后妃,除此之外,每年还会有不计其数的民间女子,被选入后宫。即便如此,他一生也只有两子一女,其中还有一个儿子不幸夭折了。


这就是慈安她老公咸丰帝的一生,他是清朝子嗣最少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


咸丰帝的早逝,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清朝命运的转折点。


只是不知道,如果当初他爹选了小六子来继承大统,中国的历史能否改写?



你的转发便是最大支持




宝宝PS:


真正的强大不是战胜,而是接受。接受不辞而别,接受世事无常,接受不完美,接受遗憾。

往期精彩回顾:

你所不知道的慈安太后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二十八)

今天是我的生日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二十七)

民国才女赵清阁和老舍:一段误了终生的爱情故事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二十六)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二十五)

琼瑶:当代华语文坛中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二十四)

我的贴身丫头——来喜(二十三)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遇见宝宝姐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20年中文教育经验,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伦敦大学教育学硕士。愿我宝贵的经验,帮你在育儿路上不走弯路。用我温暖而有力量的文字,带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