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什么合用“三四”二字以不确定到底是“三”还是“四”?
“三四古镇”分别为芙蓉、凤凰、里耶、茶峒。因为其中到里耶没看古镇只看了博物馆,是虽到过古镇却又没到了古镇,所以只能合用“三四”来含糊其到。
在湘西游古镇的时候,看到一个个古镇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很是感慨。特别是里耶,居然还发现了2200年前的秦简,更令人叹为观止。
但也会想想问题。
湖北云梦发现有万枚秦简,还好理解,因为这里是江汉平原,古云梦泽所在,水土肥美,政治经济相对发达些,情理之中。不然,秦始皇巡游也不会从这里路过。
湘西这一带,不在平原而在山深处,37000枚秦简表明秦时那里却也具备了相当高水平的区域制治。这样的制治存在,肯定是有着相应的人口规模及经济条件支持的。也就是说,在2000年前的古代,湘西决不是现在属于边远地区的存在,而是一带虽在山里曾却经相对发达的地带。
这又怎么理解?有何情何理?
水,只能是水。充沛的降水,纵横交错的河湖港汊,使得湘西既得水色灵秀,又得水美肥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舟楫之便。这,让湘西一带虽在山里,却得以曾经相对发达过。
最主要的,是水运交通的便利互通,湘西古镇得以临水而利,临水而兴。
我想,湘西一带的水路,应该是和历史上著名的秦代灵渠相通的。究竟是不是相通,又是怎么个通法,需要由专家学者给出说法。
其实,不必等专家学者来解答湘西水系的来去,看里耶秦简博物馆的展出,已足说明,那时湘西不管通不通灵渠,一带的水运便利已是自在,且相当发达。看“公船丢失案”简,知道秦时有“公船(不知道秦简原文是怎么叫名字的)”存在,“公船”还失窃了……这样的一桩个案,透露出来的古代信息,即秦代湘西一带水系中,2200年前,就有着官民皆事的水运存在。直到民国时代,沈从文的笔下,水运之利仍在。
由是可知,一般而言,山深路必难不假。但若深山里有水流经,水路就给了山深处得天独厚的便利。这样的便利,自然也必然会成就一众沿水的古镇。我本次行游所走的三四古镇,无一不是曾经的水路上下的津要所在。不然,芙蓉镇那里也不会有明代唐寅“楚蜀通津”的题词。
所以,水,不但滋养秀丽了湘西,更是交通功利了湘西。
我也想过,里耶秦简说明2200年前的秦代,湘西一带就因为得水之利而有了相对发达的水路交通存在。很显然,这种存在,一种比较成熟的水运状态,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有一个源远流长的过程。
那么,这个过程还可以上溯到哪里?楚,是肯定的了。楚之前呢?
便搜寻资料,果然看到有一位考古学家指出,“湘西早在七八千年前,就与岭南之间有交集了。在沅水流域,当地人用高岭土做陶器,做好之后,用竹签切直,再拉出三条小槽,之后用竹签在陶器上戳图,最常见的图案,是凤鸟和獠牙。也是那个远古年代,深圳的海边,如今的盐田有一群人,他们同样用高岭土做陶器,之后拉出三条小槽,也在陶器上戳印各种图案,最常见的,要么是凤鸟,要么是獠牙。在新石器时代,拉开遥远时空的山民和渔民,分别在山下与海边制作一样的陶器,连同工具、图案都如出一辙,不免令人遐想。”
再怎么遐想,水,水路肯定是脱不了干系了。
类似的遐想,同样存在于三星推文明的来去及波及的悬案中。
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当年在湘西有过较完备县治的楚人,还包括“公船丢失案”简中提到的“狼”、“衰”、“义”、“樱”、“楼”等秦时人,他们就是现在这一带住民的祖先吗?如果不是,湘西深山密林里,发生过怎样的人口播迁替易的历史?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且凑一联,结束本文:
水利湘西多古镇
山深历史奥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