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实地而至的重要和必要

文摘   2024-10-26 19:03   湖北  

       昨天看到我写实地而至的必要和重要,语文老师胡同学纠正我说,正确的语序应该是先“重要”,再“必要”。

       这就是说,“必要”,在词义和语气上,可以对“重要”有所递进和扩充。“重要”了可以再“必要”,“必要”了再“重要”,则不妥。

       语文老师的话得听。以后,但凡想同时用“重要”和“必要”,一律语序写作先“重要”,后“必要”。

       我写实地而至重要和必要,其实并不是我的发明,早八百年前,说明这样的道理,古人陆游就诗写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名句。

       也许,有人会认为,古代信息的传递不发达,确实实地而至很重要和必要。但现在不同了。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之得来,不止 通过“纸上得来”,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得来,且传捷量巨,足不出户,只用眼睛和耳朵,照样可以旅行遍世界。在信息闭塞的古代,古人还说过“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何况现在信息时代呢?

       有这样的想法或看法,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我想,但凡如此持理者,很可能恰恰就是出来实地而至少了的人。真的出来了实地而至、越是经常实地而至,都肯定会越是需要和享受实地而至。

       我就是这样。真的实地而至乐茶峒和里耶,我就更真切的体会到,光靠“眼睛耳朵旅行”到这两个地方的获得,是完全无法和实地而至相比的。

        比如,看过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看过根据他的这篇小说改编的电影,所获得的体会和感受,与我实地而至的体会和感受,之间的不一样,之间的矫正或充实,那都不是一般般的让我深有感触,甚至让我有种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茶峒的百感交集。坦诚地说吧,先前经由“媒介”形成的印象对照实地后,我有“其实非也”之感。

       但我却毫不遗憾还很庆幸自己这趟实地而至。

       为什么?先前的未必“是也”的印象,得到了矫正或充实啊!

       那么,为什么先前“非也”的印象被“是也”了,为什么茶峒还是照样吸引我并让人流连不已呢?

       昨天发文我写到过,这是因为沈从文以及他的《边城》,赋予了茶峒有一种卓然而在的鲜明特色的文化灵魂,这才是茶峒真正令人欣赏又令人向往的魅力所在。而这样的魅力既在,是完全不在乎谁的印象“非也”被替易为“是也”的。


荆郢豪客闲话
本人诗歌,散文,议论文以及随笔等
 最新文章