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张家界,我们奔凤凰古城而去,中停并行游芙蓉镇。
到了芙蓉镇,遇到当地人,我们第一句话问的是,“芙蓉镇以前叫什么名字?”答,“王村”。
不禁感慨不已。同一个地方,先名王村,再名芙蓉镇,新旧名号替易之间,岂止是蓬荜生辉?根本就是脱胎换骨。
王村啊王村,可得好好记取并好好感谢当年来在这里编、导、演电影《芙蓉镇》的谢晋、刘晓庆、姜文等一众人。如同张家界之记取和感谢吴冠中,黄山之记取和感谢徐霞客。
事实上,记取和感谢之意,已然深深烙印于王村——芙蓉镇的山水街巷之间了。当年电影里的核心场景点——米豆腐店,碑立“刘晓庆米豆腐店”,得到精心保留,且还正常营业,乃成为了游客前来的必打卡地。沿途街巷店廊,电影人的影像时常而在。从中得知,继电影《芙蓉镇》首开王村取景先河之后,后继还有其他影视制作来过。可惜,长留人们记忆并吸引游人前来的,还只是电影《芙蓉镇》。
虽然我在刘晓庆米豆腐店打卡时,颇有电影里场景旧貌似在似不在之惑,但想到此间系有王村的记取和感谢之意,且地方肯定还是老地方,倒也释然了。
有些奇怪的是,我们也算是把芙蓉镇的街巷基本走遍了,怎么没见有电影《芙蓉镇》编、导、演、职等人的居住地得以保留并对外展介?是这些人当年拍电影时没住王村?还是王村没保留他们住过的地方?
如果他们住过的地方还在如今的芙蓉镇,我还真想去看看,瞻仰谢导的构思沉浸之室,探探刘晓庆与姜文的演艺切磋之所。
或问,“探探”一词是不是用错了?
答曰,演艺切磋之所,二人世界而已。究竟在哪里,是不是那里,除非当事人,未必还有谁能确知,可不只能说去“探探”?
还是人文的东西厉害。我本以为,居于张家界与凤凰古镇之间的地理位置,山水名不过张家界,“镇势”胜不过凤凰古镇,只因一部并未在境外获奖的电影闻名于世,电影所讲的故事既不甘也不甜,来此行游,会有人,当不至于多,更不至于还有境外人士。却不料,游人数量比我原想中的要多得多且不必说,随随便便就遇到境外人士,确实出乎意料。
在刘晓庆米豆腐店前,我在那里自言自语了个相关问题,近前两位美女中的一位,主动热情地给我做了说明,很熟悉芙蓉镇及其刘晓庆等的样子。我还以为她俩是本地人,至少也是湖南本省人。结果言谈间讶然得知,她俩居然是台湾同胞,也是刚刚来此行游,刚刚弄清楚了我关心的相关问题。
好吧,说咱们和台湾同胞共处华语圈,都知道电影《芙蓉镇》理所当然。那么,看下一位又怎么说。
观芙蓉镇瀑布,酉水上的浮桥是最佳取景地。看到在互相拍照的一对中年女子和老年男子,正在考虑是否有必要帮他们照个合影时,老者男子主动提出了要求。当他不是用语言而是用比划表达出来他的意思时,我明白了,他俩是亚裔,但非国人。听他俩的语音,估计是韩国人。且他俩并没跟团,而是两人自由行。
前文说到的两位台胞,显然也是自由行。自由行,就是自主选择目的地之行。王村——芙蓉镇对境外人士照样有吸引力,只能说明人文的东西厉害。
但是,也绝不能说王村——芙蓉镇的镇容和山水景观毫无功用价值。这里的景观也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