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
美美的同学们,课代表最爱的【维多利亚花园】上新补货了,一生推的VG芳疗护肤,只因自己和家人值得更好的。
2025新年首播,预约走起来!文末还有更多精彩直播剧透~😀
每个人,不同阶段,
都有不同人生课题。
人到中年,能让我盼望的事情越来越少。
上一次,是疫情三年后和父母在机场的重逢;再之前,就是等小7从肚子里出来。
而这一次,是我明年上半年的“收摊放飞计划”。
这是一个“舍”与“得”的决定,从有想法到反复尝试,再到最后决定,至少用了两年的时间。
也许只有我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在心底深处接纳“让老公养自己半年”,这份坦然来的有多么不易!
2014到2024,我做全职太太已整十年。
从不好意思接过老公给的买菜钱,到自豪的拿出所有积蓄还贷买房,我问自己:
你今天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都是'钱'给的吗?
哈哈,是吧,但不完全是。
被“假想情敌”戳心
我是在牛津毕业后创业失败,精神压力大身体抱恙后,决定暂时在家休息做全职太太的。
那时我们刚从日本搬到瑞典,还没有小7,家里就我跟叶教授两个人,家务并不多。
30岁的我也不知道未来要在瑞典做什么,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好学生,想着至少要先把”瑞典语“这门舌头打卷的语言关过了。
有一次,老公的一位高中女同学路过我们所住的城市,她知道我们刚从日本搬回来没多久,就来我们家坐了坐。
她和老叶坐在沙发上闲聊,我收拾完碗筷也坐下来试图加入他们谈话,没想到她开口问我的第一问题不是身体恢复的怎样?或者刚来瑞典适不适应?
而是......
“你在瑞典靠啥养活自己?”
被第一次见面的人猛然问到这个问题,感觉有点劈头盖脸。
其实对于新移民来讲,学习瑞典语本身就是一门正经的事,我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回答。只是自己不但没收入,前几年创业还败光了家里的积蓄;再加上那时的我还在康复中,戴着假发,脸上全是斑,比起光鲜亮丽的女同学有点自惭形秽。
这幅状态让我对自己很没底气,人家的随口一提,便戳中了我敏感的神经。
再一想到这位女同学上高中时表白我家直男遭拒,就更觉得是“假象情敌”让我难堪了,哈哈,女人这点小心思啊......
其实“你做什么工作”是在瑞典经常被人问起的问题啦!
虽然最近瑞典也开始刮一股“软妹风”(soft girl),但他们也自认为社会福利还算ok,连全职妈妈都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何况我俩当时还没娃。
那我在家全职个啥?总不至于全职照顾老公?😂
“非典型”瑞典老公
做出“全职在家”这个选择的现代女性,无非出于三个原因:
天不时(职业生涯遇到瓶颈,或突然发现怀孕/生病)
地不利(单位制度或工作地点不友好)
人不合(娃没人带/接送)
请原谅我过于悲观,但如果不是事出有因,谁会主动放弃自己的事业线?
像我后来跟着叶教授天南海北的搬家,十年搬了四次国家,而且还都是不讲英语的。
很多时候,“工作与否”不只是出于一个人为自己考量,还离不开当时的生活境遇。既然不是出于“一个人”利益的考量,那风险当然也不能由一个人来承担。
日本社会对全职太太的保护有加,大概就有这个原因吧!
而在瑞典则不同,这里讲男女平等,完全一样最好。要在家都在家(错峰),要工作都工作。
可我家叶教授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瑞典人,但却偏偏拥有一套完善的传统东方思维。他脑海中对“家”的构想,是这样式的:
男主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还没到家就看见窗口亮着温馨的灯光。刚进门,妻儿在门口欢快的迎接他,桌上摆着可口的饭菜。
而不是双职工家庭那种——
下班后两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屋里漆黑一片,晚饭可能还要靠冰箱里的速冻食品凑合。更别提谁去接孩子,谁清理一天的碗筷这些问题,似乎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刚谈恋爱时听他讲这些想法,我心里还挺庆幸:看来咱俩没啥文化差异嘛!毕竟女人是家里的灵魂,主要负责创造家庭的安稳和归属感。
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文化差异不但有,还挺大!!!😅
他愿意养我挺好,要是我不甘愿被养呢?如果老公的夸奖、孩子的需要成为存在感的全部。假如有一天他们不需要了呢?我是不是就彻底“失业”了?
我选择接过这份“女主内”的责任,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自己的空间、追求和成长;而追求家庭以外的自我价值感,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成本的。
如果全职妈妈在追求自我价值时,暂时无法做到家庭事业两全,那队友是不是也应该共同承担起一部分“主内”的家庭生活责任?
至于具体分担多少没有标准答案,量力而行就好,心意最重要!
但如果“男主外”只是嘴上说“我们平等”,“女主内”再困再累,碗还是该她洗,那这种分工就不算合作,而是分裂!
衣服放框里一周了,今早终于“自动”叠好😉
能让我这个全职妈妈真正从心底感觉到被尊重和自信的,并不仅仅取决于我赚没赚钱,而是我做的这些隐形工作是否被看见、被理解、被分担!
只有看到叶教授系着围裙洗碗做饭,小7帮着叠衣服拖地时,我才能感到自己作为全职妈妈是被大家尊重的。
大家既有分工,更有互助,这才是一个健康和平衡的家。
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并不是一尘不变的。
当感情到了不同阶段,生活境遇发生了变化,各自有了新的发展,那最初的“分工合作”模式也需要调整——两人都得感觉到舒服,能够感受到彼此的支持和关爱。
去年夏天,一向不露脸的叶教授突然跟我说可以不用打码了(也许是看我反正也“红”不到哪去,露脸也无所谓😂),还很认真的跟我一起准备读者见面会,站到了台前。
最近我想给选小奥数学课,队友在百忙之中,抽出来好多个夜晚用“原速啃”中文视频,最终给到我详细并中肯的专业意见。
因为要教书,他本没打算跟我和小7一起年底回国,但最后队友竟然答应和同事换课,专程回去陪我一起直播分享数学思维启蒙的干货。
这份用实际行动表明的理解和支持,真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了!
你可能觉得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对我来说,却好似完成了一个重大的人生课题。
如果放到现在,那位“假想情敌”女同学再来问我靠什么养活自己,我一定会直接怼过去一张发光洋溢的幸福脸,自信的回答道:
我是“坐家”,写博客的。
靠推荐高质量的教育生活品养活自己。
姐们你干嘛的?
完成这个心态转变,我花了十年的时间。与其说是和“全职妈妈”这个事情作斗争,不如说是和过去三十年的形成“自我”做和解。
但迟来总比不来好。😀
重塑自信的“5件小事”
这个转变,肯定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这十年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悄悄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与队友相处的行为模式。
让我渐渐从“心虚”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开始学会拥抱和享受自己当下的状态。
1. 明确全职是“主动选择”,而不是被迫的牺牲
选择全职的妈妈,大多有“牺牲自己”为家庭的初心。
但实际上,“牺牲感”会让人感到疲惫,因为在“牺牲”这个模式里,我们失去了主动权。当我们觉得自己在牺牲的时候,就在等待回报,而这种回报往往和期待不对等。
如果总是因为“牺牲感”而感到焦虑和委屈,孩子能感受到我们潜意识里的负面情绪。
所以,何不尝试换一种视角告诉自己呢?
全职,是我主动的选择。
“全职妈妈”这个身份,并不会取代“我是谁”。
相反,它是我力量的来源,是我光芒的起点。而我是这个家的灵魂人物,我的情绪、能量、视野,都会直接影响这个家庭的氛围。
暂时的“舍”一定会有“得”,而这些“舍得”会带领我们找到价值和意义。
2. 给自己定下一点小目标,为生活注入价值感和动力
小目标就是小目标,不是什么宏伟大计。
我刚“家里蹲时在初学瑞典语,每个阶段高分通过就是我的小目标;后来怀孕三个月开始写公号,”把这事坚持下来“就成了那个阶段的小目标,没想到三四年后机缘巧合开始有了收入,也逐渐拥有一批跟随多年的忠实读者。
这样想来,“家里蹲”是不是也很好呢?
只要赋予自己的“新身份”一个积极的意义,一点点积攒达成目标的”小确信“,全职在家也可以奠定自信的人生底色!
3. 照顾好自己的精气神,每天花几分钟欣赏自己
如果我猛然发现自己有一段时间没照镜子了,那么那段时间肯定过得没那么好。
每天早上起来,晚上入睡前,我都会抽时间打开专属自己的百宝箱,独自站在镜子前用一堆瓶瓶罐罐关爱自己,放缓呼吸享受芳香疗愈,想象着自己的细纹被抚平。
我会微笑着对镜中的美女说:
“你看起来可不像41岁的小姐姐,
要继续加油喔!😁”
听起来有点傻哈?但这真的是积极心理学的经典技巧。
所以请每天花几分钟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吧!
如果她疲惫,就告诉她这几天要早睡;神紧,就按摩下眉心和太阳穴;沉滞,提醒她等饭熟时可以做几个开合跳,让能量和精神重新流通起来。
不用坚持多久,这个小习惯就会让你自我感觉变美和变积极许多!
另外,全职太太的好处是有时间自己做饭,但难的是,必须自律。
既要按时吃饭,一个人时不要太糊弄,又要能抵抗住周围随手可拿的热量炸弹。
其实,有个偷懒的好办法!
就是给自己准备一些健康方便的零食或饮料,比如提前打好一杯五谷杂粮豆浆,这样扫冰箱剩菜的那顿,又不会亏待自己。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很容易忙碌于某个事情,忘记休息。
在感到紧张的时候,要有办法能够放松下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有时需要经过刻意训练才行。
瑞典人有个好习惯可以借鉴!
他们在下午两三点钟时给自己安排一个“fika”。别看这小小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或咖啡,却能“迫使”我们暂时抽身,很快给自己充电!
日本女人也有个好办法,她们会在浴室里放一个矮凳,挂一面镜子,坐下来享受用水洗净身心的过程。
4. 不要拿自己和别人或“假如”的人生去比较
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同的,每种选择都有它的代价和回报。
如果我们总是拿自己和职业女性比较,拿当下的选择和不存在的”假如“比较,拿生了孩子和没生孩子的比较,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甚至拿婚姻和其他家庭的婚姻比较。
那每天肯定过得怨气冲天。
与其陷入“要是那样那样就好了”的心理陷阱,不如在一天结束时问问自己:
“今天我做了哪些让自己觉得踏实有成就感的事?“
“给家人有没有带来温暖的瞬间?”
“有没有对自己足够好?”
学会关注自己当下的幸福感,而不是活在别人的朋友圈里(或者干脆不要看),会让我们脸上的皱纹舒展很多!
5. 把爱带给家人,用我的“原生能量”滋养婚姻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爸妈也曾担心我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国外,自己又马大哈从不过问钱,万一被外国老公抛弃了呢?
后来我有了收入,他们会善意的劝我存上点”私房钱“,保护自己以备不时之需。
但事实上他们一直尊重和支持我们小家的决定,能帮扶的尽量帮扶,甚至连我的瑞典亲戚都对中国岳父岳母的慷慨感到难以置信。
每次见到叶教授,都会把最茶好酒留给他。
前天晚上老公吃着我烧的红烧肉,喝着国内亲朋送的五粮液,感叹“生活真美好”!我趁热打铁:
还不得亏你找了个中国老婆?
队友这次没嘴硬,还让我拍个他美滋滋的照片发给爸妈表示感谢。
每次看到这个场景,我心里不仅满足,更有一种来自原生家庭的骄傲——
充满爱的家庭价值观是我最强的后盾。
你看,全职妈妈并不一定是“黄脸婆”和“失去自我”的代名词,它也可以是成长的另一个起点和契机。
平凡日子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纠结、挣扎和努力,终将变成我们强大的光芒!
转眼间,2024就快过完了。
我给自己买了个2025年日程本,特地挑选了“寄情事中”这四个字,期待忙完龙年,我能寄情于自己想做的事情里。
你瑞典的朋友,
小7妈
不可错过的小7妈直播
1月2日 维多利亚花园
我们最爱的VG,源自1870英国贵族,备受女王青睐的天然芳疗护肤品,又到了冬春初夏不可错过的新品尝鲜&囤货季。
我和楹2025年第一场相遇,期待与你在直播间重相逢!
1月8日 “爱上数学”无国界对话
你信吗?讨厌数学的家长,也能让孩子爱上并学好数学!牛津数学博士后爸爸(叶教授)×牛津早教硕士妈妈(我),对话清华数学系理综状元名师。
我们打算干货分享的内容有(欢迎大家留言区补充):
• 学龄前和小学数学思维规划启蒙怎么做?
• 怎样启发对数学的兴趣?
• 新课标和升学信息
• 学习常见问题
......
1月9日 小7的数学浅奥启蒙班
家有一年级小豆包想来和小7做同学的,不要错过这次直播。我和叶教授熬了好多个夜晚,终于赶在寒假之前为女儿挑选到了理想的小学数学老师!
课程是直播,适合1~6年级数学需要夯实、加深和拓展的孩子们。
1~2年级:50%课内+50%拓展;
3~4年级:40%课内+60%拓展;
5~6年级:30%课内+70%拓展;
对额外数学课感兴趣的小伙伴,无论是解惑还是福利,都绝对不可以错过这场直播!
「 ⭐星标7妈看精选好文 」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查看对应文章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