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级第一,却在父母老师眼皮子底下偷偷厌学了

教育   2024-12-10 19:57   瑞典  


最想说的话

只想说,厌学和成绩无关。


两场直播,既可未雨绸缪,也是雪中送炭,听听过来人的哭和笑。


“数学,我才不要怕你!”






1

15岁,我厌学了


前几天,一位小朋友在我的《教授队友带回一份机密文件,竟是即将举办的全国数学竞赛考题》这篇文章后留言。


他说,即便竞赛题目设计得再有趣,对于疲于应付应试教育的孩子们来讲,不过是另一种角度的“刻意为难”罢了。





这位小朋友所描述的心理状态,正是我读高中最后两年所经历的。


如果不是这条留言,我都差点忘了自己也是曾经的“PTSD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


15岁高二那年,常常拿“年级第一”的我,在父母老师眼皮子底下华丽丽的厌学了。


好学生厌学的隐蔽性很强。


高分照拿,作业照做,上课照听,放学不玩,恋爱不敢,但我对课堂所教授的知识提不起来半点兴趣,上课还经常打瞌睡。


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就像一道等待领取的“超生符”,提醒我们就算行尸走肉也要完成各自的职责。


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我还那么喜欢学校,甚至给自己写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座右铭,被学校寄予厚望考北大争光。


殊不知登峰造极后接下来,就是走下坡路领盒饭吗?😂


事实上,我对高考失利内心深处早就有所预感,甚至都不理解自己平常的那些高分是怎么考出来的?


都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觉得我们小孩也是,燃烧自己,照亮试卷。


厌学和成绩无关。获得高分和享受学习,并不是一回事。


甚至在我步入中年以后,仍旧会做“明天考试书还一大半没看”,或“被老师叫上讲台做题不会”的噩梦,就算旁边躺着个数学系教授护体,都不能阻止我的脚趾头在睡梦中把床垫扣出两室三厅。


工作几年以后我才缓过神来,重新开始渴望学习,并愤青的希望能改变中国孩子在应试下“被PTSD”的命运。


可本科学商科的我,要怎样才能开始全新的认知发展心理领域呢?


四个字,唯有学习


时隔十年,从15岁到25岁,“学习”两字这才又一次发光,点燃了我灵魂的小宇宙。




2

谷爱凌路线


所以无论是出于情感还是理智,当妈后,我都不想小7过早接受“知识体系”的洗礼。


按说她有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只要妈妈想,就能上到国内一票难求的所谓名师课;家里还有个牛津数学系博士后爸爸作为“不懂就问”的金牌后盾。


但直到小7七岁多,我都从未给她上过任何形式的数学/思维课。


学龄前阶段也就是打打扑克、搭搭积木、玩玩思维小游戏、下下围棋,聊聊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偶尔刷刷启蒙练习册。


我坚信:


只要孩子觉得动脑好玩,愿意深度思考,以后到了学知识的年龄,接受新东西自然会很快!






但自从小7在瑞典上了一年级,才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队友已经跟我提了不下三次,让我去找找有没有适合在家系统学习的数英资源。


瑞典小学教的太浅了,他担心过于佛系也是“伤”,同样会消磨掉孩子对学习的原始动力(小7班上还有几个同学也反馈“吃不饱”)


小7这周的数学作业


就这样,我和队友很快达成了共识——


只要能碰到合适的线上课资源,就让小7跟着中国孩子一起学,走西学中补的“谷爱凌路线”


如果没有合适的,就找两套好教材和习题“以练带学”,不会问爸爸,边做边解锁。



据《人物》报道,从谷爱凌两岁开始,谷燕每年都会带她回中国待至少两个月。


在中国,谷爱凌发现,身边的小伙伴们很早就开始上奥数补习班,为了和小伙伴们一起,谷爱凌也去学了奥数,这给她的数学成绩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美国的中学里,谷爱凌的数学考试成绩一直是第一名,甚至还打破过学校的数学考试纪录。


后来每年暑假,妈妈都会带她回到北京,去海淀黄庄上课外辅导班,学习数学。谷爱凌说,妈妈告诉她,“来中国上十天课,能在美国顶一年。”


备考美国高考SAT时,谷爱凌也选择了回国补课。她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在考试上的优势,“在网上搜索指导书籍,最后找到的几乎全是中文版。”


2019年,谷爱凌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高中两年的课程,提前一年从高中毕业,这样她就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冬奥会。2020年9月,满分1600分的SAT考试,谷爱凌考了1580的高分,并如愿收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3

应试教育悖论


最近这段时间把娃放倒后,我和队友经常三屏全开,埋头试听各种线上数学课。就连床头夜聊都变成了“分解质因数”、“分数裂项”、“加减法巧算”......


为了节省时间,我开的1.5~2倍速,笔记记得满满;小7爸中文没我好,他只能啃原速。


结婚十多年,好久我俩都没因为某个共同“兴趣”走这么近了,竟然在书房还处出了一丢丢浪漫......😂



不过,我俩心里可一点底没有。


忙活半天,可能最终还是不能找到一门让孩子爱上数学的“应试教育”课。


尤其在我这个“PTSD后遗症”患者看来:快乐应试,应该就是个悖论。


虽然很多学龄前的思维启蒙课都会搞成“学习像做游戏”的样子,安排动画啊,闯关游戏啊,老师戴个米奇耳朵发卡啊,但上了学总不能还这样搞。


从学习数学本身来讲,我家队友的观念更加传统。


他认为一门真正好的数学课,只要内容设计合理,题目构思有趣,老师擅长引导。“数学”本身就足以吸引孩子了,根本用不着上手段、讲故事,在形式上搞得花里胡哨。


I know why, but how?


教学内容已经够应试了,如果“师味儿”再重一点,逮着学生一顿知识狂输出;或者为了赶进度,甚至多次打断孩子发言,那小孩肯定没有兴趣。


我在看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这样的老师,不管他/她所在机构的名声有多响,直接pass


还有些老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培训机构的套路感和吆喝感过重,赤裸裸“搞培训、上网课”的感觉,老师班味儿过重,缺了一点俯下身子和孩子一起探索的自然和真诚。


我最近这段时间看得太阳穴发紧,脑袋是真疼!感觉一夜之间,又回到了在日本给小7选幼儿园的时候。


既要教育理念科学,又要教育体系完善;而最终理念和体系的落实,还得体现在教育实施者这些具体的“人”上。


乐观点,至少小学奥数捡起了一丢丢~



在看过不下六家机构的数十位老师之后,目前只有一位年轻女老师,得到了我家叶教授的“三字真言”评价:


特别好。


她不是什么名额一票难求的名师(至少目前还不是),但给我感觉她自己小时候就很会学习,所以现在当老师了,在学习逻辑上也很懂孩子。


比如在画线段图解“和差倍”的应用题时,她会故意画错,提醒孩子注意比较线段两端对齐这样的“小事”。



我开始以为她这么细心,讲课难度整体也会偏低。


但实际上她讲的内容,有超过50%都属于“浅奥”的校外拓展,而校内基础知识最多占到一半。


一连看了她的几节课,比如“加减法巧算”、“加减法竖式”,我都观察到她会细心注意到“最基础的错误”或“大人容易想当然”的问题。


比较的多了,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逐渐显露出来,这些观察都记录在了我的一万字看课笔记里。



在我看来的细心,在队友看来是专业。


“不想当然,探究背后逻辑”才是真数学,是学好数学的根本所在。


他还给我讲了一些他“啃原速”发现的小细节。


比如同是三年级的“和差倍问题”(一个校内和奥数考点),很多老师都会着重讲如何用套路公式来快准狠解决难题。


但这位老师在讲课时,特地跟孩子们强调:


记住下面这个公式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要懂这个公式怎么来的。


接着她推导出公式,告诉孩子为什么是这样?


最后在总结时又再次跟孩子们强调:记住公式固然好,但是只要理解了,自己也能推导出来。



像这样超越应试的授课格局和灵活变通的引导方法,在“班味儿”过重的小奥老师群里,可以说是一股清流。


后来我很好奇这位老师的履历,就去查了一下。


果然......人家还真是天资聪颖,超“会”学习的那种学霸!


这位看起来很年轻的“小老师”,虽然教龄比不上很多京城名师,但人从小聪慧,4岁上小学,跳级上大学,之后保送清北。


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和队友的观察,我还托人问了她两个私人问题:


· 您认为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应试那种)?

· 您怎么给自己的孩子是启蒙数学?



收到老师回复后,我更加确信了她会是小7小学阶段的第一位正式数学启蒙老师!


当然,给女儿选老师要考察的点还远远不止这些。


我打算找时间整理下自己长达小一万字的看课笔记,对事不对人,摆事实不摆机构,详细出一篇有关数学网课资源选择的黄金“标准”。




最后,我想说,很庆幸自己这些年一直坚持和小7讲中文。


虽然她回国菜谱还是认不全,但毕竟喜提了一条可以借力的通天大道,可喜可贺!






你远方的课代表们,

小7妈&爸



“我是大笨蛋。”


小7看见我晚饭后还在餐桌边写文,就坐在我身上用拼音敲了这行字,然后坏笑着说:“妈妈,你可以发文了。“


看得出她对自己的杰作很满意,我就有点舍不得删掉,便说道:


“如果你想的话,妈妈发文时可以不删这句话,但要移到文末。”


“啊?你真的不删就发啊?”


“嗯,真的不删。”



「 ⭐星标7妈看精选好文 」


🔥英语启蒙 | 🔥数学启蒙 | 艺术启蒙 

中文启蒙 | 思维培养 |🔥知育玩具

正面管教 | 东西文化 | 育儿讲座 

🔥生活故事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查看对应文章合集


牛爸津妈
牛津大学教育硕士+同校数学博后搭伙养娃,北欧风,格局品,真性情。(本年度全力写书中,更文质量稳但节奏不紊,若关注请考虑星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